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了綠帽子?朱元璋竟白白替陳友諒養了十幾年兒子而不自知?

看到這題目您肯定嗤之以鼻,朱元璋的兒子和陳友諒有啥關係?真是什麼都敢扯!肯定又是現代哪個神劇作者憑藉著一鱗片爪的史料博眼球。

不過這荒唐事兒還真不是咱們現代人提出的,這是晚明文人在筆記中所寫(可見在八卦這方面,古人和今人都是一樣),您先別管他褻瀆該朝太祖,咱們來分析分析,看看這文人為什麼敢這麼說。

戴了綠帽子?朱元璋竟白白替陳友諒養了十幾年兒子而不自知?

(《罪惟錄》明末清初民間文人編纂之史料,記錄從明朝到南明的歷史)

故事來歷:《罪惟錄》

故事作者:查繼佐,金庸先生之先祖,明末清初文人。

故事人物:朱元璋,陳友諒,達定妃,朱元璋之子、大明潭王朱梓。

戴了綠帽子?朱元璋竟白白替陳友諒養了十幾年兒子而不自知?

(達定妃,本為陳友諒之妾,後被朱元璋納入後宮,為朱元璋生下兩子)

問題就來了,這幾個人壓根就風馬牛不相及,堂堂大明親王怎麼會和陳友諒扯上了關係?這其實和一個女人有關,這個女人就是朱梓的母親達定妃。

達定妃的身份很敏感嗎,最初她是陳友諒的小妾,陳友諒戰死後,朱元璋看中她的美色收入後宮。要說這種事兒在古代也不少見,所謂成王敗寇,勝利者是有權接收失敗者的土地、財產和女人。在這一點上甭管是遊牧民族還是農耕民族都是一個道理。比如說李世民就笑納了隋煬帝的女兒和李元吉的王妃(等於是強佔了自己的弟媳),連英明神武的唐太宗都做過這樣的事兒,朱元璋無非是重演一遍勝利者的歷史而已,更何況雄踞江州,水軍強盛地陳友諒給自己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鄱陽湖一戰兇險萬分,要不是老天保佑讓陳友諒莫名其妙中流矢身亡,估計現在見閻王的就是自己了!與陳友諒多年征戰的仇恨也促使朱元璋收編陳友諒的女人,這既能夠羞辱陳友諒,同樣也宣誓了自己的主權。

戴了綠帽子?朱元璋竟白白替陳友諒養了十幾年兒子而不自知?

(與陳友諒的交戰是朱元璋一生中最艱苦,最危險的一系列戰鬥)

用朱元璋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時,攻城略地,與群雄並驅十四年,在軍中從未妄奪一婦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以後,因惱怒陳友諒屢屢起兵相犯,故奪其妾而歸。”。《萬曆野獲編》還幫著朱元璋洗地“高皇帝提一劍芟群雄,於所平諸國妃主,無選入侍者。惟偽漢違命最久,上心恨之,曾納其妾,旋即遣出,深以為悔。”雖然朱元璋搶了陳友諒的小妾,但咱們的太祖皇帝終究是個有節操的人,所以很快就把這名女子送出宮。這就有點瞎扯了,根據史籍記載來看,這名小妾非但沒有被遣出,反而還成為了朱元璋的妃子,為太祖皇帝生下了朱博和朱梓。

戴了綠帽子?朱元璋竟白白替陳友諒養了十幾年兒子而不自知?

(朱梓因為大舅哥與胡惟庸勾結竟然嚇得自殺,這理由實在過於牽強)

但問題就在於朱梓活著沒啥問題,洪武三年被封為潭王,十六歲時封地定為長沙,之後就老老實實的當著藩王,但這哥們死的實在莫名其妙。

朱梓的妻子是都督於顯的女兒,於顯還有個兒子於琥在寧夏當指揮使,洪武二十三年,於琥被指認為胡惟庸逆黨,朱梓知道這個訊息後差點嚇尿,生怕自己會受大舅哥的牽連,於是乾脆與王妃一起自焚身亡。—“(於琥)坐胡惟庸黨,於顯與於琥俱坐誅。梓不自安。帝遣使慰諭,且召入見。梓大懼,與妃俱焚死。無子,除其封。”

戴了綠帽子?朱元璋竟白白替陳友諒養了十幾年兒子而不自知?

