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上世紀30年代,揚州教育界的很多有識之士開始探索如何拓寬少兒的眼界,讓他們能更多的開眼看世界,瞭解社會資訊,同時,也看到了兒童讀物的市場很大,於是,一群教育工作者辦了一份專門給兒童閱讀的報紙。

《兒童週報》一份四個銅板,訂閱半年十二期,要大洋二角,揚州市外訂閱,要另加寄費一角。

在“一個銅板就買一份報”的民國時代,這個價格可不便宜。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所以這份報紙的編輯們很有壓力,他們拼命找各種有乾貨的文章,認真普及科學、地理知識,併力邀名師投稿,將親歷體驗傳播給小讀者。

這篇《圌山遊記》的作者是楊駿如,是當時進步的中小學名師,在戰火即將波及的1937年春天,他受當時在鎮江大港搞鄉村教育實驗區的劉百川先生邀請,對圌山有了一番遊歷。

現在將這篇遊記分享給大家,看看民國時揚州人怎麼遊玩圌山的:

開篇:

圌山的“圌”字,讀chui,又讀chuan。山在大港,土音稱作qu山。山西距鎮江六十里,三峰鼎立江南岸,中峰叫圌山,南峰叫橫山,北峰叫龜山。龜山又叫五峰山,緊靠江邊控制江流,為江防要塞,遊客不能登。橫山很平常,沒有奇蹟;圌山略多名勝,所以遊人多登圌山了。這次春假,我和陳疑正先生同往大港鄉村教育實驗區去玩,該區主任劉百川先生邀遊圌山,得悉圌山傳說及親歷圌山名勝並目睹龜山雄姿,特作紀遊,以饗諸小讀者。

按:

1935年,劉百川擔任江蘇省教育廳的科員,自願接受比科員低的工資待遇來到由江蘇省教育廳主辦的鎮江大港鄉村教育實驗區工作,任實驗區主任。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五峰山,雄峙江滸,扼鎖長江。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兒童生活園之《圌山遊記》

第一期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四月二日清晨,遊山的我們,各人穿起雨衣,鼓勇出發。

由大港東向圌山。圌山途上,沿路崗巒起伏,盡是圌山的餘脈。

我們一行遊人,翻山越嶺,一刻兒走在岡巒的南面,一刻兒走在岡巒的北面。有時水盡山窮疑無路,有時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山村裡行走著,實在別饒雅趣。

在行程中,我們的談話,除對沿途景物,隨地觸景談說外,差不多就以遠望的圌山、我們的目的地為談話的中心了。健談話、善故事的劉百川先生,

他指著圌山的三峰,

說明了三峰的形勢和地位,開始講訴他在大港採集到的關於圌山的民間傳說故事了:

圌山、橫山、龜山,原是弟兄三人。橫山是老大,圌山是老二,龜山最小。橫山生性最野,常做橫事。一次,橫山又作了一件橫事,圌山實在看不下去,就舉起了斧頭,把橫山的頭顱砍下,拋入江心。龜山看著圌山這樣過份,就拔箭射穿圌山的腰部。圌山還以一掌,把龜山擊成五個指印。

劉先生說完了這個故事,又指著三峰說明:“橫山現在是平頂,所以叫橫山。圌山有箭洞,我們將要去遊覽的。龜山又稱五峰山的,就以其有五個指印。”這是鄉人的傳說,作為我們的談話,也頗有趣。

我遠望龜山,好像是一個拳頭,我說:“應該稱他叫做拳山。同時這山在江防上,也可以說是國防上,佔著很重要的地位,好比握拳的勇士,雄立江岸,以擊外辱。如以拳山名之,不是更有意義嗎?”於是各人的談話,又轉到國防上去了。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險峻的龜山(五峰山)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第二期

快到山麓了,嚮導我們入山的湯振元先生忽然在我的面前,左手指著樹林,右手招我去看一個小動物,我順著他的左手方向仔細的尋覓了好久,所幸那個小動物雖然像小鳥在樹枝上飛動,尚未走入竹葉和松枝的深處,終於被我看到了,原來是一隻松鼠。身段和頭部,很像家鼠,全身黃褐色的毛皮,又好像是鼬鼠,不過身段小些,它的尾巴固然比家鼠粗的多,比鼬鼠也較為粗些,但是比較我們在圖畫上看見的松鼠尾巴要小些呢,因此,我想到一般的國畫作者有時未免把松鼠尾巴的粗大,形容過甚了。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山下住著幾戶樵戶,門上貼著有“斧斤以時入山林……”的對聯,門內門外堆滿著的盡是山柴。雖然有著許多的山柴,但是不能掩蔽了這些樵戶家的貧窮。俗語說:“要看家中寶,就看門前草的話”,至少在這幾家樵戶家是不能一例看的,農村經濟的沒落,走遍了鄉村,無一處不是明顯的表露著,不禁令我們畏懼。

