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趣小組,飯不好恰

同趣小組,飯不好恰

作者| 鹹魚魚

編輯| 吳懟懟

簡而言之,這是一場由500元引發的血案。

一個近15萬人的豆瓣小組,在一夜之間口碑崩盤。管理員被狙,組長被掛,陳年老帖被扒,組員們憤而起義,連夜搬家。

這一連串事件,史稱「拼組內亂」。事件所牽涉到的,除了小組管理層、組內成員,甚至還有膝蓋中箭的電商新星。

事件起因倒並沒有多複雜,結局也不算羅生門,但由此而折射出的,其實是中文網際網路同趣群組們的宿命。

01

拼組雙城記

當然,在瞭解事件本身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拼組。

同趣小組,飯不好恰

拼組,當前全稱是:「拼組///我跟你拼了!」。小組名字會隨電商大促而變化,比如618時,是「618///我跟你拼了!」,雙11時,是「雙11///我跟你拼了!」。

是的,這是豆瓣上一個集購物、拼團、轉單、旅代、薅羊毛集一體的同趣小組。自2014年建組以來,聚集了近15萬用戶。每逢電商大促,便是豆瓣拼組大顯身手的時刻,各種拼單經驗貼與薅羊毛教程在組內層出不窮,經常被營銷號們搬運至微博、知乎等地。

背景就是這麼個背景,接下來,我們來聊聊這次的小組內亂是怎麼回事。以及,到底是怎樣的內亂,會導致一個十幾萬人的小組,在一夜之間流失近一半成員。

起因很簡單。

同趣小組,飯不好恰

2020年7月8日,拼組管理員將淘寶特價版官方號放入拼組發帖,進行徵集活動,以100元一條的價格徵集組內成員們的省錢故事。

同趣小組,飯不好恰

然而,官方徵集帖一出,組內質疑四起,紛紛指責管理員不應該放官方號入組引流,並要求管理員給出解釋。

同趣小組,飯不好恰

拼組管理員迫於壓力於第二日暫停活動,並開說明貼,解釋事情來龍去脈。然而,說明貼中貼出的對話,卻暴露出管理員在此次活動中還私下收取推廣費用,尤其是該管理員僅僅以500元的價格就將商家官方號放入小組。

同趣小組,飯不好恰

在不少組員眼中,管理員以如此低廉的價格對某電商平臺官方號作出讓步,是對小組的一種「侮辱」,在激進組員看來,這無異於是將小組賤賣了。

同趣小組,飯不好恰

在輪番頂帖之下,引入該電商平臺官方號的管理員釋出道歉貼並退組,但大多陣列員對管理員避重就輕、表述含糊的道歉貼並不滿意,繼而要求其他管理員來作出進一步解釋,並提出管理層應對組內長期以來存在的蓋樓貼、返利貼、官方號入組活動貼等作出相應迴應。

久等無果後,拼組組員開始在組內開貼,提出選舉新管理層,甚至,在帖子內草擬了組規和管理制度。一番競選協商後,拼組組員選出了新管理員,並取得了原始管理層及組長的同意。

然而,拼組民間選送的管理員與原始管理層的溝通並不順暢,在幾個輪迴的糾纏後,新任管理員並沒有帶著組員訴求凱旋而歸。

隨之,組員們紛紛表示,組長立場不明,換再多管理員也沒用,轉而要求重建拼組,寧願搬家也不願意稀裡糊塗留在組內。

同趣小組,飯不好恰

7月10號,搬家投票貼發出,當日,替代組「All buy&不買不可能」小組建立。

至此,這場涉及十幾萬人的小組遷徙開始了。

02

這飯不好恰

拼組這場翻車所引出的,不僅僅是管理層私下收受推廣費,槽點更大的是組內始終存在的返利釣魚貼。

不同於微博、知乎、微信公號等人人皆可進場的社交媒體,豆瓣小組往往有著較為嚴苛的稽核門檻。組內分享、交流有著一定的限制,是半公開化地運營。

因此,帶有明顯盈利、商家推廣性質的帖子在組內一般會遭到抵制。然而,小組模式下,權力極度下放至管理員手中,熱門小組一個進組賬號在坊間就能炒出高價,擁有生殺大權的管理員偶爾開小號或是放商家號進組,從操作上來說,難度並不大。

矛盾點也在於此,從屬性來看,小組是同趣小組,組內帖子屬於全體組員的共同產出,管理員不過是代行職責,義務管理,還需要對其他組員負責,要清理垃圾帖、廣告貼、更新小組規則、維護組內生態等。

