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給古樹名木破“枷鎖”

走進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領略瑤鄉厚重的歷史沉澱,請點選恭城茶江資訊、茶江風公眾號快捷閱讀並關注

破硬化 保古樹 傳文明 助發展

古樹名木是一個地方悠久歷史與文化的象徵,是綠色文化傳承的標誌,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給我們的瑰寶,是城市綠化、鄉村美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科學和歷史觀賞價值。最新普查結果顯示,恭城瑤族自治縣境內共有古樹名木3069株,25個古樹群,分別在全縣9個鄉鎮,涉及35個科59個屬79個樹種。

恭城給古樹名木破“枷鎖”

由於基層、群眾對古樹保護缺乏科學認識,大部分村屯存在硬化古樹地面、修建樹池,用大理石、瓷磚等為古樹修建“金窩銀窩”的現象。古樹樹根被水泥徹底封死,樹根周圍被大面積硬化,達不到根系呼吸、透水透氣的目的,嚴重影響了古樹的生長,成為導致古樹生長衰弱或死亡的主要因素。

恭城給古樹名木破“枷鎖”

為切實保護好全縣古樹名木資源,破除地面過度硬化,讓古樹再現生機,2021年11月以來,縣林業局積極開展破除“過度硬化”專項整治行動,立即組織整改,在鋪裝的水泥或瀝青、水穩層上間隔打足夠多“探孔”,孔間距為1。5m-2。0m×1。5m-2。0m,孔徑10-12cm,孔深80-100cm,孔內放置深80-100cm,直徑約10-12cmPVC打篩孔塑膠管,並配套地漏,成功破除25株古樹的過度硬化。

恭城給古樹名木破“枷鎖”

近年來,縣林業局對古樹名木的保護與管理工作極為重視,早在2004年開始就對全縣古樹名木進行普查、拍照建檔並掛牌保護,並安排專項資金適時對古樹名木進行復壯、施肥、病蟲害防治、摘除寄生物、樹洞修補等工作,透過加大宣傳教育,群眾對古樹名木的的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古樹承載了許多人的美好回憶,也見證了村莊的歷史變遷,古樹名木在推進鄉村振興建設中,承載著特殊的作用,既是獨特的綠水青山資源,也是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

讚揚是一種美德!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 E N D ——

瞭解恭城最新資訊,請及時關注“茶江資訊”“茶江風”公眾號

TAG: 古樹古樹名硬化破除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