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被凌遲極刑時,留下一首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盡

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是袁崇煥的行刑日期。

這一天的京師,霧霾籠罩,天空烏雲如墨,行刑地點在京城菜市口。

四十六歲的袁崇煥被綁往刑場,等待袁崇煥的是一場凌遲處死的極刑

。凌遲袁崇煥的訊息早就不脛而走,多次遭受後金軍隊騷擾的京城民眾,無不歡呼雀躍。

在京城民眾們看來,袁崇煥這個引狼入室、勾結後金、陰謀叛逆的奸臣終於要遭到應有的懲罰了。

袁崇煥被凌遲極刑時,留下一首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盡

凌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千刀萬剮,用刀把犯人的身體割上千刀、分離,最後梟首,頭顱還要公開示眾。

明朝的凌遲格外精細,有的要割到上千刀甚至幾千刀,把犯人慢慢折磨至死,這是極刑中的極刑。

被割得遍體血淋淋的袁崇煥,仰天對著天空長嘯,讓人驚訝的是,強忍了很久的袁崇煥居然還吟誦了一首詩: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到了這個時候,袁崇煥決定用吟詩的方式來表明對大明的耿耿忠心,這時候的他依然心繫邊關,鏗鏘有力的宣言催人淚下,可是在場一張張怒目圓睜的面孔都在盼其速死,有誰會理會袁崇煥的申辯呢?

袁崇煥被凌遲極刑時,留下一首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盡

這種行刑,本來已經夠慘烈,然後比這還慘烈的,是圍觀百姓們的反應。

《明季北略》對袁崇煥受刑記載了兩個細節,那是兩個令人感慨萬千的細節:

其一,袁崇煥被凌遲到皮肉已盡時,還沒有斷氣,“心肺之間叫聲不絕”。

其二,“百姓將銀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啖之。食時必罵一聲。須臾,崇煥肉悉賣盡”。

這些看熱鬧的百姓們,大多是把袁崇煥當成了通敵賣國的奸賊看的,因此,看到袁崇煥被處以極刑,對他們來說是件振奮的事情。

圍觀的百姓們不停罵著,有的還衝袁崇煥吐口水:“奸賊!奸賊!……”劊子手動作麻利地用刀割著袁崇煥,眾人蜂擁著從劊子手的手中爭搶肉塊,人太多,供應不過來,劊子手便開始收起錢來,百姓們爭相用錢買肉,一邊賣肉,一邊對袁崇煥痛罵不已。

袁崇煥蒙難時膝下無子,只有一女,袁崇煥七十多歲的母親和妻子及一個女兒,被流放到福建,他的弟弟袁崇煜,被流放到貴州,袁崇煥的遺屬和幾個親近部屬,出於某種考慮,最終隱退。

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夜,袁崇煥被凌遲處死的當晚,袁崇煥的門人佘哥仔冒著被殺頭的危險,趁著雨夜偷回了袁崇煥被棄置於地的細碎骸骨。

佘哥仔用袁崇煥生前所留的衣服裹了骸骨,讓自己的妻兒做幫手,連夜在廣東義園裡掘了個墓坑,廣義園屬於廣東會館,專門用於收葬無錢下葬或無人過問的在世的廣東人,佘哥仔就這樣把袁崇煥的骸骨葬下了。佘哥仔發下毒誓,世世代代為袁崇煥守墓。

袁崇煥被凌遲極刑時,留下一首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盡

袁崇煥的軍事天賦使得他成為一位軍事家,軍事能力得到明清兩朝的認可,但是當時複雜的政治鬥爭環境及其自身性格的短板導致了他悲慘的結局。

袁崇煥的悲劇,可以說是多因一果,日薄西山的大明朝和統治者無法容忍“五年復遼”希望

破滅,由此袁崇煥失去了帝王信任的根基,袁崇煥和崇禎的矛盾一直在拉大,而後金的反間計成為袁崇煥獲刑的導火索。

袁崇煥之死,除了在後金軍進犯京師時受過損失以及被流言蠱惑的那些人,因痛恨袁崇煥而覺得他罪有應得外,當時其他的有識之士都知道他是冤屈的,認為他是被崇禎皇帝枉殺的。

簡述袁崇煥的一生很容易,而關於他有罪還是無罪,該不該殺,在當時就打下一個重重的問號,在後來漫長的時間裡,更是眾說紛壇,莫衷一是。

關於袁崇煥的死,幾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是崇禎皇帝昏庸聽信讒言?還是袁崇煥真的通敵叛國?縱觀明末的歷史,

袁崇煥的死,有客觀原因,有崇禎皇帝的原因,也有袁崇煥本人的原因。

袁崇煥被凌遲極刑時,留下一首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盡

縱觀袁崇煥的一生,就像明朝大多數官員一樣,袁崇煥也是透過科舉進入仕途的,他是萬曆四十七年進士,35歲中進士,隨即被封為福建邵武知縣。

袁崇煥原本是個知縣,特殊的軍事天賦讓他在八年之內從一個小小知縣迅速升職為兵部尚書兼薊遼督師,相當於原來瀋陽軍區司令,他管山海關以外,還管今天的河北北部、天津、山東北部。

在當時明朝那個特殊的歷史時代,使得袁崇煥成為了大英雄,因此,袁崇煥自薦守衛邊關之時,得到了君臣的一致讚揚和支援,在他奪得幾場關鍵勝利之後,被軍民奉為“神明”也就不足為奇,這也為他日後的自負埋下了伏筆。

