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武宣文物古蹟

洞 穴

大龍洞位於黃茆鄉上額村東北經元山南面,距縣城25公里。洞內有呈淡黃色和灰褐 色的文化堆積層,其中發現有劍齒象、犀牛、巨獏、獾、大熊貓、野牛、鹿、麂和齧齒類動 物牙化石,骨骼化石,屬“劍齒象一一大熊貓”動物群,為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早 期遺存。

金鼓巖位於金雞鄉石祥村北的金鼓山南面,距縣城44公里。巖口寬30米,高15米, 文化堆積呈灰褐色含螺殼,有牛、羊、豬、鹿等牙齒化石和一些燒骨,10多件打製石器,為 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

黃岩位於祿新鄉河耀村西北的高平山南面,距縣城10公里。巖分大小兩洞穴,內有 膠結堅硬的呈黃棕色的文化堆積層,含螺殼、獸骨、石器、蚌殼。發現打製石器10多件。尚 有打製石與鵝卵石膠結。為舊石器時代末期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存。

社王山岩位於武宣鎮老北漢村以東的社王山南面,距縣城6公里。現存較完整的文化 堆積,呈棕褐色,含螺殼,有劍齒象、虎、野牛、豬、羊、鹿、麂等牙齒化石和碎骨、鹿角。石器10多種。巖口附近發現人類最早從事耕作的農用工具一一重石一件,為新石器時代中晚 期遺存。

六月岩位子武宣鎮菸廠村北, 距縣城6公里。巖內堆積呈褐色,疏鬆零亂,含大量螺 殼,發現有打製石器,石片、動物碎骨和夾沙陶片,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存。

孤獨山岩位於祿新鄉古杭村孤獨山南面, 距縣城15公里。巖內堆積幾乎全為螺殼,疏 松零亂,有牛、羊、鹿、麂牙齒化石,動物碎骨和打製石器1件,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

鍾巖位於桐嶺鄉石迭村壯石迭山,距縣城14公里。巖內殘存的文化堆積呈棕褐色、膠 結堅硬,含少量螺殼、夾雜動物碎骨和熊、牛、豬、鹿牙齒化石,為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

石器遺址

武宣鎮陳家嶺東南松樹山的黔江北岸臺地,發現有磨光石器和打製石器,其中有砍砸石 器、石斧、石[石奔]、石鑿、刮削器、石網墜、石器半成品等,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所用的勞 動工具;武宣鎮老虎衝的黔江北岸臺地上,發現石斧1件,打製石器2件;金雞鄉魚步岑山溝 流入黔江的河口處,發現很多半成品石器,磨光一面或兩面,斷定為石器加工場;武宣鎮附 近的大沙地上,發現石斧兩件;黃茆鄉黃花航標站附近,即黃茆河流入黔江入口處的地表上, 發現磨光石斧1件。

古城址

勒馬古城遺址位於三里鄉勒馬村南500米處的黔江北岸臺地上, 距縣城15公里。古城 座北朝南,面向黔江,東西長500米,南北寬80米。地表發現大量陶片,胎質有黃、紅、青、 灰色,紋飾為漢代盛行的繩紋,方格紋、水波紋、錢紋、器形有罐、碗、壺、瓦等。據史料 記載,此城為漢武帝平南越王駐兵之地,是漢代的重要商埠。

三腳馬古城址位於二塘鄉下隴村北的“三腳馬”處,黔江北岸臺地,座北朝南,緊臨 黔江濱,東自“三腳馬”向西延伸至下隴村邊,距縣城18公里。長約2000米,寬1000米,其 主要城區在一座小山崗的地表上發現較多大小均勻、表面光滑的石英塊石和陶瓷殘片,瓷器 釉色有青黃釉、醬色釉、底足多含支訂痕,紋飾以花草為主,多為花瓣紋,器型有碗、碟等。據此推定,此城宋代已存。

宋代武宣縣城遺址位於三里鄉舊縣村,黔江東岸臺地上,座東北向西南,距縣城10公 裡。保留較完好的土夯城牆,長寬各600米,高1~3米,厚2米左右,有的護城壕溝仍清晰, 南面內牆可辯,內建子城,地表有大量器物殘片,瓷器以醬釉印花瓷為主,還有些青黃釉和 青花瓷,磚塊大量而厚重。此為宋末明初武仙縣城遺址。

銅鑼州舊城址位於金雞鄉魚步村西南面, 柳江河、紅水河匯入黔江的三江口處,為柳 江東岸臺地,距縣城37公里。南北走向,長200米,寬100米,地上以底足含支訂痕的醬釉印 花瓷居多,還有些青瓷片。1984年魚步村民錢志亨在此地挖得銅錢25多公斤,其中有“開通 元寶”、“淳化元寶”、“治平元寶”等多種宋代錢幣。此城宋代已存。

