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態中的——孝順人生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句話來自於孔子。它的意思是說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父母贈予的,不敢有任何的損傷,故要好好地愛護。

它起源於虞夏時期

在《呂氏春秋·孝行》中也有明確地講:“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

甚至,從章太炎對孔子《孝經》思想的評價可以看出,這部經雖是孔子的言傳相教,卻是當時夏時期的禮法,它不僅可以規範人們的行為,有可以教人們成為聖賢之人。

人生百態中的——孝順人生

父母從小把我們拉扯大,雖當時的生活條件不好,但他們竭盡全力地讓我們過上好日子,別人有的自己家的孩子也不可以沒有,即使沒有也要讓自己孩子的生活條件過得去,這就是父母,從來沒有虧待過我們的人。所以當他們漸漸地老去時,在這時正是我們要報答,要盡孝的時候。這也是子女的本分事情。

人生百態中的——孝順人生

一,孝順是做人的根本

可是從現今來看有這樣一個案例。

在某個縣城裡有一位78歲的老人家,她含辛艱苦地養大了七個兒女,孩子們都不願意養他,萬般無奈下只好去要飯。

更讓人氣憤的是,當她的兒女們看到她要飯的情景時,竟然當沒有看到一樣,沒有一個人上前去問候。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母親在飢餓中掙扎。

此事情引起了周圍鄰居的憤怒,民眾們分分鐘鐘的都在討論著這些不孝子。甚至有些人提議拉他們到勞改局去深造深造,重新做人。

人生百態中的——孝順人生

在《勸子歌》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十月懷胎,三生報答經”。

父母的恩澤大於一切,有時候盡孝都難以報答父母之恩,怎麼還能忍心父母去受苦呢。在這裡給

大家將一個有管

孝順父母的故事:

古代的時候有一對年起的夫婦,他們都不孝順自己的母親,這天她的丈夫要去地裡幹農活,就對他的媳婦說:“中午不回來吃飯了,讓那個九十多歲的老母親給我送到地裡去”。他媳婦一聽可樂了,終於沒有白吃飯的人了。

人生百態中的——孝順人生

可當他走到地裡的時候,看到兩隻鳥在捕捉食物喂一隻老鳥時,他停住了腳步,暗想連鳥兒都懂得孝順,何況我是一個人呢。想著想著淚流滿面。就一鼓作氣,拿著鋤頭鋤地去了。當正中午時,他年邁的老母親挑著擔子,為他送飯來了。他一看到母親,就急忙的想去迎接,可老母親以為送飯晚了,兒子要過來打他了,正在這時看到身後有一棵大樹,連想也不想地衝了過去最後可想而知。

顯然,以後這夫婦二人想洗心革面也晚了。

所以盡孝要趁早,別給自己留遺憾。

人生百態中的——孝順人生

二,孝順之境

儘子女義務

對於孝養父母,老舍曾說:“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香,卻失去了根。”

我們盡孝最基本的準則,就是要做到贍養父母,盡到子女應有的義務。萬萬不能有父母是累贅的想法。

孝敬父母

在《論語·為政》中有記載:子游問孝,孔子說:“如果只是養父母就算孝順了,那小貓小狗和牛馬也有人養、也有人餵食,如果只是養、對父母不心存尊敬,和養動物有什麼分別呢?”

所以要用恭敬心去孝敬自己的父母,不可以耍小性子或者擺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給父母看。

要不斷地改善自己的言語行動,別給老人留下傷疤。

用智慧去養父母

如今的父母可能就像小孩子一樣,有時候我們不能完全地隨順父母,但可以委婉地避開當時的情景,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解圍,不可以用面帶殺氣的樣子去兇父母,縱使他們以前對自己有多麼的不好,我們也要學會善待父母。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定會有驚喜隨其後的。

人生百態中的——孝順人生

三,珍惜父母之緣

在心靜的時候,可以想一想,父母和我們相聚的時間還剩下多少?

短短的人生,父母在世時,一定要珍惜與父母的緣分,要懂得感恩與知足。

放下自己種種的不情願,為自己開啟另一個通向善業的通道吧!

在眾多的善業當中,孝順是排在第一的,如果一個人連孝順都談不上的話那他的人品一定有問題。

所以孝順是我們做人的根本,無論父母以前對我們做的或要求

有多麼的過分,但是我們依然春風笑迎。不失做人的禮態。

儘量的去做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孝悌為首務,這樣子做,最終你的人生會更加順利與幸運的。

TAG: 父母孝順盡孝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