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懂 iOS 螢幕時間裡的“灰條”,自我管理才能更有效

Matrix 精選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親愛的,我永遠也不會對你講河水為什麼這麼緩慢地流淌。——加西亞·洛爾迦

螢幕使用時間中的「灰色條」

最近看了何同學的每天只看半小時手機,堅持一週後我有哪些變化影片後,深深被觸動,打算每天也給自己設定了手機使用時長設定,再拯救一波拖延癌晚期的自己。但是最近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之前也有朋友詢問過我,那就是這個螢幕使用時間報表中會有一個灰色的區域,並不屬於任何分類,這個灰色條到底代表什麼呢?搜尋了一番後,發現網上也都有這樣的疑問,因此今天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灰色條 = 其他分類/待機時間 ?

在 Apple Community 以及 Reddit 上有大量討論這個問題的帖子,大部分人認為灰色條是屬於當天使用的三大主要類別之外的其他類比的總和,也有些人認為就是未分類的「其他」 分類,還有些人認為這個灰色條是 Idle 時間(未鎖屏的待機時間),真的是這樣嗎?

弄懂 iOS 螢幕時間裡的“灰條”,自我管理才能更有效

螢幕時間使用詳情

首先來看一下在今日總時長為 5h 22min 時候的類別詳情,Top 3 的類別為「社交網路」、「遊戲」、「其他」,很明顯這個長長的灰色條不可能等於「其他」分類的時間。同樣我們對除去 Top 3 類別的其他類別的時間求和,得到時間為 46 min,這與將近 3 小時的灰色條相差甚遠。對於待機時間的說法,我們可以在「電池」設定選項中發現這一統計項,可以看到時間僅為 13 分鐘,與灰色條時間相比只是杯水車薪。那麼這灰色條到底是代表什麼呢?

弄懂 iOS 螢幕時間裡的“灰條”,自我管理才能更有效

待機亮屏任務的電池使用時間灰色條 = ?

回到第一部分的統計,我們再對所有類別時間求和得到總時間為 4h 27min,發現一個問題。總時間為 5h 22min,那麼這將近一個小時的差值去哪裡了呢?其原因應該是因為相差的這些時間(55min)不屬於任何分類。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得到:

灰色條 = Top3 外的類別時間 + 不屬於任何類別的時間

下面我們需要研究清楚究竟是什麼「不屬於任何類別」。「電池」活動介面會更加精確顯示手機的活動時間,我們再進入電池統計介面觀察一下使用詳情。可以看到,灰色條較長的幾個時間段都會有較多的「瀏覽器」及「設定」的使用時長,這個會是灰色條數值高的原因嗎?

弄懂 iOS 螢幕時間裡的“灰條”,自我管理才能更有效

電池使用詳情

在「螢幕時間」的應用時限設定選項中,我們可以詳細看到所選應用的類別以及是否可以設定時間限制。也就是說,可以設定時間限制的軟體一定會記錄在「螢幕時間」中並貢獻到該類別使用時長的求和。在這裡我們發現,「設定」、「手錶」、「通話」這三個系統軟體無法設定應用時長,也不屬於任何一個類別。因此這些必定是「不屬於任何類別的時間」的一部分。

弄懂 iOS 螢幕時間裡的“灰條”,自我管理才能更有效

不屬於任何類別的系統應用

「Safari 瀏覽器」有一些特殊,Safari 本身是沒有類別的,訪問的網頁確是有類別的。這裡就會有一個問題,「螢幕時間」的總時間是隻計算「Safari 瀏覽器」的使用時間還是再重複計算各個網站的瀏覽時間?首先,我們來計算一下所有的軟體使用時間,不考慮各個網站的時間,總時間為 4h 58min。然後我們計算所有網站的瀏覽時間,總時間為 27min,二者總和為「螢幕時間」的總時間。因此看來,「螢幕時間」重複計算了兩部分時間。

弄懂 iOS 螢幕時間裡的“灰條”,自我管理才能更有效

Safari 瀏覽器使用時間

為什麼說是重複計算呢,透過下圖「電池」統計和「螢幕時間」統計的比較,Safari 並沒有 38min 之外的使用記錄,因此這 27min 只能屬於 38min 其中,剩下的 11min 為 瀏覽器的使用,選項設定,書籤整理,無痕瀏覽等時間。

弄懂 iOS 螢幕時間裡的“灰條”,自我管理才能更有效

「設定」的電池使用時間對比螢幕時間

因此由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得到「不屬於任何類別的時間」來源:

不屬於任何類別的時間 = 「設定」使用時間 + 「通話」時間 + 「Safari」 使用時間+ 「手錶」時間

灰色條 = Top3 外的類別時間 + 無分類系統時間 ?