(洪武四大案的屠殺物件上至功勳元老,下至武將文臣,只要你引起了朱元璋的懷疑都是個死)

有人說這也沒啥吧,畢竟是謀反,即使是親王牽扯到上頭照樣是個死罪,要怪也只能怪朱元璋手狠心黑,朱梓膽小怕事。但朱梓的死仍然顯得很不合道理,為什麼呢?我們知道老朱晚年的確是殘忍好殺,但朱元璋和朝中大臣們都知道這所謂的謀反不過是皇帝屠戮大臣的一個藉口而已,早在洪武十二年胡惟庸就因為謀反被砍了腦袋,都已經過了十幾年,哪還有胡惟庸的同黨?所以朱元璋的腦子很清醒,殺人的目標也很明確,要把這些對大明江山有威脅的勳貴大臣全部殺光,這樣老朱家就能安坐天下。早期的朱元璋還要點臉,給你背個黑鍋讓你死的明明白白,等到後來朱標一死,老朱連理由都懶得給,直接就是殺,別怪朕心狠手辣,誰讓你可能會威脅到帝位呢!

戴了綠帽子?朱元璋竟白白替陳友諒養了十幾年兒子而不自知?

(屠殺大臣時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卻對兒子們百般縱容,不管他們犯了什麼罪都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戴了綠帽子?朱元璋竟白白替陳友諒養了十幾年兒子而不自知?

(上圖為朱棡和朱橚)

對大臣如此殘忍無情,那麼對兒子們呢?完全就是兩個極端,在老朱看來只有自家人才最信得過(所以老朱還給了藩王們“靖難勤王”的權利,這也給後來朱棣造反提供了大義名分)以後孫子朱允炆的江山還得靠著這些叔叔來守護呢!

所以在太祖末年的景象是:功臣元勳們稍有不慎就全家人頭落地,而親王郡王們兇殘暴虐卻無人追究。不得不說,朱元璋對自己不成器的兒子們簡直寬容到縱容。晉王朱棡“藏兵五臺山,反形已具。”,這個貨都已經明目張膽的藏兵五臺山打算造反了,縱使不死也得廢掉王爵免為庶人吧?但在太子朱標的懇切請求下,朱棡同學屁事兒沒有,竟然還能繼續當著藩王!—“或告棡有異謀。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連自己造反都能被赦免,更何況朱梓只是被牽連?除了朱棡,朱橚也是個不怕死的,這老兄明著違背太祖“藩王不得擅離封地”的禁令,大搖大擺的前往鳳陽,結果如何呢?留朱橚在南京,由他兒子負責封地事物,過了兩年,這哥們又被赦免,照樣大搖大擺的回去接著當王爺了……。

您對比一番,這朱梓這點兒事壓根就不叫事嘛!所以朱元璋也很清楚這個道理,他還怕朝廷手段狠辣嚇著孩子,特別派人對他進行安撫,兒子是沒啥出息但終究是自己骨肉,罵一頓,重罰一番也就過去了(帝遣使慰諭)。

戴了綠帽子?朱元璋竟白白替陳友諒養了十幾年兒子而不自知?

