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水湛藍的海南島,椰樹,是海邊的異樹

在海水湛藍的海南島,椰樹,是海邊的異樹

對於椰樹,我更傾心這樣一個傳說:黎族部落遭遇外敵入侵之日,一時間殺聲四起,黎王率部落人英勇作戰,卻被內奸冷箭射殺,他的頭顱被割了下來,懸掛於木樁之上。這是給敵人進攻的訊號!潮水般的敵人攻進黎寨,木樁之上,懸掛著的黎王頭怒髮衝冠,見此,敵人亂箭齊射,木樁卻不斷升高,千萬支亂箭無一射中,這奇異景象讓敵人魂飛魄散,這才保全了黎族部落。後來,木樁變成椰樹,黎王頭變成椰子,射在木樁上的亂箭變成椰葉……傳說,就是一個民族的秘史。後來,黎族人家家戶戶都種椰樹,為的是感恩黎王。青年男女結婚時,要共同種兩棵椰樹,是禱告,也是祈福。小孩滿月時,父母也要種兩棵椰樹,祈願孩子像椰樹一樣,迎風而立,茁壯成長。

在風高浪急的海南島,在海水湛藍的海南島,兩千多年前的時候,椰樹,是海邊的異樹,漢代朝廷也為之稱奇,《南越筆玩》可以作證:“瓊州多椰,昔在漢成帝時椰子席,見重於世。”而在隨後的時光裡,椰樹,竟然成了海南島鮮活的生命景象:藍天白沙的海邊,椰樹亭亭玉立,猶如一根根南天柱,直指雲霄;颱風狂卷時,即使椰葉亂飛,也不肯折腰;她滿腔慈愛,潤澤人間,椰子水清涼可口,蘇東坡被謫遷海南島時,很快愛上了椰樹,特別愛喝椰汁,“美酒生林不待儀”,一代文豪怎麼也掩飾不住內心的歡喜。更動人的是,當年瓊崖縱隊的將士們曾用這椰子水代替葡萄糖水注入傷員的靜脈以維持生命。椰樹,見證了風雲變幻年代裡的跌宕風雨和海南島人民最終的命運。

在海水湛藍的海南島,椰樹,是海邊的異樹

如今被海水和椰影包圍的海南島,椰樹早已成林。海濱、公園、道路兩邊,到處都有椰子樹的綠蔭。據說,海南島的椰子樹在南、北兩地各有不同,北部的椰子樹枝幹較粗而矮,而南部的椰子樹則細而高;東海岸的椰子樹長得比西海岸要好一些,特別是從文昌到崖縣數百公里的海岸線上,鬱郁蒼蒼的椰林,無邊無際,蔚為壯觀。一遍又一遍飛越椰林的海鳥,高一聲低一聲為千年椰樹喊魂,這魂啊,飄散在漫長的生命歲月裡——在征服新出現的海島時,椰子無疑是最早的拓荒者,無論她來自南美洲,還是印度洋中的塞席爾群島,椰子漂洋過海,漂呀漂,終於漂進了海南島,並一頭扎進這島上的沙土裡,就在這安家落戶吧,不再漂了,再也不漂了。

上天無疑是偏愛海南島的,有湛藍的天空,還有湛藍的海水,更有了一把把綠絨大傘般的椰子樹,渲染著濃郁的熱帶風情。然而,這幅風情畫裡也折射出早年的島上風雲——越王勾踐的後人早先上島,繁衍出黎族部落;多年後,擅弓箭的苗人奉命圍剿海島,一場戰爭下來,活著的苗兵也樂不思蜀,選擇了臨海而居;而那些在海上專門從事商貿的回族人,從波斯灣做生意回國途中上島休憩,也決定再也不走了……時光荏苒,椰風海韻的海南島也免不了亂雲飛渡,喋血與抗爭,毀滅與重建,一個溫潤靈動的海島穿越千年而來。如今,椰子樹葳蕤海島。海風吹拂,椰影婆娑,海南島有了椰島之名,海口有了椰城之實。

在海水湛藍的海南島,椰樹,是海邊的異樹

然而,千年之前的海南島就是一座蠻荒之島,它就像一把利劍,從漢代開始就給文人閃過一道道寒光,海南島成為最早的流放地。當時的海南,尚屬未開化的域外之地,光是天涯海角的流離,就足以讓人惶恐。那時的椰風海韻,在寂靜的夜晚,安撫過不少謫貶南荒的文人。“一去一千里,千之千不還。”這是大唐丞相李德裕被貶海南島時,面對浩瀚大海的喟嘆。這些被流放在千里之外的文人,無論先前有多麼顯赫,一路風塵顛簸到了天涯海角,那顆高傲的心早已疲憊,眼睛也佈滿雲翳,滿目的他鄉景緻,消解了以往的瀟灑與風流。然而,讓他們由絕望轉為驚喜的是,登上這座島嶼後,看見了高高低低的椰子樹,滿眼綠意。他們在晨昏之間,仔細觀察著這迥異中州的南國風物,寫景詠物,寄寓人生意緒。“玉房九霄露,碧葉四時春。不及塗林果,移根隨漢臣。”唐代詩人沈佺期的《題椰子樹》寫得情切切。李德裕也寫過椰樹:“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然而,寫出椰樹之美的仍然要數海南島本土詩人丘濬,“千樹榔椰食素封,穹林遙望碧重重。騰空直上龍腰細,映日輕搖鳳尾松。山雨來時青靄合,火雲張外翠蔭濃。醉來笑吸瓊漿味,不數仙家五粒松。”這詩中有畫,挺拔的椰樹直插雲霄,樹幹宛若龍腰,陽光之下,椰葉猶如斑斕的鳳尾,在海風中搖曳生輝。海南四面環海,境內又多山,依山傍海的椰林常被不期而至的山雨所光顧。每當山雨來襲,雨水橫掃椰林,霧靄蒸騰,而椰林任憑雨驟風狂,傲然挺立,只有柔長的椰葉隨風飄舞,聲如天籟。晴天之時,穿行在椰林中,濃密的翠蔭隔絕了炎炎烈日,鋪就一地碎影,給人陣陣清涼。

