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商學吳婷:大廠跨界造車,誰能拿下城池

理工男華為、優質宅男百度、斜槓文藝青年小米、山大王蘋果,四家跨界造車,誰能拿下城池?

當一個企業規模長到一定程度,勢必在深耕主業的同時,會開啟多元化的程序,跨界搞事情。這究竟是因為太貪心,還是不得不呢?把你的觀點打在評論區,然後再來聽我說一說大廠跨界的故事。

有研究顯示,在全球最成功的企業裡,能把多元化做好的佔比不到15%,大多數跨界都是黯然退場。百事可樂做過智慧手機,麥當勞做過兒童用品,思科做過社交平臺,戴森曾經決定造車、花掉20億英鎊後又宣佈放棄。如果你對這些是聞所未聞,那可想而知,跨界的難度有多大了。

當然,事情再難,也阻止不了企業的跨界野心。最近這四五年,汽車的電動化、智慧化革命開啟,造車成了最熱門的跨界賽道。

中國民族企業的標杆華為,在To B成功跨到To C後,宣佈要“幫車企造好車”;堅持技術調性的百度,開始以強強合作的姿勢進軍汽車界;小米,一貫憨厚、誠信的人設,一貫宣稱堅決不造車,最後還是不顧打臉,毅然挺進造車大軍;蘋果,作為全世界最封閉卻又最受追捧的獨立王國,也被大家期待了好多年,到底它會造出一個什麼新世界的車種。

我們說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造車市場,本就該百花齊放,但就憑現在這副卷勁兒,誰生誰死,誰能撐到大局已定的排行榜上,至今還是個謎。

前面我曾經給大家分別解讀過傳統的汽車大廠比亞迪、吉利,解讀過新勢力中的小鵬、蔚來,也系統地跟大家聊過那些傳統的車企在轉型時不同的行軍地圖,今天,婷姐今天就帶你瞭解一下大廠跨界的造車局。你可以翻出我提到的這些解讀,再好好對比和消化。覺得有用,記得收藏轉發。

我先來說說華為造車。

今年我剛剛帶領嘉賓派的學員到華為學習,我們的導師餘承東,分別負責過無線、終端、雲、車,這也都是華為的主業:通訊、終端、雲計算,其中雲計算我也有專門一期影片,講過華為和BAT的不同。

很明顯,華為就是一個標準的理工男範兒。

任正非說過,孟晚舟是不會接班的,原因就是她並非技術出身。

所以,華為這位理工男在造車這件事情上,核心優勢是很突出的,就是智慧汽車技術。

理工男的口號也暫定為“不造車,我為車企造好車”。

怎麼幫車企造好車的呢?

華為的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涉及到5大領域,分別是

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智慧網聯、智慧電動

智慧車雲服務

。這裡面涉及到AI晶片、5G車載通訊、鴻蒙車機作業系統等海量技術,就像是

汽車的大腦

,有了它,汽車的智商就變高了。

在整車廠方面,華為更是和十多家傳統車企展開了合作。

比如跟小康股份合作的賽力斯和問界M5,這兩款車都深度植入了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在營銷上,也都把華為加持作為核心賣點,還在華為商城上架銷售,以至於大多數消費者只知道有華為,不知道有小康股份。

華為也有跟傳統大廠北汽合作極狐品牌。我前面講過,對北汽藍谷來說,極狐是肩負著全公司戰略轉型重任的,為了打造高階智慧形象,極狐和華為深度捆綁。不誇張地講,極狐的肉體是北汽的,但靈魂是華為的。

所以,極狐不停地冠名崔健、羅大佑這些能勾起文藝男中年共鳴的明星演唱會,要吸引的消費群體,其實就是一群華為的高階使用者。未來,他們的靈魂,終將在終端上相遇。

理工男華為提供過一組資料,在智慧汽車時代,傳統零部件只佔整車的30%-40%,其他的部件,都和電子、計算、通訊等有關,這些都是華為的優勢專案。華為雖然不造車,照樣能賺走不菲的利潤。

當然,華為真的不會去造車嗎?

