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與唐太宗不生孩子之謎?可能是“女主預言”惹的禍

武則天14歲入宮,正值妙齡,且有非凡的膽氣和野心。

據《舊唐書·卷51》記載,入宮之前她對悲泣的母親楊氏說:“侍奉天子,焉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她母親之所以悲泣,應是把她被選入宮視為一種不幸。而她卻認為這可能反是她“福來運轉”的機會,何必哭?這說明她年雖少,卻有野心。

唐太宗因聽聞武則天的美名,才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年僅14歲,美名便能傳到深居皇宮的唐太宗耳中,可見武則天的美非同一般。有野心,有美顏,這樣的女人進宮,上演的肯定是這樣一出宮鬥劇:爭寵,懷龍種,討進階封號。而憑武則天狠辣的品性,打壓對手,消滅異己,應更不在話下。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她14歲入宮,服侍太宗12年,直到太宗病逝,仍是才人,且沒有孩子。說明她一直安分守己,並沒有上演“宮鬥劇”,否則憑她的美貌和手段,怎麼可能十幾年了還在原地踏步。

武則天與唐太宗不生孩子之謎?可能是“女主預言”惹的禍

一個入宮的女人,生存和晉升的最大資本,就是生孩子。那麼,頗具野心的武則天,服侍了太宗12年,為何沒生下一兒半女呢?

這種現象顯然不合常理。有人推測,說唐太宗其實不喜歡武則天,並不寵幸她,所以沒有孩子。這當然也是無稽之談。太宗選武則天入宮,全因她的美色,本就是讓她“以色侍君”,若不寵幸她,那才真是奇了怪了;且太宗病逝前,幾乎都是武則天在侍疾,說明太宗平時極寵愛武則天,否則不可能有此待遇。

事實上,唐太宗的確極寵武則天,甚至曾很用心地教她書法等才藝。因而武則天在晚年回憶自己為太宗馴馬一事時,曾自稱“嘗侍太宗,得其書法之妙。”

那麼,是因太宗和武則天沒有生育能力嗎?這問題顯然也經不起推敲。因武則天入宮時太宗也不過40歲,正當壯年,他的生育能力可謂驚人,僅兒子就有15個,女兒更是多達21個;至於武則天,她和太宗沒生孩子,和李治卻生了3個皇子,2個公主,也不存在不能生育的問題。

武則天與唐太宗不生孩子之謎?可能是“女主預言”惹的禍

在古代,懷龍種是大事,若無皇帝準允,太監肯定會在事前或事後採取避孕措施,被寵幸的嬪妃,想生都難。因此,排除了所有可能,我們只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唐太宗不讓生,武則天不敢生。

極寵她,卻至死不給她進位,不給她留龍種,這到底是何緣故呢?正史對此未見記載,但我們卻可從其它的史事中去探尋某些蛛絲馬跡。

據《舊唐書·列傳第二十九》記載,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初,長安城出現了“太白(星)屢晝見”的天象。太史李淳風曾據此占卜得出了一個“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盛)”的卦象。因太宗之時民間流傳一種叫《秘記》的圖讖預言:“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對此預言深惡痛絕的太宗,曾“密召淳風以訪其事”。李淳風自然不敢有絲毫隱瞞。因此他和太宗之間,就“女主”預言,進行了一番頗耐人尋味的對話——

太宗問:“《秘記》所云,信有之乎?”

李淳風答:“臣仰稽天象,俯察歷數,其人已在陛下宮中,為親屬,自今不過三十年,當王天下,殺-孫殆盡,其兆既成矣。”這裡所說的“其人”,應就是已被太宗召進宮做才人的武則天,她當時還未過二十五歲。

太宗又問:“疑似者盡殺之,何如?”太宗聽說“女主”將會殺盡他的子孫,顯然是怒了,所以一向行仁政的他也顧不得仁慈。

李淳風答:“天之所命,人不能違也。王者不死,徒多殺無辜。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幾頗有慈心,為禍或淺。今借使得而殺之,天或生壯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孫,無遺類矣。”

武則天與唐太宗不生孩子之謎?可能是“女主預言”惹的禍

李淳風這番話,無非是這三個意思——

第一,天命不可違。

第二,王者是殺不死的,沒必要枉殺無辜。

第三,現在陛下不殺“其人”的話,等三十年後“其人”當上皇帝,年已衰老,老年人總究心腸軟一些,不會殺得那麼厲害,這樣陛下的子孫也許反還有活下來的機會;否則若現在殺“其人”,“其人”也會再轉生回來當皇帝,那時“其人”是個年輕人,會更狠毒,若這樣恐怕陛下的子孫就會被殺絕了。

太宗最後“善其言而止”,沒有為這預言大動干戈,濫殺無辜,說明他其實也是信“天命”之人。但他對武則天應是有所懷疑,從此有了防範之心,因而不讓她進位出頭,也不給她留下龍種。而聰明的武則天可能也知悉了箇中緣由,故才收斂野心,安分守己,如履薄冰地服侍太宗十幾年,不敢有絲毫非分之想,甚至自絕生育念頭,以消除太宗的猜忌,以免招來殺身之禍。這或許正是她與太宗沒有生育孩子的真正原因。

最後事實證明,李淳風的話也得到應驗。武則天當上皇帝后,確實大殺李氏一族,連自己的兒子也不放過,不過並未趕盡殺絕,到晚年,更是心慈手軟了許多,以致死後還將江山交回了李氏手中。

TAG: 太宗武則天李淳風入宮龍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