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豐:皂莢樹下的眺望

▼更多精彩推薦,關注鄉土作家▼

咸寧市文聯主辦

張勤豐:皂莢樹下的眺望

皂莢樹下的眺望

張勤豐

故鄉的夏天是美麗的。

房前屋後高高低低的樹木都披覆著綠色的葉片,交錯著,呼應著,連綿成一幅巨大的綠色屏障,將村舍嚴嚴實實地遮擋著。椿樹,挺拔通直;棯樹,婉約曲折;洋槐,綻放細碎的白花,散發沁人心脾的馨香;桑樹,撐起肥碩的葉片,紫色的桑葚讓孩子們流連忘返。一家後院水塘邊有一片竹林,竹影婆娑,與水塘裡的菖蒲、茭菰共同編織出夏天的夢幻。而老屋後那棵粗壯健碩、枝繁葉茂的皂莢樹,在眾多樹木中顯得如此卓爾不群,引人注目。

張勤豐:皂莢樹下的眺望

少年的我常常喜歡站在皂莢樹遒勁有力、錯綜糾結的樹根上向遠方眺望,可看到還處房屋稠密的集鎮,馬路上賓士不息的車輛,由近及遠的一望無際的綠色的田野以及鑲嵌在田野中似明鏡般閃亮的一塊塊池塘。

那個集鎮叫撮鎮。兩千多年前,孔聖人帶眾學生乘馬車從此地經過,一群小孩在路上築土城玩耍。車近跟前,孔子命令孩童拆城讓路,一個孩子竟然上前與他作一番理論:歷來只有車繞城,很少聽聞城讓車。孔子認為童言有理,童言無忌,命令自己的馬車繞城而過。孔子的行為既保護了兒童的一份純真的童心,也折射了儒家仁愛思想的光輝。為紀念孔子,撮鎮有一個步行街就命名為聖行街,街的一端孔子巨型雕塑提醒人們小鎮悠遠的歷史。

記憶中的撮鎮老街,深邃,悠長,青石板光滑如砥,兩旁排列著灰磚鱗瓦房,木門木窗戶,有的臨河而建,每天早晨開啟窗戶,河面上的水氣便縹縹緲緲地湧入房間。

張勤豐:皂莢樹下的眺望

走在街上,常看見坐在門檻旁拉著家常的居民,屋內光線不好,幽暗而神秘。有時,對面走來一個清秀的穿著飄逸長裙的女孩,像在街道上刮來一陣清新的風,讓古色古香的街道立即有了明媚的色彩。生活是靜態的,像旁邊緩緩流淌的河水,人們心平氣和地打發一天天似曾相識的日子,心中是安寧而恬淡的。

小鎮有座曹公橋橫跨在河上,連線東西兩邊的古街,雖經四百多年的風雨洗禮,可舊貌仍在,那被歲月剝蝕的橋墩,磨損了的青石板路,苔蘚遍佈的橋欄,見證著歷史的滄桑。

那時,街上還有幾家國營商店,賣學習用具,日用百貨,一家新華書店有令我們痴迷的連環畫,土產公司有鄉下人種地使用的各種農具,大人們常常光顧。

小鎮南邊的馬路並不寬廣,也澆上了柏油,熱天可聞到柏油散發出濃烈的味道。馬路上車輛不是很多,有大卡車,公交車,大型帶拖斗的拖拉機與小型的手扶拖拉車,偶爾有吉普車與小轎車疾馳而過。常常碰到毛驢拉的平板車,搭建的車廂裡裝著從山上運下來的沙子,車主趕著毛驢一步步前行著,上坡處步履艱難;可返程卸完了沙子,車主坐在車廂裡,毛驢拉著車向家的方向疾馳,他們心中是輕鬆自在的。公路兩旁是直立的大葉柳樹,每一陣風過,葉片都發出嘩嘩的聲響,似在向過往的車輛與行人致意。

張勤豐:皂莢樹下的眺望

在小鎮與故鄉間是一片開闊的田野,田野裡都種著莊稼,沒有荒廢與閒置的地方。農民們在土地上揮灑著汗水,種植著麥子與水稻等糧食作物,也種植棉花,油菜,花生,黃豆,山芋等經濟作物。主糧是稻米,三、四月份栽早稻,七、八月盛夏時節收割,接著種晚稻,十一月份收穫。人勤地不懶,田地為人們提供果腹的糧食,更多作公糧上繳到國家糧庫。

夏天時,我特別喜歡站在皂莢樹下看崗上那片碧綠的田園。蔥綠的莊稼地早已連成一片,像一塊厚厚的絲毯鋪在地上,又像一塊潤澤的湖面。人們在田野裡辛勤地勞作,薅去田中的雜草,好讓禾苗長得更加茁壯。婦女們身上多彩的衣服映襯在綠叢中分外醒目,分外嬌豔。突然,從遠處的天空湧耒濃重的黑雲,暴雨快要來臨,人們紛紛從田地裡撤離,向家裡趕去。一會兒,雨過天晴,空氣格外新鮮,綠樹與莊稼都綠得晶瑩發亮,人們的身影又很快在田地裡出現。

如同人的心地是純樸善良一樣,那時的水也是乾淨溫和的。池塘可一眼望到底,清澈的水塘裡,水草葳蕤,游魚快樂地在水草中穿行。水塘與溝渠、河流相連,雨水充沛時節,水是流動著的,魚兒或順水而下,或逆流而上,大人孩子們用各種方法捕魚,每每總是開心而歸。魚兒調劑人們的菜餚,增加人們的營養,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為人們帶來了多少難忘的鮮美的味覺記憶呀。

看著前方的景緻,我往往忘記了時間。那些熟悉的景物,熟悉的生活,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中,甚至進入我的夢鄉。

歷史的車輪從少年的夢中輾過,驀然驚醒,我已是人到中年。故鄉的老街只剩下西南一隅,成幾何級數增長的高聳的樓房,密集的商鋪,嘈雜的車流與人流,已完全打破小鎮的那份安寧。馬路交織,車流湍急,田地被徵用,房屋被拆遷,取而代之的是鱗次櫛比的廠房和寬廣平整的路面,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留下未被利用的大片荒地。小河消失了,池塘不見了,村莊逝去了,村民們離開他們祖祖輩輩耕耘的土地,被統一安置在不同的回遷房,身體找到了放置的場所,可靈魂卻無法很快安放。沒有田地耕種,靠失地補償,靠給企業、商場或政府打工維持著基本的生存。每每回到故土,我已很難見到那些熟悉的鄉親,兒時的夥伴,很難聽到他們用誠摯的鄉音訴說著生活的酸甜苦辣與人間的喜怒哀樂。

故鄉老屋後那棵挺拔的皂莢樹呵,你的敦實偉岸的樹幹,你的閃亮精巧的葉片,你的如閃電般向上蔓延的枝椏,你的可以用來洗滌衣服的累累果實,還有你的深深植入大地的粗壯的根部,顯示了多麼頑強的生命力!可當故鄉消失時,你又遭遇了怎樣的命運?我還有可能在你的綠蔭下把遠方的風景眺望嗎?

張勤豐:皂莢樹下的眺望

張勤豐,安徽肥東一中英語高階教師,文學學士,合肥市作家協會會員。在報刊及微信文學平臺上發表一些散文及詩歌作品。

TAG: 皂莢人們小鎮田野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