將上面的「設定」、「通話」、「Safari」、「手錶」使用時間歸為「無分類系統時間」,在這裡我們進行一下驗證。為此筆者統計了 6 個時間段的電池使用資料及 Top3 使用類別之外的總時間與灰色區域時間進行比較。

弄懂 iOS 螢幕時間裡的“灰條”,自我管理才能更有效

灰色條時間統計及校正結果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灰色條時間減去「無分類系統時間」後的結果和 Top 3 類別之外的時間相符合,由於大致估值,偏差值在可接受範圍內。在上圖對所選時間段的灰色條進行校正結果(紅線)也符合預期,因此筆者可以大致得到以下結論:

灰色條時間 = Top3 外的類別時間 + 無分類系統時間 (設定、通話、Safari、手錶等)

灰色條會影響「App 限額」嗎?

可以看到,在統計當天「螢幕時間」時,會有一些無分類的系統應用時間參與統計,那這樣會對我們想要用「App 限額」管住自己的做法產生不精確的影響嗎?尤其是對於那些設定限制所有應用每天使用時長的人,每天如果有 1 個小時被錯誤計算而提前鎖住手機,豈不是會非常打擊積極性?

弄懂 iOS 螢幕時間裡的“灰條”,自我管理才能更有效

「設定」並未影響到總時長限額

答案是不。

Apple 在設定時應該是考慮到這一點,而且就像上文所述,這些系統軟體不屬於任何分類,因此上圖中總時間已經超過了限制 1h 20min,手機仍然可以使用,因為 20min 都是「設定」的使用時間。同時 Apple 也自動將「照片」、「相機」、「簡訊」、「日曆」、「App Store」等都進行了提前分類,減少了使用者需要甄別的時間。「設定」、「通話」、「手錶」是 Essential 的功能,也不得不無法限制。Safari 自身類別是不屬於任何類別且預設沒有時間限制,即使新增時限物件為全部應用軟體也無法限制 Safari,只有強行給 Safari 單獨新增限制才會有效果。有這個選項,可見 Apple 是不鼓勵加以限制的。畢竟,網際網路時代,瀏覽器是不可或缺的功能。如果真要限制,你可以限制某些網站,讓你儘可能集中注意力在生產力上。因為,如果設定為限制所有 App 總時長時,當觸發鎖定後,「Safari」任何網站都無法訪問了,哪怕需要訪問一下課程網站還需要輸入密碼允許一段時間,對習慣的堅持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該如何設定時間限額呢?

首先我覺得何同學說的很正確,他每天只用半個小時確實是很極端的一個做法,一個半小時會更合適一點。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手機也是必須的溝通工具,以及效率管理工具,每天半個小時以及所有軟體一刀切的做法確實不可取。那麼該如何健康地使用「螢幕時間」管理自己的時間和提高效率呢?

首先,要明確一點,限制「螢幕時間」不是為了限制時間而限制時間,而是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我們更多地將自己的高效時間集中在生產力工具上。比如對於我來說,我希望減少手機地使用,有更多的時間在 Mac 上學習以及在 iPad 上看書及記筆記。因此,我不會開啟「裝置間同步」選項,只是限制手機的使用時間。

其次,手機的「螢幕時間」可以開啟到達限額後鎖定的選項,對於該選項應該有儀式感,如果到達限額,就不要去使用,不要去不斷地輸入密碼,這樣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很多人都詢問過我這個問題,他們都在堅持了幾天後不了了之了。自我管理習慣的養成過程,堅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前設定好一個切實可行的系統框架。如果脫離規律去刻舟求劍,玩命死磕,只會提早耗盡自控力,故態復萌。

下面我來談一下我的設定思路。

新增「始終允許」列表

「App 限額」應保證任何時候都可以執行手機該有的功能及正常使用,同時也要支援一些生產力的行為,不會耽誤事。

效率類軟體:OmniFocus、Tyme 2、Days Matter Air、Spark

筆記類軟體:Notability、Notion、Ulysses、Drafts

學習類軟體:歐陸詞典、Canvas、MarginNote、Books、微信讀書

刻意練習培養類:Day One(日記)、Habit(習慣追蹤)、MoneyWiz 3

系統類軟體:日曆、捷徑、相機、照片、簡訊、音樂、地圖通話(預設始終允許)

新增「刻意控制類軟體」限制

這部分就是我們主要想抑制的慾望和時間黑洞,都是主要想要限制使用時長的軟體。我設定為每天 1h 30min,不用擔心會錯過訊息,錯過一次之後就不會天天手賤想滑手機了。而且你也會逐漸認清事實:每天除了你爸媽女朋友也不會有什麼人給你發訊息的

TAG: 時間類別灰色Safari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