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動了華強北的龍脈?

是誰動了華強北的龍脈?

拆招商業迷局 銳享商業新知

銳時代/銳思想/銳故事/銳公司/銳不可當

銳評:如今,華強北正希望憑藉其完備的電子資訊產業鏈,成為全球創客與高新科技產業的天堂,新的“龍脈”為華強北源源不斷的注入動力,浴火重生之後變換了模樣。

是誰動了華強北的龍脈?

文/ 馬 冬

華強北望夜喧囂,鬼市隱隱景自嬈,

電客江湖道恆遠,龍脈之上幾人驕。

鵬城之內風雷飄,淘盡英雄空寂寥。

四十年來盛景在,廿載電客何處拋?

山寨、高仿、同質化等問題從華強北誕生開始,就是人們所熱議的話題。那股子風已經刮過,如今再次提到華強北,你可知道它這些年來默默經歷的一切?華強北向死而生的背後,一個個線索漸漸浮出水面:鬼市、龍脈、礦難……

鬼市

·看不見的電子世界

有人曾經花25塊錢,買到了貨真價實的瑞士表,也有人用100塊錢淘來各種手機配件,手動組裝一部高效能的iPhone。這些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故事,都是在華強北電子市場發生過的,與白天不同,人們習慣把晚間的華強北叫做“鬼市”。

華強北的秘密,都是從“鬼市”開始的。

不問價格,不問來歷,不問退換,這是很多年下來,華強北愛華路這條街上,夜間交易雷打不動的行矩。

對於外行人來說,“鬼市”是個神秘的存在。而對於一些常客來說,這裡就是天堂。往來不絕的買家,千奇百怪的商品,一路擺滿了的地攤,手機、手錶、平板電腦、電子元器件……應有盡有,他們賣的東西,極具華強北特色,幾乎涵蓋了電子產品的所有類別。

方才入夜,就有攤主來這裡搶佔攤位,開始工作。塑膠筐、泡沫箱、硬紙板,還有擺攤專用的帆布,凡是能拿來裝貨的東西,幾乎全用上了。隨之,路邊的攤位慢慢變多,圍在地攤前的買客也開始密集起來。神秘的“鬼市”,在這片夜幕之下,悄無聲息地開張了。

逛“鬼市”的買家會帶上明亮的手電筒,除了可以沿路照著去尋寶,還可以用來證明你是識貨的“行內人”。在這個地攤集市中,只能拿手電筒照商品,不能照人臉。即使攤位上的檯燈把整條街照得透亮,那些深諳“鬼市”潛規則的內行人士,也會帶著手電筒過來淘寶:當別人先看中一件貨品,你就不可以搶過來看,並且不能隨便問價,要等先看的人確定不要,放下手後,後者才可以問價。

無序當中的有序,讓這個地方,形成了它獨有的特色。

除了這條几百米的街道不“關門”,華強北大街小巷在凌晨依舊燈火通明。往往在這時,更能讓你看清華強北的“真面目”。

質量參差不齊的商品,火眼金睛的買家,化腐朽為神奇的驚喜給這條街賦予了很多不同的意味。所以,哪怕是在深夜兩三點街上的行人也是絡繹不絕。

是誰動了華強北的龍脈?

那些住在附近的人,習慣把“鬼市”叫作“垃圾街”。在他們眼裡,市集上99%的東西,都是來歷不明的洋垃圾。

加上攤主們賣的大多是舊貨,商品擺放的也相當隨意,乍看之下,這條街確實像一個擺滿雜物的垃圾場。但對有些攤主而言,這裡意義卻非同一般。活躍在凌晨的鬼市,給他們提供了在深圳賺錢的機會,能夠養活在深圳漂泊的自己。

據一位常年在此擺攤的攤主說,這裡每晚交易的流水能有數十萬之多。

其實好幾年前,這裡白天也能擺攤,但因為高昂的租金以及越來越不景氣的生意,讓他們選擇了離開,由於手裡還有貨物積壓,所以只能轉戰到了“鬼市”。

有的攤主則是被華強北巨大的名聲所吸引來這裡創業,打算從“鬼市”賺取第一筆創業資金。一批人轉身離開,一批人又前赴後繼的湧入,華強北不知從何時起,已經悄悄地變了。

每座城市的夜晚,都會有那麼幾盞長明燈,溫暖著那些晚歸的人,照亮他們前行的方向。華強北的“鬼市”,就是夜色中那明亮的一角,讓深圳的夜晚多了一絲神秘。

可以說“鬼市”就是華強北轉型期的一處縮影,往後的鉅變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龍脈

·3000億生意的隕落

“龍脈斷了,真正的華強北已經沒了”