繞過了這幾家樵戶的山村,上圌山的山道,已如一線垂天,直從山頂上掛到地面,遠遠望去,真是羊腸小道。走近山腳,有石橋一座,橋下雖無流水,橋山石欄卻可憑坐。我們一行六人,因為從大港走下十多里的盤山道路,已很累了,就在這石欄上坐下憩歇憩歇。

我是喜歡欣賞遠景的,坐下來憩歇,正是觀山的良好機會。這是正南的山路,北望山峰,氣派非常雄偉。山頂一寺巍然,前有鐵塔,旁有石塔,均屹立雲霄;山腰一寺,隱然雲靄之間;山腳更有一寺,紅牆一派,寰門三洞,自下而上,三寺一脈相連,儼然一所偉大的山廟。但詢及導遊諸友,乃知其各各獨立,並非一寺。

憩畢,循山路而上,經山腳之寺,識其額為東霞宮,過而未入,上山路頗陡,且無石級,很難登。未及半山,同遊者均已氣喘吁吁。幾經曲折,入半山寺,敲側門進,沙彌三五,煮茗為我們解渴。在寺休息時,我和湯振元先生,遍歷寺中各屋,知該寺依山結構,頗幽邃,不平凡。

於前殿香案上識寺名為“西霞寺”。

闢正門遠眺,知此門下臨無地,惟取南向,故出入多出側門。在此殿中,湯先生於廂房門檻下發現一井,須去檻揭蓋以下視,視之黝然有水光,寒泉噴氣上升。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第三期

天氣是這樣的暖,山風是這樣的大,努力上山再上山,遊客皆汗溼衣衫,山風吹膚不勝寒。好了!轉彎轉彎三轉彎,到了山嶺,走過石塔近鐵塔,仰觀寺額叫愣巖,踏入山門,休息在正殿。

休息片刻,拭去汗珠,離殿遊山。山東有箭洞,是這座山的名勝。出寺東側門略下,不遠就到了洞口。洞為穿洞,口北向,略成直橢圓形,高可一丈,橫不及尋。洞內壁四展,很寬敞,極似大揚聲筒,惟喇叭口是向下傾的。我們從洞口向南俯視,見田疇彌望,崗巒起伏,綴著一點點山村遠樹,一片片麥壟菜畦,深綠淺綠,嫩黃豔黃,真是一幅很美麗的圖畫。洞口略停,紛紛覓取石蹬下墜,我以皮底鞋不耐滑,經湯先生立洞下,助我作扶梯,才能下去。在洞下仰視懸樑,石橋橫天不墮,殊感自然的偉大。石壁嶙峋,尤覺天工的奇巧。

再上洞,登石樑,遠眺江山,臨風極目,感山河之錦繡,識江防之險要,不禁氣之為壯,神為之暢。

山扼長江轉角,東北兩面,皆為滔滔東流。流從龜山北麓起,分為二派,中為揚中縣。縣以長江挾沙衝擊而成,因長江一名揚子江,縣在江中,故名揚中。

縣形極似一尾金魚,頭西向,腰尾南折,努力上游,象徵該縣城人民以進取之意。從山頂俯瞰縣境,尤類一幅天然圖畫,麥壠為背紙,一碧無際,長江為邊框,銀線環繞,村落如黑點,菜畦如黃斑,夾以阡陌縱橫,港汊紛歧,更多變化而不板滯,殊為奇觀!

再極目遠眺,江北沿岸,西起江都,迤東泰興,直至靖江,遠樹含煙,樹影煙景,雲霧江天,混為一色。而帆檣爭逐其中,點點片片,與水鳥齊飛,行至極遠的處所,好像已經直上接青天。我們看了這樣的景色,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想起《滕王閣序》中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寫景佳句,改為“遠帆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來形容目前所見的奇景。

北望龜山,雄峙大江分流的咽喉,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姿,的確,這個地位非常險要。

因為江流致此,極為狹窄,水勢湍急,有此一山,足緩江流,所以下流分為南北二派,而積沙成揚中縣。從下流兩派看,無論從哪一派進來船隻,均必經過山前,以此設防,敵國輪艦,均難越此而直駛上流,所以這個地方自古即為國防要塞。南宋初年,金兵圖由海道內犯,韓世忠控守圌山,大敗金兵,就是這座山頭。現在這座山上設有要塞,用為江防第三道門戶。原來江防門戶,以吳淞炮臺為第一,南通的狼山、常熟的福山為第二,江陰的君山第三

