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自己的知識庫『資料架構圖』?

一、背景概述

個人資料架構圖主要解決的問題:

1、梳理自己的知識資料輸入及輸出場景,以出為入,減少髒資料堆積。

2、完善自己的知識資料的處理工作流,最佳化流程模型,提高資料處理效率。

如何做一個自己的知識庫『資料架構圖』?

二、準備內容

UML繪製工具,我用的是processon

圖示網站iconfont,主要用來美化架構圖

三、過程記錄

0)個人資料庫的架構層定義

採集層

:自己日常生活工作中輸入知識的渠道

資料層

:可以理解為一個分類或者整理的中樞,把平時採集積累的知識資料碎片以一定的工作流場景、內容型別進行相應的分類標記、清晰、歸檔。同時進行一定程度的組織,最終是方便被服務層呼叫的

最小資料單元

服務層

:消費知識庫資料的方式。類比於對資料庫的增刪改查功能,諸如快速抽取呼叫關聯知識、更新知識、聚合資料等。

應用層

:平時工作生活中使用知識的場景,發揮價值落地的渠道。

1)思考自己的輸入源-採集層

思考平時主要的知識或資訊的輸入場景,現平鋪再合併同類項。例如我平時會關注同行競品的公眾號洞察競品動態;看各類影片網站上的電影,電視劇等影片作品;睡前看kindle上的電子書並標記;通勤時候聽播客節目瞭解新鮮事或課程。

除了以上常見的這些輸入還有容易忽視的溝通交流(微信群聊、會議紀要),線下的體驗認知(吃喝玩樂),突然的靈感思考、檢索查詢到優質結果等等都算是輸入源。

2)梳理輸入的內化工作流-資料層

綜合對輸入源的內容可以把資料形式抽象為:文字、圖片、連結、音訊、影片、以及其他檔案(PPT、PDF)的形式。

a

、基礎資料採集

大部分在輸入源處就能快速的進行第一步:採集——加入【收藏夾】。例如知乎收藏、微信收藏、豆瓣想看、B站收藏等等,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可以到達這一步的。

但是隻在這一步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這裡的【收藏】大部分人都成為了一種釋放自己焦慮情緒的按鈕,收藏了一堆之後從來不去深度挖掘,串聯和內化其中的有價值的知識資料。

b

、格式化資料入倉

想要成為自己的知識庫的【資產】就必須要進行第二步的【資料預處理】,即轉存知識庫。

考慮到除了第一項文字外都是屬於不便於檢索和快速查詢的,所以給其他的輸入源的形式資料都必須進行深一步的處理:【分類】、【打標籤】、【新增備註描述】、【新增關聯關係】等等目的都是為了後續再呼叫的時候可以最便捷的檢索或抽取。

我的主資料倉庫主要有4個維度:

1、flomo 碎片隨手記:輕量化的閃念,想法,備忘等等都在這。會定期去重清洗。

2、維格表格:結構化的知識資訊,需要把控知識預處理的過程及資訊記錄,重過程管理以查詢索引功能。可以理解為一個超級目錄,也是一個超級看板。

3、wolai筆記本:私有化的內容,具備建立知識內容之間的包含、雙向連結關係。

4、個人網盤:私有化的檔案,大檔案、歸檔資源包的雲盤冗餘備份。

c

、資料集市劃分

主要是對知識內容的大分類,以應對不同的知識內容,例如我分了兩個父類:事業和生活。

事業的大類下面4個二級子類:

1、專業深度:作為產品經理的這類崗位工作的專業深度。

2、橫向技術:產品經理這種動嘴皮子的工作越是需要多瞭解各類的技術的原理和邏輯不然吵架吵不過程式設計師。

3、職場能力:基礎的職場彙報、演講、培訓、團隊協作、進度把控等等職場素質能力。

4、行業理解:所處大行業\小行業裡的競品、協會組織、行業上下游企業、商業模式都需要有充分掌握瞭解。

生活一級大類也如此類似的規劃及設計。提前做好資料集市的規範定義方便後續的聚合輸出。

d

、資料資產

大部分的知識資料在預處理入庫之後還是一個一個的碎片,還需要更大的載體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這些載體就是【知識體系】、【知識案例】、【解決方案】以及【工作流模型】。

