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皇帝遠”,原來說的是他,朱元璋落井下石笑他跑跑皇帝

天高皇帝遠,是一個使用頻率相當高的口語,記得小時候每次爸媽出門,留守在家的兄弟倆總是高喊:天高皇帝遠!

然後就去找鄰居小孩玩耍去了,父母回來作業沒完成自然補一頓“竹筍炒肉”,樂此不疲。

那麼,小孩子都會用的口語,天高皇帝遠,這個皇帝,究竟是指誰?其實看看原文就能明白。

這句話,出自明朝的《閒中今古錄摘抄》:

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

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描寫的是典型的封建時代,官逼,民反場景。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對偶相當工整,並不是老百姓隨口說說的打油詩。

“天高皇帝遠”,原來說的是他,朱元璋落井下石笑他跑跑皇帝

其中,民,說的就是正在水深火熱的老百姓,“相公”,則是對官員的稱呼,這裡肯定不是指青天大老爺,而是那些貪官汙吏,值得一提的是,相公這個叫法,宋朝會用的多一些。

天,說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裡面那個天,核心意思就是老天爺在待機,沒開眼,天只有一個天,而“皇帝”當然指的也是一個皇帝,那這個皇帝是誰呢?

《閒中今古錄摘抄》的作者,黃溥是明朝人。他最熟悉的農民起義工作,應該就是元朝末年的反抗戰爭。

事實上,據《元代農民戰爭史料》的記載,元朝至正八年(1348),浙江台州、溫州百姓樹起“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反抗旗幟,首義反元。

所謂窮山惡水,生活本就艱辛,再加上統治者過於嚴苛,反抗自然理所應當。從時間上來看,這個皇帝應該專指:元順帝。

“天高皇帝遠”,原來說的是他,朱元璋落井下石笑他跑跑皇帝

元順帝聽名號,看起來還不錯,那為啥這首詩寫的是他?

關於“元順帝”這個稱號,還是朱元璋起的,滿滿的諷刺和惡意。

對於這樣一個差不多等同於末代皇帝,為何朱元璋給的稱號是“順”?而不是其他暴虐一點的稱號?真相有點好笑。

元朝一統中國後,實施按人種族群的分層治理,就是把人按照種族進行高低貴賤的層級劃分,每個層級都對下一個層級充滿特權,無論是做官、科舉、打官司等等,等級低點的人都是搞不贏的。

這種一刀切,按照出生種族進行分層的搞法,簡單粗暴,顯然不能長期有效!

雖然說,元順帝曾經任命著名人物:脫脫,為相,試圖振興元朝,但可惜,這種一刀切的治理方式,完全違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諸葛亮復生也沒法,更何況脫脫。

很快,脫脫就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以流放處理,改革?改革是不可能的,一輩子都不可能!

元順帝也看清現實,大家都這樣,那就混吧!誰怕誰。

“天高皇帝遠”,原來說的是他,朱元璋落井下石笑他跑跑皇帝

國家情況日益惡化,元順帝也心如止水,每天該吃吃,該睡睡,該玩玩,總之一句話:不管!

就在元順帝專心於“男女,生活,最佳化”這一項科學事業時(史載:行房中運氣之術),農民起義從江南山區發酵,那個叫朱元璋的男人正在嶄露頭角。

1368年,朱元璋攻破通州,已經快打到元大都邊上,元順帝眼瞅著研究事業搞不下去,索性回草原老家去了。

路過上都暫住的元順帝,心態還挺好,差人給朱元璋送了一首詩:

金陵使者渡江來,漠漠風煙一道開。

王氣有時還自息,皇恩何處不昭回。

信知海內歸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歸去誠心煩為說,春風先到鳳凰臺。

這首詩的名字,明史記載叫《答明主》,我個人抱懷疑態度,元順帝心態再好,也不至於還能開心地給這首詩叫這名。

“天高皇帝遠”,原來說的是他,朱元璋落井下石笑他跑跑皇帝

但總之,元順帝詩裡承認元朝已經快不行,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把土地原璧歸趙,還給你。

頗有點樂天知命、自娛自樂的色彩,這詩要是換個退休的老年人寫,說不定還是一段佳話。

元順帝此時的想法從詩裡也可見一斑,從想作為的意氣風發,到隨他去的暮靄沉沉,複雜而麻木,我也沒辦法,我能怎麼辦?

“天高皇帝遠”,原來說的是他,朱元璋落井下石笑他跑跑皇帝

洪武二年,元順帝繼續往北跑,最終莫名其妙地死在應昌大草原上,說是生病,誰知道呢。

朱元璋笑話人家只會跑,沒有努力“抗爭”,所以給人家安了一個“順帝”的名頭,這有點,佔了便宜還賣乖的意思,元順帝真要努力抵抗,哭的應該就是朱元璋自己。

“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的吶喊,成為中國歷史上相當有名的“反”,詩,甚至有些電視劇各種年代亂用這句話,雖好笑,也說明這句話的威力。

元順帝一生,可以用碌碌無為來形容,沒幹啥好事,也沒幹啥壞事,總之,就是平淡的過日子,但因為這,也算是“名垂青史”,光榮做了背景板,還被朱元璋給一個“順”帝的頭銜,不能不說,他要是泉下有知,心態要炸!

TAG: 元順帝天高皇帝遠朱元璋民少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