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的本質是人,而不是去聊功能形式!

互動的本質是人,而不是去聊功能形式!

原文

地址

:呆呆U理(公眾號)

作者

:呆呆本人

讀者提問:

呆總,微信為什麼隱藏點贊和評論功能?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古老且基礎的問題了,網上有很多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比如在知乎就專門有一個這樣的問題,且問題下的很多答案說得也都挺有道理。

互動的本質是人,而不是去聊功能形式!

比如知乎使用者 JimSoup 的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

如果贊和評論都放出來,會導致點贊太方便。結果是,大家都去點贊,你可以從頭點贊點到尾。不僅贊變成廉價,而且無人評論。整個社群會變得虛假與無趣。如果把點贊放去評論裡,很多時候大家發的都是很日常的事情,評論的慾望不高會影響到點贊。所以,評論和贊都要有。使用讚的優先順序會比評論稍微優先點。你想簡單迴應下,就點個贊;你心裡有疑問或有話說,就發評論。最後你會發現,把贊和評論都隱藏起來是一個好辦法。當你看不到選項時,你心裡只有一個想法,我想回復下。直到點開,你再會繼續思考你要點贊還是評論。這使得贊和評論都相對真實一些,不會因為 UI 的關係誤導使用者的操作。

這個回答有一定的道理,當中還有一些其他不錯的回答,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不過,不管是隱藏還是在當前頁面直接展示,都不過是一種設計形式罷了。如果我們脫離產品和使用者,直接對比設計形式,肯定是不完整的,也沒什麼意義,甚至直接去問微信的設計師當初為什麼這麼設計就行了,對方可能也就會告訴你,覺得放出來太顯眼了,所以收起來,僅此而已。

所以我們可以放大點聊聊,比如這個功能如何影響了使用者在產品中的行為。其中的整個思考過程,可以從這幾個問題出發,即

功能滿足了使用者什麼需求?這些使用者是怎麼樣的?產品又是如何理解使用者的這個需求的?

按照上面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可以說,點贊和評論滿足了使用者對「微信朋友圈」中好友動態的「互動」需求。

那麼這部分使用者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從使用者的好友關係上可以明確的是,微信以熟人社交作為產品設計的最初理念,好友關係相對於其他社交產品來說,具有更深入和私密的特徵。但隨著微信使用率的上升和使用者對其不同的用途挖掘,比如工作、賣貨等等,使用者的通訊錄也開始湧入了更多非熟人的、不同關係鏈的「好友」,這種趨勢同樣反映在了微信做的很多隱私設限的功能上,比如「僅聊天」。

於是回到最後的這個問題,也就是怎麼理解使用者的這種互動需求呢?

互動的人.

我前陣子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內容類產品可對其他使用者釋出的資訊進行點贊,實則是一種資訊推薦,它的作用在於內容的推廣。比如你點讚了農藥的帖子,之後系統就給你推送類似的帖子;或者使用者給你的帖子點贊,到達一定的量,你的帖子就會上熱門等。

如果沒有這層作用,那麼點贊僅是滿足於使用者的虛榮心而已,沒有實際意義。

而微信朋友圈的這種私密性和其他的很多內容型產品的公開性形成了對比。在其他產品中,外顯的點贊評論圖示和互動數量,都在努力渲染一種熱鬧的、強圍觀性的氛圍,從而吸引你去瀏覽內容,進行快捷的互動。而當中吸引眼球的主要內容就是點贊數。

但是朋友圈動態的點贊和評論內容,是隻有好友與共同好友之間才可以看到的。那麼這意味著,點贊和評論主要是圍繞於好友之間的,所以核心不在於有多少人點贊,而是

誰點贊或評論

了。

比如發小 A 和同事 B 發了同一條段子,肯定會跟關係更好的那位互動。既然如此,產品就應該把使用者的注意力聚焦在人上。

於是將頁面中的無關資訊隱藏起來,讓好友更聚焦於人釋出的內容,比如看到喜歡的人發了一條朋友圈,針對於發的內容,與之互動。

所以對朋友圈來說,它的互動本質

不只是對內容的好奇和交流,而是對人的興趣,

使用者在朋友圈瀏覽資訊不是在發現新資訊,而是在瞭解好友。如果不喜歡甚至反感,使用者可以透過對「人」的遮蔽,來保證自己有一個「乾淨」的朋友圈。

所以對於微信來說,朋友圈應該是好友之間的二次社交,而不是透過朋友圈進行主要社交。比如加了同事為微信好友,看到他發了一條朋友圈,那麼對這個人會多一步瞭解。而不是因為透過朋友圈資訊,從而加了這個人好友,於是有了進一步認識。