在賽格電子市場檔口工作了好多個年頭,李建是其中一位老華強北人,從拉貨工做到代理商,如今,他已經是幾個檔口的小老闆。

說到現在華強北的狀況,他覺得是受了華強北“龍脈”的影響,也就是那條著名的商業街。

“華強北打個噴嚏,全國電子市場都要抖一抖!”當年的華強北,不僅僅是個地名,更是被視作行業的“風向標”。各地的淘金客湧到這裡做買賣,不足千米的街道上,據說年交易額能達到3000多億,曾經還誕生過上百個1米櫃檯的億萬富翁。

但隨著消費格局鉅變,零售行業的演進,手機渠道發生了一場深刻的遷移。山寨機遇冷、租金跳水,市場變了,華強北再也難以回到“分銷之王”的輝煌年代。

當年的手機渠道分佈與現在的多元化有著很大差別:

既沒有電商,也沒有正式的運營商渠道。華強北依靠深圳擁有了電子製造基地和貿易中心的先天優勢,被全國零售商視為拿貨聖地。

那時的華強北如日中天,這個巨大的電子市場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前店後廠,幾乎所有人都是拿著現金、現貨排隊做買賣。甚至華強北還在官方意義上擊敗了有名的中關村,2008年被電子商會授予“中國電子第一街”的稱號。

據李建回憶,那時的手機廠商還處於“製造思維”,銷售的事完全交給一級級的分銷商來處理。手機品牌們通常會召開分銷商會議,讓各個分銷商訂貨,而華強北就是鋪貨首站。

盛宴的背後,也蘊藏著危機。

這種以大終端為特徵的渠道在發展中出現了諸多價格失控的混亂現象。

與此同時,華強北租金成本接連上漲,最高時幾平米櫃檯月租金就高達三十多萬元,工人的工資也從每月不足千元上漲至三千元以上,而另一面手機毛利卻不斷趨減。商戶們突然發現,錢不好賺了。

是誰動了華強北的龍脈?

依靠華強北全產業鏈形成的山寨手機熱,也在2010年前後遇冷。

2011年後,網路電商勢頭漸大,華強北整個電子產業鏈銷售端開始向線上靠攏,元器件價格近乎透明化,大大縮減了利潤,“不僅是翻新的元器件,就連原裝的也賣不動了。”

另外,物流運輸體系漸漸成熟,手機價格越來越親民,這些都使華強北的優勢隨之黯淡。

高速發展的電商行業一次又一次衝擊著華強北,讓它多年積攢下來的人脈與回頭客,在網際網路浪潮面前逐漸變得微不足道,客流量的急劇下降,讓過去那個繁華鼎盛的華強北變得蕭條。

這個龐大的線下市場集散地,迎來成長路上的陣痛,連政府都喊出華強北轉型的強音。

如果說以上這些還不足以讓華強北千瘡百孔的話,那麼2013年的封街,才是真正讓商戶絕望的。

2013年,華強北商圈封街改造。

商戶們不得不尋求新的突破口,儘管那時電商因打破了原來的渠道結構,被認為衝擊了線下,但矛盾的商戶們也期盼電商帶來希望,甚至抗衡那些大終端。

許多人都認為,曾經與深圳一起繁榮成長起來的華強北,已經在逐漸失去往日的活力。“華強北已死”的說法傳得紛紛揚揚。

2017年初,華強北路拆去封街改造的擋板,華強北露出了新面孔。經過四年的改造,華強北步行街煥然一新。街道兩旁依舊是熟悉的“華強”和“賽格”。一眼望去,華強電子世界儼然已經改造成為品牌集合的大賣場,華為、OV、中興、三星等手機品牌齊聚於此。

是誰動了華強北的龍脈?

“這四年來,很多小商家都已經走了,現在能看到的都是比較有實力的”。李建有些無奈,

“過去這四年,像是洗了一次大牌,因為圍蔽,少了很多顧客,很多小的經營者受不了租金的壓力,都撤場了。”

很多人說,深圳沒有冬天。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漫天的雪花。當商業寒潮全面襲來的時候,很多人才發現,原來冬天就在眼前。

這幾年隨著日韓電子產品企業的撤退及倒閉,欠薪潮的接踵而至,外貿市場的衰落和紅燈高照,致命的寒潮侵襲著華強北:零件價格直線下墜,原裝也賣不動了;囤貨越來越多,現貨商壓力大,開始甩賣庫存;品牌國產元器件開始佔據舞臺一隅,假貨面臨最強大的敵人;網際網路資訊的透明化與電商化,渠道的底褲也被扯落了。

然而,進一步的打擊還在繼續,華強北屢屢傳出負面訊息。2014-2015年,一批著名的元器件商家開始跑路,轟動整個市場,風聲鶴唳,人人自危。那一年新一輪的股災又給華強北元器件人補上溫柔一刀。