金雞塘聚落址 位於金雞鄉金雞村西北巖尾山的柳江南岸臺地,距縣城39公里。南北走 向,長300米,寬100米,條石和磚塊鋪設的街道、店房、城牆、汙水溝道、通江的石砌碼頭 等清晰可見,地表有很多器物殘片,瓷片有底足含支丁痕的醬釉瓷,還有明清時期的青花瓷 片。此地為宋代已存的圩場。

古窯址

陳家嶺古窯址位於武宣縣城郊陳家嶺村東南棗樹園內的黔江北岸臺地上,屬馬蹄窯, 專燒陶瓷器。瓷器主要釉色有褐黃色、少量青黃釉、大小碗底有印花,含支丁痕。大型器物 有魚紋、水波紋。器形有碗、碟、缽等,為宋陶瓷窯址。

營盤遺址

勒馬營盤位於三里鄉勒馬村南面的黔江北岸, 距縣城17公里。面向黔江,深扼大藤 峽口,長76米,寬64米,高2米,城牆完好,其座落處是漢代的一個城址,在營盤的夯土裡, 有大量的漢代陶片。此營盤是明化年間明官兵征剿大藤峽農民起義軍時所築。

樟村營盤位於二塘樟村以西, 黔江北岸,面向黔江中的大黃沙灘,距縣城13公里。當 地群眾稱之為“上營盤”營盤。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10米,清晰可辯。為明成化年間朝官 兵征剿大藤峽農民起義所築。

良田營盤位於新龍鄉良田村邊,面向西北,距縣城19公里。營盤為黃沙土夯城,質地 堅硬。長寬約200米,高2米。還築有兩個小營盤,痕跡猶存。屬明代遺存。

八仙寨營壘故址位於馬步鄉官祿村背八仙山進口處,距縣城8公里。寨營牆以塊石壘成, 原分東、西、北3個寨門。今西寨營牆較完整,長20米,寬1。5米,高2。5米,寨門高2米,寬 0。8米。為清咸豐年間所築。

古建築

文廟又稱“黌宮” 、“孔廟”,是專門祭祀孔子的廟宇。位於武宣縣城南街一巷,座 北朝南, 磚木結構,硃紅粉牆。寬43米,深117米,佔地4760平方米。文廟的佈局講究,莊 嚴肅穆。由欞星門、戟門、狀元橋、大成門、東西兩廡、大成殿、崇聖祠等主要部分組成, 還有左右廂房、名宦詞、鄉賢祠、明倫堂、東西齋和武皇殿等附設建築。其主體建築為大成 殿,重簷歇山兩層樓閣,氣勢雄偉,有濃厚的古代建築風格。大成殿高15米,寬20米,深24 米,面寬三間,三間進深,四面如廊環繞。黃色琉璃瓦面,青綠色印花滴簷,岔脊飛翹,美 麗壯觀。脊山花飾泥塑,正脊上飾以琉璃燒製的雙龍搶寶。

在重脊和角脊上飾以神態各異,以祈風調雨順的神獸。四面翹脊下各有一銅質風鈴和泥 塑人物造象。封簷板雕刻各種花木花卉。整個大成殿的建築屬架樑穿鬥聯合結構。四個石質 柱基礎承墊四根木質金柱支撐著整座大成殿建築的重心,十二根木質簷柱承託著四面出簷。大成殿內的正樑上,正書“口口道光十五年歲次已未季冬月穀旦武宣縣知縣潤慶教諭王維新 訓導肖青暨闔邑紳士重建立”地面為青磚鋪設 (20世紀60年代縣文工團以之作為排練場,改 為水泥地面) ,青條石砌成臺基。殿前為樂舞臺,是每年春秋仲月祭孔時佾生演奏古樂的場 地, 長9米,寬5。5米,高1。1米。下為大成殿天井,左右是東西兩廡。大成殿天井前是三開 間的大城門。大城門東西兩側,為鄉賢祠和名宦祠。門前約15米處是泮池、狀元橋。狀元橋 往前為欞星門。欞星門兩邊為“騰蛟”、“起鳳”小門。再往前是狀元門。狀元門東西兩側 為廂房和“禮門”、“義路”兩小門。大成殿之後,西邊有東西齋。

文廟始建於明宣德六年(1431年)。時知縣張遜鼎把其建於南門左隅。正德、嘉靖各年相 繼修茸。崇禎五年(1632年)知縣孫光啟修建尊經閣及辛巽二門。明末清初,廟門塌毀。清康 熙七年(1668年),文廟改遷北門外李氏居場;僅建成殿廡戟門。康熙九年(1607年),又遷至 今址, 並重建殿廡門堂。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壬辰冬,重修大成殿啟聖祠,至甲午 (1714年)春竣工。康熙五十八年(1719)修明倫堂。雍正六年(1728年)增修戟門宮牆、名宦祠、 鄉賢祠,7年續成。嘉慶五年(1800年) 重修崇聖祠正殿、東西廡、名宦祠、鄉賢祠、戟門宮 牆、泮池、欞星門。清道光十五年至十七年(1835至1837年) ,修圍牆照壁。民國元年(1912 年)壬子秋,採開添設落成。