這裡本質的差異就是,朋友圈是好友關係中的次要部分。既然是次要部分,也就沒必要引導使用者去互動,佔用朋友圈中的主要資訊了。

所以點贊和評論不是微信引導使用者去做的事,而是使用者自己願意去做的事,因為從人延伸到內容,如果感興趣,那麼他們的內在動機就會足夠強,也就不在意這多點一下的操作了。

這點很關鍵。

這種隱藏看似是一個阻礙,其實是一種對無效互動的過濾手段,從而讓使用者更關注於人與內容,產生更高質量的互動。

互動的社交壓力.

張小龍在 2019 年年初的演講中表示:

朋友圈更像是是一個廣場,一個都是你認識的人的廣場。在這裡的每一次互動都像是在廣場上的一次大聲說話,這種表達的社交收益會隨著你的好友人數增加而增加,但同時也會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將會聽到的你聲音而壓力倍增。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越來越少、越來越謹慎的發朋友圈。

不僅僅是發朋友圈,互動也是一樣的,當你的聲音會被更多的熟悉的人聽見,社交壓力也就隨之而來。也就是,即使你想與某個人進行互動,也要看與這個人的共同好友都有誰。

比如,你看到你表弟結婚了,你很想點個贊,但是又怕你媽看到,藉著這個機會催你下,想想索性就算了。

在這種情況下,微信沒有選擇在之後的改版中前置展示互動按鈕,也是在順應使用者心理。既然對使用者來說,互動成了一種壓力,那為什麼還要放大這種壓力呢?

並且微信作為通訊工具,可以將使用者對朋友圈的關注直接轉化成與好友的溝通,使用者也就不需要在朋友圈的環境中去互動了,私聊也挺好的。

比如,有一些內容類產品,當中有不少評論都是「要不是這裡有熟人,我高低整兩句」類似的譁眾取寵的內容。雖然有幽默嘲諷成分在裡面,但多少也確實是部分人的心聲吧。

或者影片號的好友點贊動態,也阻礙了不少人對喜歡的內容進行點贊,擔心自己那點小趣味被微信好友中的親友發現。其實也都是類似的道理了。

於是,當互動的物件有「熟人」這個屬性在裡面時,「社交壓力」也就隨之而來了。

那麼索性將使用者的注意力直接聚焦到人與釋出的內容上,隱藏掉次要資訊就好,如果他們產生興趣,自然會去互動,也就沒必要引導了 —— 畢竟也引導不了。

小結.

點贊和評論的背後是互動的需要,但互動是有語境的,比如在好友關係裡,「人」才是互動的關鍵。

所以在瞭解了使用者需求後,產品如何去實現或者引導這種需求下的使用者行為,體現了很多產品最初的設計理念或者設計方向,它們不止關聯到一個功能的設計。

我收到的讀者提的問題,很多都是關於具體應用的功能設計,當我反問他們自己的理解時,很多人直接就從功能的設計上開始分析了。比如今天的這個問題,大多數人的爭議都聚集在了功能的直接顯示和隱藏的優缺上,這種方法不能說是錯的,但是很容易出現侷限,因為一旦我們這麼去想,出發點就不是使用者實際的需求,而只是功能形式的好壞了。

當然,我這麼去解讀,也僅是從功能延伸出來去思考一些產品背後的可能性。但至少跳脫出來思考問題的本質,會比聊功能形式,要豐富得多,也會更有趣。我想這也是設計師除去功能形式之外,更應該拓展的部分吧。

大概如此。

謝謝閱讀:)

可愛的你請把可愛的我設為“星標”。

TAG: 朋友圈使用者點贊互動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