以華為所到之處戰績顯赫的行事風格,以餘承東“要做就做世界一流”的一貫作風,以華為不得不向跨界要效益的時局,何時官宣自己造車,我認為,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接下來帶你聊聊百度。

百度去年和吉利合作,成立集度汽車,董事長是我們嘉賓的校友、百度資深副總裁梁志祥,而前摩拜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夏一平,來擔當了法人代表和CEO。百度起步看上去晚了點,其實,他們佈局,從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了。

這個節奏,就好像追一個女生追了很久,都七年之癢了,才想起來要步入婚姻殿堂。也不知道是女生不願意,還是自己不想辜負了這一生。我姑且就把百度看成是個“優質宅男”吧,看家本領練得很紮實。

早在2013年的時候,“優質宅男”百度就開始提出阿波羅計劃,研發智慧駕駛技術;2015年,他們推出國內第一款跨平臺車聯網解決方案Car Life,打通了百度地圖、小度語音助手等百度系產品,2020年日活已經達到千萬級。

智慧駕駛技術

車聯網

,再加上百度最擅長的

AI

,這三項構成了百度造車的核心競爭力,百度的汽車業務也是緊緊圍繞這三項展開的。

就好像“家務活、拿手菜、哄老婆”,優質宅男,樣樣都行。

在聯手過程中,宅男也沒少談戀愛,和比亞迪、長城、威馬、廣汽,都展開了深度的合作。

今天,為了提高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同時也為了加大技術的落地力度,百度終於涉足了整車製造,比如拿出30多億投資威馬,還和吉利聯姻,成立了集度汽車。

接下來要出場的,就是斜槓文藝青年,小米。

為什麼我說他是斜槓文藝青年?

說他斜槓,是因為,他是幹手機出身的,已經是全球第四大智慧手機制造商,但他卻在生態鏈做了大量投資佈局。截至2021年底,小米投資了超過390家企業。

說他文藝,是因為,他很懂得討女孩,哦不,討粉絲的歡心。一個製造業公司,活出了網際網路公司的一生,一會和粉絲共創米UI,一會問候Are you OK,創始人雷軍也是為數不多依然活躍在舞臺上,和粉絲喊話的大廠創始人。

說他文藝,還因為他不怕打臉,前腳剛說了我就是不造車,後面就官宣“打臉”。管他呢,我自己開心就好,這不就是文藝男青年的一貫作風嘛。

官宣後,在嘉賓派的訪學課堂上,我曾經向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問過造車的問題,他說,在小米看來,

電動車就是手機+兩排沙發+四個輪子

。他說,小米積累的很多資源和技術都可以移植到汽車上。

比如說在軟體上,小米有幾千名AI工程師,他們研發的AI軟體和演算法也能用在電動車上;硬體上,小米對於提升電池效率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這同樣適用於電動車。

另外,王翔還提到了小米的AIoT,這是一個AI與物聯網、雲計算相結合的超級平臺,已經接入了4億臺裝置。藉助AIoT,小米走通了從手機到智慧家居這條路,未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智慧汽車也變成智慧家居。

其實,除了資源和技術,我認為小米造車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整合供應鏈,這既是當年小米手機快速佔領市場的法寶,也是當下小米造車沿用的一個思路。

在過去的一年裡,小米系資投資了4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包括做動力電池的蜂巢能源、贛鋒鋰電,做自動駕駛的禾賽科技,還有跟晶片相關的雲途半導體等等。藉助鈔能力整合供應鏈,再加上位於北京亦莊的整車工廠。

小米造車,我相信會給我們帶來一點耳目一新的驚喜。畢竟,他們一定會把斜槓和文藝進行到底的。

最後,我滿足一下果粉的慾望,還是說說蘋果吧。大家對他的車已經望眼欲穿很多年了。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科技公司之一,蘋果造車其實是有三大先天優勢的。

第一,有錢。蘋果一年淨利潤有上千億美元,這是造車最重要的起跑線,也就是資金基礎。

第二,有技術。蘋果的軟體、平臺和系統,都是強項,如果蘋果能把做手機的優勢平移到造車上,那麼勝算極大;這也是我認為,華為造車未來可能最大的對手。

第三,有產業鏈話語權。業內有句話,叫“天下苦蘋果久矣”。蘋果對於手機產業鏈的話語權非常高,全行業60%以上的利潤都被他拿走了。這就是“山大王的快樂”。在智慧汽車時代,這個優勢也能平移到造車上,比如蘋果手機的代工商富士康就已經在積極準備,他還花了47億元買下一座美國造車工廠,為承接蘋果汽車的訂單做準備。

但是“山大王”蘋果造車,似乎也陷入了迷茫,沒有找到明確的目標。是做整車還是隻做自動駕駛系統?是做全自動駕駛還是做半自動駕駛?猶猶豫豫的山大王,2013年就開始做車載系統,2015年就成立了汽車研發中心,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整車的造型能出來,讓我輩果粉,五味雜陳,心中不禁又泛起對教主喬布斯的無限懷念。

理工男華為、優質宅男百度、斜槓文藝青年小米、山大王蘋果,四家跨界造車,誰能拿下城池?誰會成為你的心頭所愛呢?到婷姐評論區說說你的觀點。

TAG: 華為造車小米百度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