文廟自明宣德六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因年久失修,牆壁斑剝。“文革”期間的1967年、 以破“四舊”(舊文化、舊思想、舊風俗、舊習慣)為由,文廟被列為“破”的重點物件,任 意拆毀,致使殘破不堪。80年代初,文廟西面地帶又被群眾侵佔建房。

縣城北樓北樓城門,又稱“尚武門”,位於縣城北街。始建於明宣德六年(1431年)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重修。縣城北樓座南朝北,佔地面積140平方米,高15米。以城門 牆為基礎而建築的重簷歇小兩層樓閣。城樓為磚木結構,面寬三間,單間進深,蓋以青灰瓦 面,青綠色琉璃滴簷。翹首高挑,正脊有一葫蘆頂,兩面花飾灰雕,四面翹角各吊風鈴1個。封簷板刻以花卉禽獸木雕。

城樓的建築形制為架樑結構,四根石質金柱支撐著整個建築的重心,其中第二層樓的柱 子則連著一層樓的金柱,仿照石質用磚向上砌成,東西下兩樓開窗,通風透光。一樓東西各 一個拱門,為穿越左右城牆的主要通道。城樓西面還有上城樓的27級石踏垛。

城樓為青條石基腳,自平地到第一層樓,高約5。5米。卷頂城門分兩層;外層高2。8米, 寬3。1米, 內層高4。1米,寬4米,之間有門坎。灰沙粉刷城牆。明崇禎年間,把二帝祠從高 立山遷進北樓,內設北帝爺神像。現神像已毀。

北樓由於年久失修,前出簷和東出簷已崩塌,簷挑裸露。原有的4根東簷柱已崩塌2根。1968年5月10日,因“文革”派性武鬥,北樓遭炸藥轟炸和槍擊,彈痕醒目。

摩崖石刻

“敕賜永通峽” 石刻,位於縣城東郊黔江南岸璞玉山西南的石壁上。石刻高4。5米,寬 1。5米, 離江面最低水位34。4米。豎刻的5個楷字“敕賜永通峽”,每字高0。8米,上款“正 德丙子歲秋月之吉分宋柳慶右參將張佑奉”,下款“總督府太子太保左都御史陳金會議鉤碑 敕石。”

(永通峽原名大藤峽, 明朝官軍鎮壓大藤峽農民起義後更名“斷藤峽”。明正德11年秋 (1516年)改名永通峽。後農民起義復起,即有人寫歌諷刺陳金曰:“永通不通,來葬江中, 誰其作者?噫,陳公!”

仙岩石刻 位於新龍鄉旺田村北寺山的仙岩洞內,距縣城24公里。石刻9方,集中於右側 的石壁上,其中一方題詞日:

奉和張公明

我來遠覽仙岩勝 崒嵂孤峰傍水流

石磴坐收幹障景 蹊雲踏破九天秋

巢松英是純陽鶴 野牧依稀老子牛

入望八荒皆洞達 偉驂聊縣口周遊

萬曆 年仲冬月武宣知縣衡陽虞張佑舜書。

其它幾方的字跡均模糊不清, 舊縣誌記載為明建文遜帝微行南下,曾在此題詩3首。後 有明陳允問、清陳仁題詩其中。

仙岩洞內除石刻外,有一石佛為一天然鐘乳石雕成,佛背和底座依然是鐘乳石的原貌, 高2米,闊1米。面南,腳踏蓮花座,身穿袈裟衣,頭大耳垂,神態慈祥。

醒獅岩石刻位於黔江南岸雙獅山東南, 離地面約60米高的相思巖的石壁上。上刻“醒 獅巖”3字,每字0。23米見方,剛勁秀逸,落款為“石化龍書”,無年款。(注:石化龍系廣 西潯洲警備司令部第二團團長,於1928年3月率兵鎮壓東鄉農民運動而到武宣)

半月岩石刻位於柳江南岸的金雞鄉金雞村巖尾山的半月岩,距縣城45公里。石刻3方, 集中於進巖口的石壁上。

第一方長1米,寬0。45米,上刻楷書“半月岩”三個0。42米×0。20米的大字,筆法圓渾, 上款“嘉靖已酉夏六月十日”,下款“化修飭翁題”。

第二方長0。5米,寬0。34米,碑文豎刻8行:

天造名山闢洞心 圓如半月向江濱

四千年內無人到 七星山前自我新

洞口藤蔓任延蔓 岩心氣候自氤氳

惺惺座到無人處 便是儒流第一人

修翁題第三方長0。4米,寬0。32米,豎刻八行,但字跡已模糊不清。金鼓岩石刻 位於金 雞鄉金雞村以西的金鼓山金鼓巖內,距縣城44公里。石刻3方,集中於進口深20米偏上。

第一方長1。12米, 寬0。46米,3個約0。32米的楷書“龍隱洞”,中間一字已蝕化,但隱 約可辯。筆法圓渾。上款“嘉靖已酉夏九年九月”,下款“修翁題”。

第二、三方長0。4米,寬0。4米,字跡已模糊不清。

史方誌

TAG: 黔江縣城位於石器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