這些就需要一些中度的創造和加工了。例如建立知識圖譜、工作流程圖、做影片指令碼以輔助說明一項更復雜或特色的知識。這部分內容都是具備一定直接說明或解決問題能力的資料。

可以理解為【高階資料】

3)思考輸出的場景-服務層&應用層

知識庫中的資料資產是需要動態更新的,及輸出進行價值落地的應用的不然無法獲得正反饋一方面非常難繼續堅持下去,一方面也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不是正確,需要有碰撞才會有更多的進步和成長,畢竟你輸入的都是你以為的,不拉出來遛遛誰知道你倉庫裡藏的是騾子還是馬?

服務層就不多解釋,主要一點儘量標準化的形式進行資料管理維護管理即可,重點說一下應用層,給大家幾個幾個我自己的常用場景做參考。

【塑造個人品牌】:這個也簡單主要就是樹立自己的人設,讓身邊的人或者粉絲一遇到XX問題,或者一聊到XX,就能想到你,這個XX就是你需要發力的品牌方向。例如你想塑造朱一旦這種的富豪品牌,就沒事在朋友圈曬新勞力士就是最基礎的個人品牌了。

【自媒體輸出】:有了如此多的資料資產,無論是寫文章、做影片、做教程都是非常容易的。拿出裡面1、2個點就可以輕鬆的完成內容的創作和產出。

【課程開發】:主要針對知識體系與知識案例的整合輸出,開發一門課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講出來的課程內容如果只有3分的,需要提前儲備知識需要有10分。

同時以課程作為檢驗自己對知識的吸收絕對是最好的辦法,而且在各種培訓場合都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如何做一個自己的知識庫『資料架構圖』?

4)美化架構圖的方法

以內容為主的架構圖剛完成就是黑白線框和文字,很難引起深度閱讀的興趣,進行一定程度的美化修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列舉3個美化架構圖的思路技巧:

1、加背景色:取過渡色作為背景填充藍、綠、黃、橙。剛好是三原色環的過度順序,看著也順眼。

2、加圖示:對於一些抽象的文字,輔助以具象的圖示補充聯想能增強閱讀愉悅感,例如內容應用我添加了知乎、豆瓣的logo,影片網站加了B站、愛奇藝的logo。這些在iconfont中都能直接檢索到。

3、加圖片:在應用場景部分,個人感覺光圖示還是無法更接地氣的展示想要表達的內容,就百度隨便搜幾個自己喜歡有代表、可以充分表現場景的就可以了。反正私人使用沒有版權問題。

如何做一個自己的知識庫『資料架構圖』?

四、心得體會

1、繪製架構圖的目的需要考慮清楚,這裡給出來的都是我自己的生活場景,需要充分考慮思辨,整個繪製過程我花了三天改了N版,晚上睡覺都在想,不是一拍腦袋出來的。看到的知識最頂層的,底下的更具體的工作流場景我都是有思考斟酌的。

2、架構圖是方向目標也是規範準則,當然也是動態可調的。不要被使用的工具軟體困住了自己,知行合一才是根本。

曾創業四年,期間全年無休住辦公室,工作內容涵蓋了弱電、開發、產品、UI、測試、運營、售前、售後、專案管理、財務、人力等填坑經歷,企業最高估值過千萬。

變身打工人後,充分發揮分身能力,投身興趣;曾兼任新華三大學《時間管理》課程內訓講師。

現於500強能源企業中任職IT產品經理,同是少數派matrix簽約作者。

TAG: 知識資料架構圖場景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