但朱梓卻如此毅然決然的去尋死,這就讓整件事都透著這麼股邪勁兒,明明罪不至死,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個身份尊貴的親王如此想不開竟然自焚呢?畢竟太祖的兒子不少,不管犯了多重的罪,頂多即使痛罵一頓,關個一兩年啥事兒都沒有,敢於去死的,就只有朱梓一個。

於是文人們開始亂開腦洞,首先朱梓的身份比較敏感,加之死的如此蹊蹺,難不成這裡頭有情況?於是我們就在《罪惟錄》裡看到了這樣個故事:陳友諒戰死時達定妃已懷有身孕,貪愛她美色的朱元璋未察覺便搶人入宮,由於隱瞞的好,沒多久達定妃就生下了陳友諒的遺腹子朱梓,朱元璋還渾然不覺喜當爹把朱梓當親生兒子一般看待。等到朱梓年紀漸大前往就藩時,達定妃才告訴兒子真相,朱梓的生身父親其實是陳友諒,母親忍辱負重數十年,為的就是讓朱梓長大以後為陳友諒報仇!

於是朱梓從金枝玉葉的朝廷藩王變成了揹負血海深仇的前朝餘孽,但這殺父之仇不能不報,朱梓來到封底長沙後時刻準備復仇,這貨甚至還在銅牌上寫了“寧見閻王,不見父皇”(有的文章裡寫的是賊王,不過《罪惟錄》裡的確寫的是父皇,也就表明朱梓與朱元璋勢不兩立,寧可去死也不願認賊作父),而朱元璋知道了在長沙的朱梓很不安分,意圖謀反,更探明到了朱梓不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生生撫養了仇敵的兒子十幾年!大怒的朱元璋派遣魏國公徐輝祖率軍討伐,而朱梓自知不免,乾脆抱著孩子在城頭繞了三圈後將那面嘲諷朱元璋的銅牌扔下,回宮後全家自焚而死。

您還別說,這樣似乎也能解釋朱梓為什麼要如此毅然決然的去見閻王,邏輯上似乎也說得通,難道朱元璋真的當了冤大頭為陳友諒養兒子?

戴了綠帽子?朱元璋竟白白替陳友諒養了十幾年兒子而不自知?

(陳友諒表示,我都死了六年了,這貨還是我的遺腹子?)

回答:純屬子虛烏有,憑空捏造。這事兒都不用找什麼專家,我就能回答您了,首先朱梓可能是陳友諒的兒子麼?

絕無可能,公元1363年的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中流矢而死,部將們擁立陳友諒之子陳理為帝,次年朱元璋兵臨城下,還是小屁孩的陳理只能無奈出降,同年達定妃被朱元璋納入後宮,那麼作為“陳友諒遺腹子”的朱梓是啥時候出生的?公元1369年,距離陳友諒嗝屁已經六年了,難不成這朱梓是哪吒降生,在孃胎裡足足呆了六年時間?退一萬步說,老朱要真被陳友諒給綠了,這遺腹子也應該是朱梓的同母兄長齊王朱榑,朱榑生於公元1364年(正是朱元璋攻滅陳友諒,寵幸達定妃這年),這個時間段相對更加敏感。

戴了綠帽子?朱元璋竟白白替陳友諒養了十幾年兒子而不自知?

(在特務祖宗朱元璋面前玩花樣,您怕不是嫌自己命長!)

但話又說回來了,朱元璋是什麼人?大明開國太祖,雄才大略,上馬征戰攻城略地,下馬治國安定天下,更關鍵的是朱元璋還是錦衣衛的創始人,在錦衣衛的祖宗面前玩花樣,達定妃怕不是嫌自己命太長了!更何況《罪惟錄》連朱梓的生辰和陳友諒戰死年份這樣的大bug都沒能發現,可見無非是一本文人筆記而已,太祖鐵血手段自然不招文人喜歡,在文章裡寫幾個小故事噁心他一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所以咱們就當野史看看圖個樂子就行,可千萬別認為這是正史!

那有人就會問了,既然和陳友諒沒啥關係,為什麼朱梓還要選擇自殺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因為這傢伙是個窩囊廢,您別看這些個金枝玉葉平日裡魚肉百姓耀武揚威,真要遇到點事兒慫的就如同軟腳蝦一般,朱梓純粹是自己嚇自己,把自己作死了,這麼說有依據麼?

TAG: 朱梓陳友諒朱元璋達定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