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位元組的“去肥增瘦”?

作者 | 陳晨

編輯 | 靖宇

「這兩天各種位元組過寒冬什麼的,說實話我們覺得挺搞笑的」,一名位元組商業化海外團隊的員工表示。彼時,他所在部門的業績超額完成,下半年原本鎖住的招聘計劃也已放開,準備再招幾十個人。而同在商業化團隊的國內本地直營中心,從洛陽、溫州等城市撤裁。

同樣的裁員事件還發生在遊戲部門 Ohayoo。位元組 HR 給出「屬正常業務調整」的迴應。據內部資訊透露,今日頭條也將按比例裁員,時間截止到 2021 年底。

早在去年年底,張一鳴就曾對標 2019 年的 gogokid 裁員給出過關於精簡組織的表述:「明年對團隊也有這個想法,也是要去肥增瘦,變得更精幹。」

去肥增瘦

從位元組管理層的 OKR 裡走到了臺前,對於位元組來說,人員的調整和變動只是開端。

11 月 2 日,梁汝波釋出內部信,啟動了近五年來最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

大中臺小前臺

的扁平化組織形態,曾被認為跟位元組高速增長密不可分,然而現階段,位元組卻按下了切換鍵。

這次調整中,各業務劃歸抖音、大力教育、飛書、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 TikTok 六個業務版塊,相關業務板塊負責人均向梁汝波彙報。

「50 個人自成體系」,「對於我們這個階段來說是不對的」。2017 年,面對業務線增多時的溝通不順暢的問題,張一鳴並不認同「BU 化」的解決方法。

如今,清晰的業務邊界,打破以往「扁平化」印象的層級結構,業務 BU 化的位元組,似乎變成「正常的大公司」了。

無論「去肥增瘦」還是組織調整,位元組都在釋放一個訊號:下一個階段來了。

而位元組跳動,正在尋找新階段的

最優解

把 ROI 應用到人身上

只用了不到 9 年的時間,位元組員工數量突破 10 萬,

時任 CHO 的梁汝波曾在 2020 年末的一次內部調研中說:「今年年初員工人數比預期多 40000 人,3 年後我們可能會達到 30 萬人或更多。」

在位元組內部,人員的配置圍繞業務來。在 2020 年底員工數量突破 10 萬大關之際,張一鳴仍然表示「儘量避免劃一條線」,「因為每個業務有每個業務的情況」。

不過對於人員膨脹導致組織臃腫的擔憂,位元組高層並未放鬆警惕。張楠在擔任中國區 CEO 之前,就認為 2019 年到 2020 年進了太多人。

上一個雙月,張楠將「組織去肥增瘦」寫進了 OKR,同在「重要專項」內的還有「降本增效」。

內部有大量聲音認為,短時間內組織規模的激增,稀釋了位元組一向引以為豪的企業文化。「早期加入的員工更多是認同公司的『位元組範兒』,喜歡創業氛圍;而隨著位元組成為大廠,豐厚的薪資和大廠的名氣一定程度成為很多人擇業的重要考量因素。」

一名與位元組合作的獵頭透露,在 2019 至 2020 年,位元組激進擴招期間,位元組 offer 的總包薪資平均高出同行 30%,「溢位部分就是加班費」。今年 8 月,位元組取消大小周後,加班費的「消失」讓位元組在薪資上不再有競爭力,據悉內部出現了部分員工離職跳槽的情況。

如何看待位元組的“去肥增瘦”?

梁汝波在《保持伸展,避免僵化》演講中內容|位元組跳動公眾號

極客公園在《大小周的終結與「失速」的奮鬥》一文中,曾提及組織擴張導致中層「肥胖」。一名位元組中層表示,「你可能帶兩個人,就不需要寫程式碼了,我現在寫週報、方案比寫程式碼還多。純粹是因為業務增長,順水推舟招幾個人,把盤子鋪大就做上(中層)去了。」

「我們鼓勵的是較少的人在更小的切入點做出大影響的事情。」在 2020 年底,張一鳴在全員大會「CEO 面對面」上,提出要對管理者提更高的要求,「

小團隊做大事兒背後的邏輯,離不開對人效和 ROI 的考量。

解決人員的冗餘,是位元組關於組織問題一系列解法的第一步。據悉,早在 2020 年梁汝波任職 CHO 期間,位元組就開啟了一系列的人效盤點。

變動的業務和「溢位」的人

人員成本的考核一直沒有停止,在位元組跳動,人員變動跟業務強相關。

一名接近 OD(組織發展)部門的人士表示,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業務擴張的前提下,位元組內部的 headcount plan(招聘計劃)把控較松,「給人感覺不設限,業務要多少人就批多少人的崗位。」且,「位元組永遠在招更多的人才作為儲備,特別是高管。」高層相信,當新業務有需要時,充足的高管儲備能保證大戰將起時第一時間做出響應。

這也意味著,

當現實與

業務預期出現較大反差時,人員的冗餘率

超過位元組 ROI 計算的閾值,造成系統性裁員。

今年 8 月,受雙減政策影響,位元組的線上教育業務條線「大力教育」大幅縮編。被裁員的名單中出現大量的應屆生。同時受政策影響的還有遊戲業務,內網有匿名貼表示「Ohayoo 應屆生全員被裁」。

如何看待位元組的“去肥增瘦”?