在海水湛藍的海南島,椰樹,是海邊的異樹

背井離鄉,就有了鄉愁。尚不能斷言,中國人的鄉愁就在海南島凝聚而成。而對於流放到海南島的文人來說,故鄉,就是那一樹槐花,一片麥田或稻田,是蛐蛐的鳴叫,抑或是蓬勃的青草以及青草上的露珠……一些記憶終究會被虛化,但一些情感卻很美好地留在心中。心靈的憩園,無疑只有童年的故鄉才能給予……可以想見的是,那些被貶海島的文人生活在這座椰林環抱的海島上,心境已換,人生態度自然要改變。這些文人無疑是智者,他們體驗過世態炎涼,較之先前更理性,也更睿智。在大海身邊的日子,他們站在椰樹下,看潮起潮落,看世事、看人情、看興衰成敗……所有這一切,成就了他們在海島之上的人生思考,並演繹成詩文流傳世間;他們的言談,也悄然影響著身邊的人,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人文景象,甚至在他們離開海島之後,仍然會薪火相傳。單說四川人蘇東坡,盛名時期被貶海南島,他失落過,甚至絕望過,而這座島嶼卻接納了這一束北宋文壇最耀眼的光芒,當地百姓為他修建了茅屋,也就是這茅屋,讓海南的文明程序一掃陰霾。蘇東坡將茅屋取名為“桄榔庵”,並在此吟詩作文,談笑風生開館授徒,一時間,茅屋內書聲琅琅……他用自己獨有的方式真真地融入了海南島。“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遊”,蘇東坡想的是,故鄉在自己心裡,只要心有所安,無處不可作故鄉。以至於後來,他說:“海南萬里真我鄉”。直到被重新召喚,蘇東坡扶病北歸,他走了,一個文明的盛世已豁然開啟,海南島從此人文鼎盛。

在海水湛藍的海南島,椰樹,是海邊的異樹

海南島的椰樹,定然有兩種映像,一種是自然的景象,椰在高處,頂天立地,颱風吹不倒,暴雨衝不走;椰樹春天開花,夏天結果。椰果未成熟時,為嫩綠色,成熟後,即成了木黃色;而椰子汁,可吃可飲,屬世間美味。人間煙火裡,百姓和椰樹相伴相生,自得其樂。椰林中的海南島,好一幅溫潤可人的畫卷。而另一種映像則屬於歷史煙雲,那是戰爭年代的硝煙,在海南島的椰林中四處飄飛。一九三一年五月,萬泉河畔一個小山村裡,一百多個窮苦的農家女,勇敢地拿起槍,組建了紅色娘子軍,她們為瓊崖革命立下不朽功勳,動人的故事至今仍在傳唱。抗戰期間,椰林是戰場,瓊崖縱隊的將士們轉移到每一個村莊時,椰子也成為他們解渴充飢之物,更有甚者,鄉親們還將椰子殼手工雕刻成椰子碗送給將士們,讓他們隨身攜帶上戰場殺敵……椰樹,不僅給將士們帶去了營養,而她那百折不撓的性格也給了將士們極大的鼓舞與激勵。而且,一棵棵椰樹,就好像一個個可親可敬的鄉親們,一直在身邊激勵將士們爭取贏得更大的勝利。奮鬥就有犧牲,犧牲者的白骨,在海南島的版圖上留下過永久的震撼。

在海南島流連的那些時光,驀然回首,總是與椰樹的身影相遇。新綠與翠綠,是椰樹的色彩,也是春的色彩,更是年輪的印記。那一天,我在三亞看椰樹,坐在亞龍灣的海灘上,我特地買來一個椰子,並用刀挑開一個洞,一邊用吸管悠然地吸著甜美的椰汁,一邊感受著椰風海韻與碧浪青天。然後,微閉雙眼,我分明看見遠古的黎王身披鎧甲,穿山跨海,打馬而來……這動人的情景兀地驚醒了我,那穿越海山的身影已不見蹤跡,眼前卻是一片蔥鬱的椰林。於是,心裡萌發諸多疑問。站起身來,我去問了當地賣椰人,他告訴我:椰樹也開花,她的花開在樹的頂端,每開一次花,每結一次果,椰樹就長高一點。海風為什麼吹不倒椰樹?有一次,颱風過後,我在海邊看到一棵小椰樹,它的根已被颱風吹得幾乎全裸露在沙灘上,樹身仍然屹立不倒,仔細一看,椰樹原來有一個巨大的根系,這才有了強大的生命力,才會笑傲蒼穹。從滿眼綠意到滿目雄渾,要穿越多少海浪才能抵達最後的歸途。椰樹的一生,就是以如此崇高的目標在生長、在奉獻、在愛。“一生辛苦為誰好,永駐民間百姓親。”今夕是何年,椰樹也爭春。椰在高處,心在低處。見證過戰亂流離,也見證過悲歡與放縱,椰樹,最終迴歸的仍是那片靜謐與安寧。如此的映象才是人間最美好的,詩人海涅說:“在那邊椰子林中,享受著愛情和安靜,做甜蜜幸福的夢。”

在海水湛藍的海南島,椰樹,是海邊的異樹

亞龍灣海灘(本期圖片來源於網路)

掃碼讚賞

本號文章,歡迎分享,

TAG: 椰樹海南島椰林椰子樹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