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可怕的,皇甫冉的這首春思詩,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與痛恨

戰爭一直都是大家不想提起的一個事情,因為戰爭最受苦的其實就是老百姓,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很多人都比較反對戰爭,我們所處的和平年代是我們先輩用鮮血鑄出來的,皇甫冉的這首詩裡就表達了自己對戰爭的厭惡,也看透了戰爭的另一面。

皇甫冉是唐朝詩人,唐玄宗開元五年出生,天寶15年進士,他的詩基本上是比較清新飄逸的表達漂泊的自由感受比較多,但戰爭是可怕的,他的這首春思詩,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與痛恨:

《春思》唐·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戰爭是可怕的,皇甫冉的這首春思詩,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與痛恨

作者詩的第一句就點明瞭題意,表達了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開門見山,沒有拐彎抹角,而是直述詩意,第一句就設定了一個特定的情境,透過情境當中去描述一幅特殊的畫作,有一種文字畫面的表達方式,讓人更能夠直觀的去看待這個問題,去了解戰爭的殘酷。

“鶯啼燕語報新年”

從字面理解來說就是鳥回大地,春天剛剛開春的時候,很多去南方過冬的鳥類逐漸回到家鄉,並且賀新年慶祝,新的一年到來,這說明這是一個非常吉祥非常喜慶的節日,在這樣的節日當中,我們想了也應該是一些喜慶的事情。

可這首詩表達的卻是戰爭的殘酷,這一句話雖然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開頭,但它會被下面的事情擊潰,讓人們直面戰爭,讓人們覺得戰爭是一件非常殘酷的事情,而且是從現實當中出發,讓人不會脫離故事的本身,從自我的角度看待整個戰爭,也能夠體會戰爭的不易。

戰爭是可怕的,皇甫冉的這首春思詩,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與痛恨

“馬邑龍堆路幾千”

一個特殊的轉折就打破了之前的美好,直接把戰爭的殘酷撕碎到大家眼前,馬義是漢朝時期與匈奴爭奪的城鎮,在這個地方上演了無數次大戰,死了無數的人,隨便挖開一個地方,都能夠看到底下的森森白骨,殘酷的事實和之前的美好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讓人從內心正面直視戰爭。

以前的戰爭基本上是用人命填出來的,不像現在的戰爭基本上是一些高科技技術作戰,拼的全部是人命,如果這個國家失敗了,還有可能把這些將士全部屠殺,也有可能屠殺一座城的人,所以以前的戰爭比我們現在看到的戰爭更為殘酷,也更為血腥。

“家住層城”其實就表明了很多人根本不瞭解戰爭上的殘酷,因為他居住的地方就在內城當中,有這兩層的城牆保護,他們根本聽不到外面的喧囂,也聽不到戰爭場上的吶喊和怒吼。正是因為這些人被保護著,所以他們不瞭解戰爭的殘酷,總覺得戰爭到不了這裡,所以他們可以以一顆非常安穩的心生活在內城。

戰爭是可怕的,皇甫冉的這首春思詩,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與痛恨

“臨漢苑”如果那些普通平民百姓表現的是冷漠,那這些住在行宮裡的人表現的則是無情,因為很多事情都是由這些人去做的,是這些人挑起了戰爭,是這些人為了自己的私慾,爭奪更多的土地,爭奪更多的資源,讓百姓居無定所,讓那些邊疆的戰士死無葬身之地。

這一句把人們心中的自私,冷漠以及無關的態度表現出來,就像世界上大多數人一樣,他們作為旁觀者的時候指指點點,可這件事情真正落在他們身上的時候才知道痛苦。

“心隨明月到胡天”

這句就接上了上一句,只有真正受過苦楚的人才會體會到戰爭當中無盡的孤寂和無盡的害怕。作為妻子,自己的心思隨著丈夫已經上了戰場,不知道戰場上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也不知道自己的丈夫還能否活著回到自己的身邊,對於這些軍嫂來說,這是最無奈的等待,也是最無奈的苦楚。

