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生態海岸帶建設工程是浙江省大灣區建設十大標誌性工程之一,為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大灣區建設的戰略部署、推進大灣區建設標誌性工程建設,近日,省發展改革委印發《浙江省生態海岸帶建設方案》。《方案》依託現有大陸海岸線空間格局與資源基礎,突出生態海岸帶保護與利用,實現人與海岸帶和諧共生要求。

《方案》規劃期限為2020-2025年,展望到2035年,是浙江省生態海岸帶建設的基本依據和指導檔案。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浙江省生態海岸帶佈局示意圖

小貼士

浙江省生態海岸帶是指浙江大陸海岸線陸側20公里左右帶狀區域內,依託快速路、慢行系統、綠道,串接自然保護地、生態休閒區、人文景觀區、美麗城鎮村等,形成自然生態優美、文化底蘊彰顯、人文活力迸發的濱海綠色發展帶,是浙江省大灣區的標誌性工程和魅力視窗。

《浙江省生態海岸帶建設方案》將完成哪些建設目標和建設任務呢?隨小吧一起看看吧~

2025年目標

初步建成生態顯著改善、交通網路聯通、濱海風情彰顯、人氣活力充足、特色文化濃郁、美麗經濟繁榮、智慧化水平凸顯的生態海岸帶,公路綠道系統基本貫通,海洋溼地、重要水源地、防護林(含紅樹林)等生態建設與海塘修復、環境治理基本完成,基本建成3-5條示範岸段,成為浙江濱海品質生活共享新空間。

2035年目標

全面建成綠色生態廊道、綜合交通廊道、歷史文化廊道、休閒旅遊廊道、美麗經濟廊道“五廊合一”的生態海岸帶,成為世界一流的沿灣觀光旅遊休閒風情帶,成為浙江乃至長三角地區濱海品質生活共享的大空間、現代美麗灣區展示的大視窗。

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統籌推進陸海汙染聯動治理,大力開展區域生態環境修復,加強生態資源保護與景觀改造,積極推動沿海本底資源綠化與美化升級。

強化陸域汙染源頭治理

鞏固“五水共治”成效,深入實施“河長制”、“灣(灘)長制”,嚴格管控陸源汙染入海。推進入海流域汙染綜合整治,實施入海河流總氮總磷總量控制,提高錢塘江、曹娥江、甬江、椒江、甌江、飛雲江、鰲江等入海河流水質。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完善城鎮汙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佈局及配置,重點提升城鎮汙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脫氮除磷能力。

嚴格執行畜禽禁限養區制度,降低農業面源汙染水平。

強化近岸海域汙染防治

增強港口碼頭汙染防治能力,加快廢舊碼頭拆除、改造或轉型,加快港口、碼頭汙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提高垃圾、含油汙水及化學品洗艙水接收處置能力,推廣建設國際衛生港。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健全海洋環境風險應急處置體系,提高油品、危險化學品洩漏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推動建立長江流域入海汙染協同共治機制,推進跨區域海洋環境執法司法與監管協作,共建藍色東海。

強化沿海生態資源保護

量身定製方案,大力保護錢塘江、曹娥江、椒江、甌江、飛雲江等重要河口生態系統,保護沿海基幹林帶,養好大灣區“綠心綠肺”。

保護杭州灣南岸溼地群、嶽井洋溼地、西滬港溼地、三門東部灘塗溼地、沿浦灣溼地等溼地資源及樂清灣西門島、龍灣樹排沙、蒼南龍港、沿浦灣等紅樹林資源。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保護寧波新鶴、皇城、蛟龍和溫州炎亭、漁寮等沙灘資源。

保護有代表性的火山岩地貌、岩溶景觀、古生物化石等地質遺蹟。

強化沿海生態環境修復

加大濱海溼地生態恢復力度,對退化或遭破損溼地因地制宜採取自然修復和生態技術工程修復措施,復原溼地生態結構和功能。

高水平建設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謀劃建設嘉興尖山、杭州錢塘新區、紹興濱海等濱海溼地公園。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實施岸線整治修復,重點對帶內汙染嚴重、景觀破壞、功能受損的自然岸線實施修復養護、退養還灘(溼)、入侵生物治理、構築物清理、生境恢復,拓展公眾親水岸線,改善海岸景觀。

利用植物培植等修復手段對廢棄礦坑、山體破損區域進行修復。

綠色通道聯網工程

按照快速通道網路、慢行綠道網路、接駁服務網路“三網”融合要求,加快推進點、線、面互聯互通,構建內聯外接的綠色通道網路。

加快建設沿海立體快速通道

建設生態海岸帶快速通道、腳踏車高速路、軌道交通、遊輪遊艇、通用航空等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對外聯通全國高速公路、沿海高鐵站點、機場、港口碼頭。規劃至少一條以上貫通全省沿海、可自駕的快速路,先期利用杭浦高速、杭甬高速、甬臺溫高速複線等。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加快構建海岸帶綠道網路