大力教育 CEO 陳林在大力教育釋出會上 | 位元組跳動

對於頻繁的組織架構調整與業務變動,位元組員工們早已習慣。不止位元組,網際網路企業偏愛對新業務快速進行「A/B 測試」。發現機會後成立團隊開發操作,如果新業務生命力強,前期的投入將會獲得指數級的增長,團隊跟著擴張。如果效果不好,則調整或砍掉業務線。從這個層面看,「大力教育」的投入週期長、成本大,可見位元組在教育賽道上的決心。

但習慣公司飛速發展的 Bytedancer 們,卻是第一次面臨公司大規模裁員的傳聞。早從 10 月開始,按比例裁員的訊息在頭條、遊戲、商業化等幾大部門出現。「態勢前所未有的堅決。」

對企業來說,人才冗餘的戰略,確保

企業能夠在新機會面前不斷「試錯」,而非「錯過」。

而當業務逐漸穩定進入運維期,早期研發階段所需的大量人才也會成為「冗餘」。

位元組內部提供轉崗的機會,入職滿 6 個月,可以向自己感興趣的部門領導溝通轉崗。但位元組內部對「轉崗」諱莫如深,多名員工表示,主動轉崗的成功率並不高。更常見的情況是,新業務缺人,部門領導直接來挖人。

此前大力教育裁員時,晚點 LatePost 曾報道產品、研發、運營崗位被限制轉崗,限制時間為三個月。

但轉崗並不能消化所有因業務叫停或收縮而溢位的人員。有員工在社交平臺抱怨「除了通用型的技術崗,轉崗其實很難」。

一旦轉崗失敗,等待這些 ByteDancer 們的將是裁員。

下一個增長點

「位元組還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個問題沒有確定的答案。

但在位元組九週年慶的線上全員會議中,張一鳴曾表示,可能要接受未來三至五年內,公司的業務不會有太大的增長。並鼓勵大家要有「平常心」。據悉,抖音增速開始放緩,早從幾年前,位元組未雨綢繆,迫切地尋求新的增長曲線。遊戲、線上教育、醫療、電商等新業務遍地開花。

以開啟討論的直營業務為例,據介面新聞報道,今年 1 月份,部分本地直營員工轉去做本地生活業務。但業務未達預期,位元組迅速撤退,只保留北京、上海等幾個城市。

此次事件中最值得討論的,是位元組在本地生活上的規劃和佈局。

早在 2018 年,抖音就曾有過對本地化的探索,在當時成立了 POI(point of interest)團隊,嘗試把短影片和地理定位相結合;2019 年,位元組商業化團隊嘗試透過「達人探店」的方式拓展本地商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2020 年底,位元組跳動成立專門拓展本地生活業務的「本地直營業務中心」,招募約一萬名員工,圍繞餐飲和生活服務等行業挖掘本地商戶。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隨著本地商家投入產出比下降,商單急劇減少,致使本地直營業務在二三線城市收縮,業務重心放到一線城市。

在近期完成的架構調整中,本地生活業務不再由抖音和商業化團隊合作推進,而是由抖音直播負責人韓尚佑監管。據 36 氪報道,本地生活業務進展緩慢是此次架構調整的直接原因之一。

抖音的本地生活業務並非沒有進展。圍繞內容和流量,一些第三方新電商平臺(也被稱為本地服務商)如「食物主義」「體驗君」和個體「達人」們,透過「探店」的形式為商家提供短影片宣傳,建立了抖音的團購生態。抖音上線「心動外賣」、「心動餐廳」專案,嘗試做電商閉環。

如何看待位元組的“去肥增瘦”?

抖音探店攻入本地服務賽道|圖片網路

在反壟斷的時機下入局,財經網評價位元組「或成為萬億外賣市場的有力攪局者」。

與大眾點評之類平臺相比,與有目的的搜尋為主不同,抖音本地生活的使用者更多是在看影片的時候被內容種草。從覆蓋面上來說,日活 6。4 億的抖音,不僅有巨大的流量,還佔據大量的使用時長。短影片、直播的強互動性,則十分契合電商的生態。據瞭解,在阿里淘寶看來,抖音電商的崛起已經成為其最新的頭號勁敵。

本地生活和電商,或許能成為位元組的下一個增長點。但就目前來說,進駐城市少、本地商家覆蓋率有限、市場已被瓜分、重新攻佔使用者心智難度大等都向位元組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而對於直營中心廣告銷售業務的受阻,有網友評論:「自主投放工具抖加和千川電商的日漸成熟,商業化團隊很明顯成了個卸磨的驢子。」

千川

,是巨量引擎釋出的電商廣告品牌,在位元組去年年底的引擎大會上

首次亮相

。今年 4 月,巨量千川正式上線,整合了 DOU+、巨量魯班及廣告平臺,為商家提供一體化電商廣告解決方案。簡單來說,它把各種營銷推廣的方式整合收攏,然後下放到每個商戶和