戰爭是可怕的,皇甫冉的這首春思詩,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與痛恨

相隔千里,思念不變,寄信很難,再加上那個時候真正能夠讀書的人非常少,他們無法透過書信寄託自己的思念,即使會讀書的人真正的把自己的姓記到了戰場上也不知道那個收信的人會不會收得到。把戰爭軍人和家人聯絡在一起,真正地表達了戰爭帶給大家的傷害有多大,從內心當中表示自己對戰爭的無奈以及厭惡。

“機中錦字”

短短的幾個字就表達了自己無窮的思念以及自己內心當中的痛苦,這種痛苦不能用文字表達,也不能用言語表達,短短的幾個字,述說不了自己的一生,也述說不了自己內心當中的痛苦,可除了文字以外,他們沒辦法去表達自己的思念,也沒辦法讓丈夫感受到自己的思念。

“論長恨”

在這些信當中不知不覺就表現出自己對於戰爭的憤恨,對於這種離別的苦楚,雖然只是字字片語,但這些痛相信自己的丈夫親人能夠感受得到。只有在無意當中表現的痛苦才是最痛苦的,這些親人明明想掩飾內心當中的痛苦,字裡行間卻無意,表現出來由此可見,他們對戰爭一點都不歡迎。

其實不僅說明了這些百姓不歡迎戰爭,也說明了作者從內心當中厭惡戰爭,希望戰爭儘早結束,讓這些百姓能夠團圓歸家。

戰爭是可怕的,皇甫冉的這首春思詩,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與痛恨

“樓上花枝”春天的花開了,他們也在尋找自己的伴侶,他們相依相伴依偎在一起,看在人們的眼裡那就是愛,那就是情,可是真正的去表達的時候卻是痛苦樓上的這些花都有相伴之人,可樓下的這些人呢,他們相伴之人又在何方?“笑獨眠”是啊,這些

花都在嘲笑我們獨自一個人睡覺,空守閨房。可是造成這一切後果的又是誰呢?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是那些讓自己丈夫不管不顧上戰場的人。

所以在百姓眼裡獨上花枝,不僅僅指的只是春天的花,也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他們玩笑之間把控一切,不管不顧地操縱人命,卻讓他們這些無辜的老百姓去接受這一切的痛苦。

“為問元戎竇車騎”

詢問一下戰爭何時結束,匈奴打完了沒有?雖然知道,這樣的詢問沒有得到任何的迴應,但是他們也希望在字裡行間當中,丈夫能夠給他們一個非常好的訊息,能夠儘快的回到自己的身邊陪伴自己。

明明知道這是一件沒有結果的事情,卻執著地去尋找這個結果,這也許就是當時的老百姓給自己留下的希望,這也是作者給自己內心留下的希望,他希望戰爭結束他希望迎來和平年代,雖然知道這個希望特別渺茫,但是他依舊期待。

所以這句話不僅是百姓在問,也是作者在問,想要把這件事情真正地問清楚,也想要上位者,給他們一個明確的答案,可是這樣的答案有多渺茫,相信不止作者,老百姓心裡也是門清。

戰爭是可怕的,皇甫冉的這首春思詩,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與痛恨

“何時返

旆勒燕然”

什麼時候才能功成身退?返回自己的家鄉,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有多少的功績,只希望自己的丈夫全手全尾地回來,故意用反問的語氣提醒上位者戰爭應該結束了,百姓不應該再受到戰爭的侵害。

其實這樣的反問不僅僅是作者內心當中的反問,也是百姓心中的反問,百姓心中的反問是針對戰場上的局勢,作者心中的反饋是針對朝堂上的風雲,雖說表達的物件是不一樣的,但是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有著濃濃的質問。我們也知道最強的否定句是反問句,答非所問的時候即是答案,在這裡提出問題就是表達了作者心中對戰爭最真實的厭惡,也是對上位者挑起戰爭最真實的無奈。

整首詩當中都會無意地流露出自己討厭戰爭的情緒,藉著當時漢朝的婦人心思,諷刺自己當下的朝堂徵兵服役,連普通的婦人都不如。

TAG: 戰爭表達自己當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