合理利用現有國道、省道,積極打通市與市、縣與縣之間斷頭路,貫通由遊步道、腳踏車道等組成的慢行道,按清晰、簡潔、耐用要求統一明確標識系統,加快建設綠道網路。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差別化形成濱海市縣城區內的城區型綠道、城區外的郊野型綠道和山地丘陵地區坡度較大的山地型綠道,形成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綠道系統。

加快完善接駁服務系統

統籌建立快速通道與綠道網路接駁的靜態交通和配套服務系統,合理利用現有交通、管理、商業服務、遊憩、科普教育、安全保障等設施和資源,採取相對集中與適當分散結合方式,分級連結濱海快速通道與綠道網路接駁系統。結合城鎮、大型旅遊區現有佈局與規劃,分級分類規劃建設驛站。

文化資源挖潛工程

堅持保護優先、活化美化、開放交融理念,深入挖掘與弘揚生態海岸帶文化內涵,建立科學保護、傳承創新、全民共享的人文遺產保護體系,打造全國一流濱海文化體驗目的地。

全面開展文化資源挖掘與保護

發揮文化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力量,開展海絲文化、海洋民俗、海防文化、宗教文化、圍墾文化、民俗文化、古城古鎮古村文化等海岸帶文化研究。深入開展海洋文化遺產調查,挖掘、保護歷史遺存。整合海岸帶文化資源,提高保護水平,申報高層級文化保護名錄。實施文物平安工程,提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技術和水平。

創新升級文化資源活態展示

改造升級中國港口博物館、中國燈塔博物館、中國海防博物館等主題場館,建設海洋非遺館、圍墾文化博物館等海洋文化設施,鼓勵建設特色私人海洋博物館。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高標準建設一批國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創新文化遺產展示利用模式,運用現代新技術展示海岸帶文物文脈。

高水平策劃海洋民俗、海絲文化、海防文化等主題展覽。高質量舉辦海洋特色運動會。系統梳理海岸帶文化遺產資源,建設“文化海岸帶”大資料平臺,重塑海岸帶文化靈魂。

鼓勵支援新興文化創新與創造

以海絲文化、濱海運動文化、商貿文化、創意文化、影視文化為重點,面向未來建立培育海洋新興文化組織,開展新興文化研究與設計、規劃建設濱海風情大道與街區。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注重數字技術、現代創意元素運用,形成一批新興文化展示視窗。

堅持文化開放融合,積極參與國際文化賽事及交流展覽會,增進文化活動組織與人員往來,擴大生態海岸帶文化影響力。

生態海塘提升工程

提升海塘防颱御潮標準,進行生態化改造,拓展海塘綜合功能,打造2000多公里海塘安瀾條帶。

升級提標打造安全海塘

按照更高標準、更高等級的目標要求,全面開展沿海防颱御潮防禦線上病險海塘、病險水閘除險加固,逐步開展低標準海塘提標建設。推進海塘安瀾千億工程,以環杭州灣海塘200-300年一遇,浙東海塘100年一遇為標準,提升沿海抵禦颱風、風暴潮等海洋災害能力。聯通全省一線海塘防汛搶險、巡查管護通道,形成海塘綜合防護體系。

綠色為輔打造生態海塘

結合加固提標工程建設因地制宜進行海塘生態化改造,統籌推進海塘及其沿線塘外塘內生態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借鑑推廣靈霓海堤結合公路(77省道)、鹿城臥旗山段結合綠道等海塘綜合改造利用經驗,因地制宜採用溼地公園建設、植被固灘、堤頂-堤後生態化改造等方式最佳化提升生態海塘建設水平。加強海塘與陸域溼地、林地、水系等生態要素融合,提高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穩定性。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功能拓展打造共享海塘

以新理念推進海塘設計改造,拓展綠道景觀、市政配套、文體遊憩等功能。加快潮(水)情、工情、管理等防災減災資料互聯互通和智慧研判建設,強化海塘工程全生命週期自動監測和科學研判。

將海塘建設與市政道路、“四好農村路”、等級公路有機結合,創新河湖海聯通模式,利用海塘、港灣、人工沙灘等要素,結合休閒度假功能,形成濱海休閒功能區。加強對古塘古閘等歷史遺存的保護修復,挖掘整理築塘、防颱、圍墾等治水精神,打造海塘特色文化長廊。