但這些小組管理員並不像其他社群產品的管理員、稽核人員是帶薪上班有償服務,大多數管理員都是為愛發電,這就使得管理員與小組成員之間會產生認知上的不平衡。

微博大V和知乎答主偶爾恰個飯、接個推廣並不會被狙的太狠,但在小組內,任何與恰飯有關的內容都很容易翻車,尤其是涉及薅羊毛返利這一塊。

財經媒體關於薅羊毛返利的報道已經很多了,但大多涉及的是某個具體的微博博主、微信群主,在豆瓣小組內引流薅羊毛並不在財經媒體關注之列,也鮮少被拿出來討論。事實上,十幾萬人的同趣小組,流量及曝光量也是很驚人的。管理員即便不置頂加精,樓主依靠自然熱度頂帖也能收穫無數關注,畢竟,除了組內的十幾萬成員,還有若干組外使用者。

並且,基於同趣小組的特殊性,組員之間往往呈現出強秩序特徵,面對不和諧內容或者是與小組主題無關內容,敏感性很強。

因此,購物小組內所出現的帖子若是夾帶私貨,很容易拔出蘿蔔帶出泥。在此次的拼組內亂中,第一個被質疑的是樓主,第二個被狂cue的便是管理員。

該電商平臺官方號在拼組內的這一波推廣被狙的體無完膚。

但若是就事論事,電商平臺最多背個五分之一鍋。運營人員活動報備了,推廣費用、福利也都一一到位了,扣是扣了點,但並沒什麼硬傷。

引起小組秩序崩塌的最根本原因,還是來自同趣群組本身的排他性。拼組在一眾豆瓣小組中,入組門檻之高可比肩豆瓣第一娛樂小組鵝組,其進組暗號變化多端,常年被求購。當組員意識到管理員手握生殺大權,可隨意控制同趣小組的命門,也確實透過這項權利牟利後,難免陷入沸騰。

另一方面,作為購物小組,拼組與引起媒體公號們關注的生活類小組有很明顯的不同,它既不像各類摳門小組講究節制物慾,也不像純興趣小組走不通變現,它正好踩在了一箇中間地帶,只要樓主可以巧妙地控制好標題和內容的敏感詞,其推廣引流效果比中心化的大V還要見效。

曾有專職引流的運營教程指出,因為豆瓣小組的特殊性,豆瓣帖子可以像寫日記一樣,不斷新增內容,當乾貨與實用技術疊加的帖子走上熱門,其推廣時效往往長達幾年。

在拼組,不乏壘了上千層的廣告貼與返利貼。沒人較真時,它是引流利器,有組員認真了,這就是風波本波。

不僅僅是拼組,只要同趣小組,這飯就不好恰。

03

同趣小組的宿命

坦白來說,發生在拼組身上的這場事故,在其他小組身上,未必不會重演,同趣小組比起單人運營的微博號、知乎號要不可控的多。

一個擁有十幾萬粉絲的博主,在中文網際網路上併發揮不了什麼影響力,但一個聚集了十幾萬使用者的同趣群組卻足以在垂直興趣圈層裡掀起波瀾。

當然,網際網路小組囿於產品特質所能引起的關注是有限的。從初代貼吧、豆瓣小組、微博超話到後來的虎撲、晉江兔區等,這些小組產品或帶有小組功能的產品,一步步從鬆散的討論空間進化為有秩序的大型社群,進而產出有質量的內容,最終逐步演化出規範的管理規則、進組暗號。一步步走來,看似話語權更上一層,但從未擺脫圈層壁壘。

尤其是豆瓣小組,雖然繼承了BBS的大部分基因,但沒匹配上網際網路發展節點,話題討論也好,公共議題也好,即便是源頭,也不是關鍵傳播節點。因此,在不斷壯大的過程中,組內成員們只能敝帚自珍,在大眾討論度上很難更進一步。

而對於類似拼組的這類小組來說,它始終是兩種意志的集合體。每個豆瓣小組在逐漸壯大的這個過程中,都慢慢褪去私人小組屬性,轉向公共。在組員認知裡,小組是全體組員共同維護的棲息地,但顯然,對於組長與管理員來說,小組即便壯大了,也並不完全是公共的。

這幾年間,若干豆瓣小組都有從圈地自萌到反向輸出主流輿論平臺的體驗,但也僅此而已。這些零星輸出並沒有為社群乃至小組生態帶來任何改變。當然,這也能理解,同趣小組的去中心化分發方式、嚴苛的內容釋出格式以及高濃度特徵,都使得它難以往更大規模擴充套件。

所以,在中文網際網路,小組產品很少能輸出成功學,它從來不是明星產品,也進化不出大型商業體,甚至會因為勒不緊韁繩而帶來無盡麻煩。

這是宿命。

TAG: 小組管理員拼組組內組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