從此,華強北沉默了。

如果說這一條商業街的改造封路被迷信地稱作“龍脈斷了”,未免說服力太弱。到底什麼是華強北的“龍脈”?又是誰踩落了“龍脈”上的3000億生意?我想,市場自有定論。

礦難

·踩空投機的一腳

“龍脈”之後,華強北遇到了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熱,並一度試圖依靠賣礦機再重現昔日輝煌。

2017年這一整年,被幣圈帶火的“礦機”,讓留下來的華強北人看到了機遇,華強北地區各大電子市場的礦機買賣量達到歷史峰值。

據華強集團相關人士透露,2017年華強集團旗下僅礦機交易所帶來的間接收益就高達15億元以上。2017年底比特幣實時價格達到19442。1美元的歷史最高峰值,次年1月1日,以太坊實時價格達到1412。12美元的歷史最高峰。

但很快,2017-2018年的後礦機時代,華強北在這條路上就崴了腳。

全球虛擬貨幣在高峰過後,以極快的速度呈現驚人的指數級下挫,整個比特幣市值減少2000億美元以上,幣價的崩盤直接導致與其存在捆綁關係的礦機價格跳水,重創華強北大小十餘個電子市場,數萬經銷商被套牢。

短短前後20天左右的時間,華強北大概經歷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礦難”。此後,華強北徹底垂頭喪氣,逐漸歸於無聲。

被經濟轉型和網際網路浪潮雙重裹挾中的華強北,突破點在何方?轉型之路該怎麼走?一時之間成為了電子界熱議的話題。

華強北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在大眾的視野中沉沉浮浮,一蹶不振終究不應該是華強北命裡寫著的劇本,於是,它似乎漸漸醒了。

重生

·不做山寨代名詞

“龍脈”必須動,“礦難”已過去,“鬼市”定然還會在未來存在許久。

如果把華強北所經歷的一切,看作是一臺大型手術,那麼“鬼市”和此前所有的“礦難”動盪就是華強北病入膏肓所顯示出來的外在症狀。這臺手術從2013年封路砍“龍脈”就開始做了,儘管會經歷無數的痛苦,但,不向死而生,怎能再現輝煌?

儘管近年來,華強北“空鋪潮”屢見不鮮,但據商家介紹,轉型和降價已成為華強北各大商場的主旋律。電子商鋪從高層向低層搬遷,人流量不斷向少數商城集中。其餘高層商鋪以及空置檔口,部分商城物業開始引進美容、服裝等其他產業。

比如遠望商城,沿著振中二路往南走約50米,可見二期一樓和二樓已經改成了化妝品區,負責該區域的招商經理表示,這一區域自2018年底開始就不對電子產品商家出租了,原電子產品商鋪到期後概不續租。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作為全國最大的電子產品批發市場,華強北確實逐漸在沒落。

但作為中國也是世界最大的電子元器件集散地,華強北電子元器件交易市場優勢仍存,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眼前的破敗不能完全否定它背後的厚積薄發。

“龍脈”商業街建成之後,2017年10月,福田區委區政府正式出臺了《華強北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計劃3年內投入10億元專項資金開展“十大行動”,從產業空間、業態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全方位扶持華強北創新發展,提升華強北商圈綜合競爭力,創造華強北新的活力與繁榮。

此後,福田區政府釋出《華強上步片區產業空間共給側改革專項政策》。透過改造、租賃、合作等方式整合片區物業,透過政府扶持降低空間成本,透過空間統籌聚集創新要素,創新發展引領轉型升級,將華強上步片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街區。

如今,華強北正希望憑藉其完備的電子資訊產業鏈,成為全球創客與高新科技產業的天堂。在政府的扶持下,2018年年底至今,越來越多面向科技領域的創客空間在華強北創立,規模大小不等。

華強北的優勢在於,要開發一個電子產品,在電子世界能買到所有電子元件,並一站式把樣品做出來。利用電子元器件集散地的優勢,孵化和電子產業有關的創客、創業型企業,當接到產品創意或國際市場訂單時,很容易就能把產品做出來,再銷售到國際市場去。

雖然目前華強北全新的業態還不成熟,但有政府的支援,相信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地鐵開通後人流量也在迅猛增加,長期來看華強北是利好的。

只要把華強北的“山寨能力”轉化為“微創新能力”,在一個良性的生態環境之下,華強北就還會成為當初那個華強北。

如今,新的“龍脈”為華強北源源不斷的注入動力,經歷了無數磨難的華強北,彷彿看到了未來的模樣。

是誰動了華強北的龍脈?

感謝耐心閱讀,請順手點下“在看”

關於本文

作者:馬冬

版權: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原創平臺所有。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銳公司”是《商界》雜誌旗下重點打造的優質內容平臺。致力於記錄時代企業、傳播經營智慧、探究商業本質、透視商界人生。你憧憬中的成功在這裡將演繹得千滋百味。

BUSINESS

《商界》雜誌編輯部出品

公司報道 | 品牌傳播 | 投稿合作

TAG: 華強北鬼市龍脈電子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