樂活海岸打造工程

根植文化靈魂,推進文旅融合,凸顯探幽訪古、宗教朝覲、康養度假、激情運動、繽紛美食等康樂活力特色,使生態海岸帶成為人人嚮往的詩意棲息之地。

以“活力”為導向建設運動休閒旅遊平臺

推進景區服務與設施提質增效,突出遊艇、運動、賽事、文創、網紅打卡等新業態植入,有序建立一批濱海風情獨特的高等級景區,高標準建設一批旅遊度假區、風情景觀(街區)。

堅持岸島聯動加快建設洞頭、普陀、蛇蟠等一批海島公園,推進臨海、花岙島等地質公園建設,推進世界礬都等礦山公園打造,提升主題公園區域發展帶動效應。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以帆船、賽艇、摩托艇等專案為引領,改造象山亞帆中心等一批國家級、省級、市級水上運動訓練基地,加快引進國際性賽事,合理開發面向社會大眾的服務市場,構建基地型船艇碼頭服務網路,實現淡水專案和海洋專案的水上類別全覆蓋。

以“體驗”為核心設計精品特色遊線路

以浸潤式體驗為導向,突出風情沙灘、濱海度假、海島休閒、激情運動、宗教朝覲、古蹟尋遊、繽紛美食、海上游輪、山海越野、海洋研學、田園採摘等主題,謀劃形成海岸帶休閒旅遊百條精品線路。

強化與省內外旅遊社和線上旅遊運營商合作,將百條精品特色遊線作為浙江生態海岸帶重點產品,向國內外客戶群精準推介。加強與運河、詩路等文化帶聯動打造。

以“精緻”為要求營建海岸帶體驗場景

將場景的設計策劃與特色遊線組織深度融合,實現產品和體驗精緻化,提升遊客獲得感。

堅持貼近生活自然本源、追求健康精緻生活,重點做優做精徒步和騎行、露營和營地、探索和冒險、活動和賽事、遊學和人文、採集捕撈和美食等六大體驗場景。

依託各重大休閒旅遊平臺,評選推介一批優秀場景,成為體驗性休閒旅遊重要標誌。

策劃浙江海洋文化旅遊節和浙江海洋運動會,舉辦環浙沿海系列馬拉松、沿海山地越野腳踏車賽等賽事。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以“國際”為標準完善旅遊休閒設施

對標國際服務標準和人性化追求,積極佈局建設生態海岸帶旅遊集散中心等功能設施,豐富旅遊諮詢、特色住宿、美食遊購等功能,連線火車、自駕、腳踏車等多種交通方式,形成網路化、便利化服務體系。按照國際化標準,設計建設統一的生態海岸帶視覺識別系統(VIS)。完善專業化應急救援體系,配備AED應急救護系統與特殊需求設施。

美麗經濟育強工程

深入推進生態田園、綠色園區、無廢城鎮、魅力鄉村等美麗經濟載體建設,培育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放大生態海岸帶綜合效應。

綠色為基最佳化農業生態圈

培育建構生態海岸帶現代農業生態圈,積極發展觀光農業、迴圈農業、體驗農業,支援發展智慧農業,加大農業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推廣應用,提升生態美麗價值。

推進農業景觀設計,打造規模化、集中連片的田園景觀,開展傳統養殖場環境整治提升,建設“美麗牧場”,建立一批“美麗田園”。

資源迴圈建設“無廢城鎮”

借鑑國際“無廢城市”建設經驗,圍繞“產廢無增長、資源無浪費、設施無缺口、監管無盲區、保障無缺位、固廢無傾倒、廢水無直排、廢氣無臭味”的目標,在生態海岸帶內選取合適的城鎮,推廣綠色機關、綠色學校、綠色社群、綠色港口、綠色商貿等建立,推動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積極實現全域綠色化發展。

清潔生產建設綠色園區

促進生態海岸帶內園區產業耦合發展,優先推行園區綜合資源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升級園區迴圈化改造,建立一批花園式綠色園區。

推進重點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改造,打造一批美麗廠區、綠色企業。深化“騰籠換鳥”,加快重汙染企業和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改造,加快園區綠色發展。

多元綻放培育新經濟新業態

鼓勵文旅綜合體建設,利用優美生態環境發展文化創意行業和數字創意服務業,促進文藝創作基地、數字內容、新媒體等新產業佈局發展。

培育壯大新零售,推動電子商務和實體商業、生活服務業雙向融合,推廣近場零售、無人零售等新模式,發展社交電商新業態,加快生態海岸帶新經濟衍生、發展、繁榮。

浙江將以國際化、標誌性為引領,完善綠道網路、接駁通道、標識系統和國際化服務設施,嵌入全省生態海岸帶大網路,打造十大標誌性專案,成為浙江生態海岸帶最靚麗的“珍珠”。

浙江打造海洋強省新名片,建設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涉及台州這些地方

此外,浙江還將以嘉興海寧海鹽段、杭州錢塘新區段、寧波前灣新區段、溫州168黃金海岸線四個區段作為先行,為全省生態海岸帶示範段建設提供模式路徑,發揮引領推動作用。近期,“浙江發改”將推出“生態海岸帶示範段”系列,敬請期待

TAG: 海岸帶生態海塘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