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為河北人的他們,喜提歷史上首位狀元和末位狀元,命運天壤之別

我國曆史上的選官制度跌宕起伏,始於世卿世祿制,終於科舉制,從隋朝到唐朝,科舉制由初具規模到完善,歷經一千多年,在這一千三百餘年前後,有無數學子開始踏入考場,透過考試尋得仕途,但中舉卻是海底撈月,在這一千多年裡中狀元的只有500多人,可見考中舉人比登天還難,當然南方狀元的數量遠超北方,特別是江蘇獨霸一方,這也是當今江蘇成為考試強省的源頭之一,但非常巧的是,歷史上的首位和末位狀元均為河南籍,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兩個人。

均為河北人的他們,喜提歷史上首位狀元和末位狀元,命運天壤之別

歷史上首位科舉考試的狀元叫孫伏伽,屬於隋唐時期人,曾經擔任縣級司法部部長,盜捕殲賊,治理有方,政績突出,隋朝歸降唐朝後,在公元622元唐高祖李淵看到國內人才實屬匱乏的情況下,儘管國內江山還沒統一穩定,李淵決定勇敢透過科舉考試的辦法,由考試成績的等級賜予官職,這也是開了唐朝科舉制的先河,當時的孫伏伽不過一個江湖無名小吏,但為了光耀門楣,也參加了科舉考試,由於他在考試中成績優異,本身有官場經驗,治理督察有方,本身相貌也不錯(科舉亦看顏值),因此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非他莫屬,名列甲榜第一名,即便不曉得當時被賜予何種官職,但想來一定比它的無名小吏要強得多,況且孫伏伽的求生欲也使自己懂得站位,未登基前就投靠了李世民,這也為在李世民爭奪皇位登基後的安居樂業做好了鋪墊。

均為河北人的他們,喜提歷史上首位狀元和末位狀元,命運天壤之別

雖然孫伏伽在朝廷屬於男爵最後一等,但這至少也是錦鯉躍龍門逢上好兆頭了,和大多數坐擁朝廷的官員一樣,在朝廷中的職位不斷變更,從李世民登基,賜他大理少卿,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算是響噹噹社會上層人物之一,並且擁有實權,但數年後,由於錯判案件,被遷刑部郎中,但這怎麼說也是刑部的秘書級別職位,後來由於他的才能卓越突出,又升任大理少卿,接管國家的民政、戶籍、財務部門,算是掌管著國家關鍵部門。

均為河北人的他們,喜提歷史上首位狀元和末位狀元,命運天壤之別

公元641年的大理寺卿到而後遷陝州刺史,在當今算是從最高法院的院長到省最高行政長官,其中的權力之大不是常人所能企及,讀過唐朝歷史都知道李世民非常器重能直言不諱的下屬,孫伏伽就屬於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的人,據歷史記載,唐太宗一段時間安於涉獵,和大臣一起玩樂到忘乎所以,幸虧時任大理寺少卿的孫伏伽及時上書勸阻,自此頗得李世民器重,對其高度讚賞。

均為河北人的他們,喜提歷史上首位狀元和末位狀元,命運天壤之別

時間來到晚清,科舉制下的最後一位狀元,他叫劉春霖,滄州人,他的出身家境比孫伏伽窮酸得多,母親在知府家中當婢女,劉春霖的求學之路輾轉反側,幼年跟隨父母在濟南求學,迫於飢寒交迫,六歲便被送回老家,過兩年進私塾讀書,學習極為刻苦,在1904年的科舉考試中便喜提狀元,也恰好是趕上科舉末班車,這一年後科舉制被廢棄,因此他成為科舉制上的最後一個狀元便水到渠成了。

均為河北人的他們,喜提歷史上首位狀元和末位狀元,命運天壤之別

儘管劉春霖受到了清王朝器重,不奈身處清末亂世,日本人偏偏相中了他,讓其任國家高等教育部長,但他很守節,堅決辭職不就位,於是日偽當局將他摯愛珍寶洗劫一空,1944年終於突發心臟病,告別人世,享年72歲。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劉春霖的書畫才能,尤其是小楷書法。不論在當時還是至今,書法界仍有“大小楷”之大名,可見他在書畫上的造詣頗深。

均為河北人的他們,喜提歷史上首位狀元和末位狀元,命運天壤之別

二人同樣來自河北,身為狀元郎,為什麼一個歷經風雨未有起色,一個仕途風順節節高升?劉春霖的命運可以說更慘烈,且不說在他考中後一年科舉制被廢除並且晚清面臨覆滅,使得狀元的含金量被提老高,可自己手持狀元卻只能成為軍閥統治的工具,真可謂是懷才不遇,沒有遇到伯樂大展拳腳,最後還得因收藏至寶被日為洗劫一空而怨恨至死,實在是命運不濟。

均為河北人的他們,喜提歷史上首位狀元和末位狀元,命運天壤之別

相比古代兩位狀元所處的時代境遇,加之清末八股取士的巨大侷限性,當今高考制度簡直不要太公平,也正是多虧了太平的多元化開放社會,使得現今不論是在文化、藝術、體育等方面,只要有過人之處,都可在社會上求得一席之地,不必擔心一輩子和榮華富貴無緣,考試形式多樣化也讓謀取官職更為包容、公平,只要有一技之長,肯努力就有機會,看完這兩位科舉頭尾狀元,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一把,做時代的弄潮呢?

TAG: 狀元孫伏科舉制劉春霖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