1628年四月,崇禎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1628年七月,崇禎在平臺召見袁崇煥,袁崇煥聲稱自己可以五年復遼,崇禎由此大加讚賞。

然而此次平臺召問,再次暴露了袁崇煥的性格弱點,他不假思索地豪言壯語,成為日後遭受極刑的誘因之一。

袁崇煥是個剛愎自用的人,而恰好他的主子崇禎,同樣也是個剛愎自用的人

,崇禎皇帝和歷史上的其他亡國之君不同,他繼位以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是個年輕有為的君主,但是崇禎性格多疑,而且剛愎自用。

袁崇煥被凌遲極刑時,留下一首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盡

兩個剛妄自用的人成為上下級,互相猜忌一定會隨著時日的流逝而

暗自

暗長,註定有一天會釀成不可避免的悲劇。

袁崇煥提出“五年復遼”,話說得太滿,後來到任以後,他擅殺東江總兵毛文龍,這都成為他後來被殺之“口實”,畢竟當時在崇禎看來,毛文龍這個總兵,只有崇禎本人才有權利殺,袁崇煥是薊遼督師沒有權利殺總兵。

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已經被崇禎所懷疑了,當時的京城關於袁崇煥的謠言很多,說他跟皇太極有城下之盟。

但是當時的崇禎把袁崇煥確定為力挽狂瀾的不二人選,因此並沒有追究袁崇煥處死毛文龍之罪,畢竟當時的崇禎內心有一條基本底線,那就是袁崇煥必須兌現五年平遼的諾言。

如此,袁崇煥便把自己推上了絕路,而皇太極的離間計更是成為了他悲劇的導火索,當袁崇煥處死毛文龍時,皇太極已經抓住這一時機,親自率領十萬大軍,繞開袁崇煥防守的寧遠和錦州,由明軍薄弱地帶入侵。

直到皇太極越過喜峰口長城兵臨距離經常只有兩三百里的遵化,袁崇煥才如夢初醒,急忙率領主力增援。

袁崇煥被凌遲極刑時,留下一首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盡

這時的京城早已是人心惶惶,幾個月前,崇禎對袁崇煥心存希望,因為,袁崇煥曾經誇下五年平遼的海口,而今,不僅平遼成了泡影,後金大軍竟然兵臨城下,崇禎氣惱之餘,還多了一種被欺騙的憤怒。

而此時的京城再次有謠言,說皇太極此次入侵,是袁崇煥暗中降了後金,袁崇煥星夜趕往京城,本應該在京城以外和後金決戰,沒想到,他怕京城有事,於是直接率領大軍直抵京師門外,並要求入城。

早就對謠言半信半疑的崇禎看到袁崇煥不在城外退敵,卻想率兵入城的舉動,深信袁崇煥果然沒有和後金決戰的意思,多疑的崇禎開始相信袁崇煥果然和後金有瓜葛。

這時候,皇太極僅僅套用了《三國演義》中一個高明的離間之計,就使得袁崇煥從封疆大吏一落而為階下之囚。

與其說離間計是皇太極的高明,其實倒不如說崇禎對袁崇煥的信任原本就是鏡花水月,竟經不起一絲考驗。

袁崇煥被凌遲極刑時,留下一首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盡

崇禎沒有立即對袁崇煥動手,這倒不是他相信袁崇煥,而是因為當時的後金軍隊還在北京城外,

儘管已經對袁崇煥心生惡念,但是崇禎在平臺召見時仍然故意做出了和藹可親的樣子,還把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脫下來,親自給袁崇煥披上,並簡單寒暄幾句。

然而僅僅過去幾天以後,當崇禎安排好接替袁崇煥的人選以後,崇禎瞬間變了態度,十二月初一,袁崇煥被召進宮。

當袁崇煥來到平臺以後,崇禎直截了當地問他和皇太極之間有何密約?袁崇煥認為這是莫須有的事情,無言以對。

袁崇煥被凌遲極刑時,留下一首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盡

但是崇禎卻以為袁崇煥默認了,暴怒的崇禎下令:“著錦衣衛拿擲殿下!”錦衣衛蜂擁而上,將袁崇煥的朝服脫去,押解到西長安門外的錦衣衛大堂,著手進行審訊。

接下來,就是前面所說的明末大悲劇,從袁崇煥被捕入獄到綁赴刑場處以極刑,期間長達九個月,九個多月的牢獄生活是艱苦難熬的,而這九個月的時間足以證明,崇禎一開始可能並不打算把這位久鎮遼東的名將處死,更沒想將他凌遲處死。

但是最終崇禎還是決定將袁崇煥凌遲,崇禎帝有著極強的自尊心理,使得他難以忍受臣下對自己的欺騙和愚弄。

或許,

崇禎對袁崇煥的仇恨已經到達極點,僅僅下令斬殺袁崇煥,已經難消寡恩君王的心頭之恨,在崇禎心裡,袁崇煥必須死得很痛苦很難看,崇禎的內心的仇恨才會稍稍釋然。

袁崇煥被凌遲極刑時,留下一首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盡

就這樣,那場慘不忍睹的凌遲就這樣發生了,當袁崇煥在劊子手冷漠無情的刀鋒聲和看客們興奮

斥罵聲中,慢慢承受死的煎熬時,大明帝國的毀滅已經不遠了。

袁崇煥之死,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大明朝的悲劇,崇禎錯殺了袁崇煥,等於自毀長城,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TAG: 袁崇煥崇禎後金凌遲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