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歷史,秦始皇“坑儒”還是“坑術士”?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同時也是最具爭議的皇帝,其擁護者眾多,貶斥者也不少。但不管是擁護者還是貶斥者,都在一件事情上取得了共識——秦始皇的確做過“焚書坑儒”之事。

被誤解的歷史,秦始皇“坑儒”還是“坑術士”?

(圖)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

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秦始皇為了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一次活埋了400多位儒生。這些儒生都是信奉儒家經典、知識淵博的精英。事實上,這不僅是一種誤解,更是一種因始皇暴戾而產生的偏見。

司馬遷的《史記•儒林列傳》中曾經提到過這段歷史:“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術士,即盧生之流,信奉方術之士。事實上,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去推斷也可以發現,秦始皇根本沒有理由去坑殺儒生——欺騙秦始皇的是率童男童女渡海求仙的徐福,是佔了便宜臨走還捅了始皇一刀的盧生,與儒生何干?秦始皇就算做事再荒謬,他也不可能因此遷怒於天下儒生。最有可能的是,當時坑殺的方士之中有儒生學方術者。

更重要的是,“焚詩書”與“坑術士”根本就是兩件事——“焚詩書”的背景是當時秦奉行法家“以法治國”之理念,而在秦朝初期,百家爭鳴的餘威仍在,特別是儒家日漸壯大,國內儒生時常非議朝政。

導致焚書一事被提上日程的,是儒家學家大談“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但法家的主張卻是“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毫無疑問,法家主張與秦始皇的切身利益更貼近。於是,他下令焚燒普通民眾藏有的《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以及民間私藏的《詩經》、《尚書》。值得一提的是秦朝掌管書籍文典的“博士”依然可以儲存這些書籍。

被誤解的歷史,秦始皇“坑儒”還是“坑術士”?

有後世學者認為,“焚書坑儒”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關公子扶蘇言論該事的明確記載。扶蘇是秦始皇的大兒子,他為人良善,看秦始皇坑殺了那麼多人,於心不忍,便勸父皇,說這些術士都是讀孔子的,都是知識分子、國家棟梁,不能濫殺。其實這話也有一定道理,因為當時科學家和江湖騙子沒啥明確界限,很多騙人的術士也讀書,很多儒生也研究迷信這些東西,所以公子扶蘇說他們都讀孔子,其實是善意的謊言,為的是讓父皇少殺幾個人,落個好名聲。結果沒想到被後人曲解,始皇的名聲更差了。而扶蘇也因為這件事情被連累。秦始皇不喜他過分寬厚,再加上此次進言不當,便將他派到了北方邊境,與蒙恬一起守邊疆去了。

“焚詩書、坑術士”被聯絡在一起並逐漸演化成“焚書坑儒”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儒家不斷佔據輿論主流並受到統治階級的支援——劉邦的成功與儒生的支援密不可分,而秦朝的短命與漢朝的迅速建立,也使得“焚詩書、坑術士”的影響被進一步放大。

被誤解的歷史,秦始皇“坑儒”還是“坑術士”?

(圖)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版圖

焚書坑儒以後,在東郡(今河南濮陽一帶)曾經發生過一件令秦始皇極為震怒的事情——公元前211年,有一塊隕石落到了濮陽,有人因為痛恨始皇殘暴,於是便在上面偷偷刻了六個字:“始皇死而地分。”這件事情迅速在全國範圍內傳開,秦始皇因此而大發雷霆。雖然派出大量“偵探”前去追查此事,卻始終沒有絲毫的線索。為讓自己安心,他下令將在隕石墜落地附近居住的平民百姓全部抓起來殺了——其暴戾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始皇本就迷信,自從發生了此事以後,他更是疑神疑鬼,整日坐臥不安。後來,他找來占卜師給自己算了一卦,對方告訴他:“陛下今年犯災星,不太吉利,只有到外面巡遊,才可消災免禍。”秦始皇聽完,就決定到東方去巡遊。秦始皇大規模的巡遊一共有五次,這是最後一次。在路過平原津、車行沙漠中時,因旅途勞頓,加上多年操勞國事導致他身體過度疲憊,再加上外界高溫,導致一代大帝魂歸黃泉。

▌摘自書籍《老梁數英雄》 梁宏達(著)

TAG: 秦始皇儒生術士始皇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