達人

手裡,讓他們能自己給自己打廣告。

作為位元組中臺技術走向商業化服務的案例,「巨量千川」是傑出的代表之一。

「中臺是一個很 fancy(聽起來很炫)的事情」,張一鳴很早就定義,「做得好的中臺是企業產品和服務」。

11 月 2 號,位元組 BU 化調整的原則是「緊密配合的業務和團隊合併為業務板塊,通用性中臺發展為企業服務業務」。

飛書和火山引擎被劃分成兩個獨立版塊,業界網際網路媒體人分析,兩個版塊都有各自的發展前景。

西瓜影片在抖音和頭條的引流下,仍然不溫不火,最近卻有一大動作備受好評。它引入了一批經典動畫,4K 修復後在平臺播放。而提供修復技術的,正是火山引擎。

位元組跳動還有將火山引擎打造為「中國第四朵雲」的志向,不過業內人士多數認為,目前該業務還未成熟,距離前三朵雲「阿里」「華為」「騰訊」仍有差距。

在保守中求變

研究複雜系統的傑弗裡·韋斯特在他的著作《規模》中寫到:「在初創階段,許多公司都受一連串的創新思維支配,因為它們要努力最佳化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然而,隨著它們的增長,以及變得越來越穩定,公司產品的開拓空間越來越窄。」

「不能沉醉與過去的結果,不能懊惱過錯的錯誤,同時也不能有慣性的預期。」

背靠位元組已經壯大的體量和建立起來的網路生態,張一鳴對業務的發展反而多了一層隱憂。

「我們業務的進展有一部分是靠著慣性的。」「產品再爛也會有留存有收入。」

過分依賴推薦演算法和使用者增長,必然會在做產品時產生路徑依賴。

作為一個科技公司,擁有全球 19 億月活的位元組擔心做不出「

Impress

」(震撼)業界的事兒了。

據位元組高層透露,早年位元組「迷戀創新」,對於一眾巨頭所進行的投資遊戲不感興趣。「我們沒有興趣透過投資來成為『帝國』,更想從自己的土壤中生長出創新的業務。」

但近期,位元組的投資頻次越來越高,範圍越來越廣,其中不乏大手筆。

據企查查資料顯示,位元組跳動公開的投資事件已經有 150 多起。2019 年之前,位元組投資的公司還主要集中在與主營業務相關的媒體資訊、工具軟體、社交平臺上。此後,機器人、半導體、房地產、新消費、企業服務……位元組投資的目標在向全領域擴充套件。

位元組的一舉一動都被密切關注著。其在投資上的「多點開花」,在一些人看來並非已經經過精心佈局,「不要高估位元組的戰略,不要低估位元組的陷阱」。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近期傳出的以超高價(傳 90 億元+)收購國內最大的 VR 企業 Pico,此舉被對標 Facebook 以 20 億美元收購 Oculus。業內人士評價,位元組跳動的收購價格「意想不到的高」。

2021 年 6 月,位元組披露其 2020 年實際收入 2366 億元,同比增長 111%,其中廣告收入 1831 億元,佔實際收入的 77%,抖音、頭條貢獻了超 80% 的廣告收入佔比。

和 Facebook 一樣,位元組的核心商業模式是資訊流廣告。因為政策的原因,國內教育和遊戲兩大版塊的廣告業務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在經濟下行,整個廣告業務收縮的背景下,廣告很難再支撐位元組的持續增長。

如何看待位元組的“去肥增瘦”?

位元組跳動進入「梁汝波時代」|位元組跳動

隨著國內網際網路和平臺發展成熟,早期紅利消失,各平臺新使用者增長放緩,進入存量階段。此時在國內,如果還是隻靠分發流量做廣告生意,猜想位元組也預見到了天花板。

位元組一直在學習先進的管理組織模式,例如奈飛的 Context not Control(充分的資訊共享而非控制),谷歌的 OKR 機制與 CEO 面對面,Facebook 的使用者增長和工程師文化,以及亞馬遜的 Always Day One(始終創業)。

「位元組跳動的核心競爭力,直接來說是我們的產品,產品背後是我們的技術系統,技術系統背後是我們的團隊和文化。」

調整過的位元組,好像收回了擴張的步子,變得保守了起來。但是聚攏業務,整合資源之後,企業與組織的肌肉有機會增強。

引用《規模》裡的下半段是,「與此同時,它們需要建立起繁瑣的行政機構和管理組織。很快,在高效管理如此大型、複雜機構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下,規模經濟和亞線性規模縮放下的創新思想,最終導致了公司的停滯與衰亡。」

張一鳴想要跳出「負規模效應」,擺脫瑣碎的日常管理和僵化的知識結構,尋求新的創新土壤;而經歷了暫緩上市、CEO 交棒、精簡裁員和組織架構重整,位元組開始從內部謀求變革。

本文由極客公園 GeekPark 原創釋出,轉載請新增極客君(ID: geekparker)

TAG: 位元組業務抖音本地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