,龜山為第四

,現因“一二八”戰役的淞滬協定為限制,吳淞炮壘失其國防效能,此山乃進而為第三門戶。

我們看著龜山,想到它的國防責任的加重及淞戰的恥辱,大家不禁唏噓嘆息而繼以慷慨激昂者良久。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圌山炮臺舊址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圌山炮臺舊址

第四期

我們在山頂上眺望景色,時間很久,回到寺內,山僧為我們備辦的午餐,已經安善了,當即入座就餐,山蔬野菜,頗多美味。餐畢略憩談,天已晴朗,出寺西登石塔,真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塔凡七級,聳峙山嶺,登最上一層,西望鎮江諸山,如棋子雜湊,焦山直如一水鳧,漂游於江心。離塔後至寺前,詢山僧以鐵塔之由來。僧告以“土地局用作測量的”,乃知為高山測量之瞭望臺。

山寺遊覽已畢,辭老僧,下後山。後山多松樹,但非古物,盡為十數年前新植之馬尾松,無甚奇妙,不過山風過處,松濤萬頃,仍不失為壯觀。

下至半山,入桃花庵,庵住比丘尼。一老尼道觀桃仙洞。洞在庵後,為山石伸出之底壑,有山泉流出。磐石為池,瀦水以飲,且供遊覽,極似杭州西湖上“韜光寺”內“葛仙洞”的佈置。

離庵經西山路下,行萬松中,歷半小時降至山麓。俗雲“上山容易下山難”,同遊諸人,均覺此語不合實際,因為我們在前山上去的時候,經多次努力,始克登峰造極,此次下來,並不感覺疲乏,已到平地了。因此我深深感覺:“一個人要上進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要跌入下流,那就如同下山一樣的不費力了!”那麼這句俗語是有鼓勵人們上進的深意了。

下山以後實在山脈北面的山道上,走向大港,一路沿江走著,遙望風帆江樹,較之上午走在山南的僅有山花野草的崗巒中,有趣多了。加之,此時陽光普照,比較上午的陰霾四伏,各人情緒上也都興奮得多。惟是雨衣雨帽的攜帶,在此刻兒已很有感累人了。

走過幾處農村,從農家的村容上看,知道江南農戶的不講求衛生,實較江北尤甚!他們住著瓦房,較好的人家,都還有兩進四合的房屋,但是在他們的大門口向裡望,無論是堂屋裡、天井裡,都是牛溲雞糞,垃圾滿目。屋外更是糞坑灰堆,逼進家門。走出來的人物,當然更是囚首垢面,毫無一些整潔的儀容。我們看著這種情形,大家一齊談起農村衛生運動問題起來了。

“楊老師,前面江裡浮著橫山的頭,你看到嗎?“,在我們討論農村衛生運動且走路且談話的當中,疑正先生忽然追上來,撲著我的肩頭,說了這麼一句。當然把我的注意,集中到江邊去看山了。原來浮在江裡的山,是走到江邊的山脈,短節潛入江裡又浮出水面的大礁石。民間傳說,就附會是橫山的頭了。那山浮在江裡,簇立著許多小峰,倒也不平凡,上有水鳥飛翔,大概就是水鳥的樂園。

跨越了橫在前面的山脈,到達實驗區的“聶家灘學校”,入內休息且參觀。出來經歸實驗區辦事處,劉百川先生饗同遊諸人以“來克杭”雞子,以作下午。同遊諸人而大啖。明晨由王柏堅先生為同遊諸人合攝一影,以留念云云。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遊記連載了四期,閱讀後能感受到當時圌山及周邊民風舊貌。

可能是因為這份報紙都是進步知識份子編撰的,可能是民國政府怕小孩被紅色因子影響,所以到了上世紀40年代,《中央日報》收購了《兒童週刊》。

從很多整理的資料來看,因為當時鎮江是江蘇省會城市,揚州人很熱衷於旅遊鎮江、研學鎮江,致力打通和鎮江的通道。

1937年的鎮江東鄉,隱藏在自然風光下的圌山,感受到日本侵略軍從東面傳來的陣陣敵意。

這篇遊記有個時代背景,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為了轉移國際視線,並迫使南京國民政府屈服,在1932年1月28日晚發動了進攻上海中國守軍的事件。第十九路軍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指揮下奮起抵抗。經過國聯的協調,中日雙方停戰,簽訂《上海停戰協定》,其中規定了日本軍隊駐紮和可以使用的地區。所以文中說“吳淞炮臺”失去了國防意義,當時的人只能把國防希望寄託在圌山炮臺上。

圌山,記錄了那個戰亂歲月裡國人的憂心忡忡。

揚子江水滾滾流淌,那個戰亂年代的前輩,很難想象到84年後,坐臥江畔的圌山變了模樣。

一橋飛架南北,山上山下,風景美如畫。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珍貴!1937年發表的鎮江《圌山遊記》

TAG: 龜山橫山鎮江大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