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成敗皆在北京,朱棣與朱由檢的思想意識差在了哪裡?

在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敵威脅來自西北,故而對強盛王朝而言,首都偏於西北有利於抗敵自保,西漢、隋、唐都是如此。而宋以後的外患來自正北或東北。所以,首都的定位也受到影響而變遷。長安衰落後,北京繼之興起了。

北京從一個華北平原的北方門戶,逐步發展,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數百年間,逐漸形成了全國最大的一個行政中心。

明朝,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依然是其統治的最大威脅。明成祖朱棣做燕王時即與蒙古周旋多次,稱帝后又五徵漠北,深知蒙古此後仍是國家邊防大患。事實上,蒙元對明王朝的威脅一直沒有解除。坐鎮北方,利於征伐和安撫並用。北京的地緣位置又屬交通要衝,佔據北京就挾制了西北到東北、北方到南方的四條關口,確保軍事上的主動地位,也有利於就近指揮作戰和保障後勤支援。

大明王朝,成敗皆在北京,朱棣與朱由檢的思想意識差在了哪裡?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主要基於四個原因:

其一,南京是朱元璋的根據地,具有深厚基礎;

其二,南京“鍾阜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

其三,南京周圍經濟發達,糧源比較充足,便於供養明朝龐大的軍隊和國家機構,南京是保障充足物質供應的理想之所;

其四,在心理上,按當時的五行學說,南方屬火、屬陽,顏色為赤,北方屬水、屬陰,顏色為黑,朱元璋國號為明,攻克大都滅掉元朝,是以火制水,以陽銷陰,以南克北,實屬天意。

另外,朱元璋生性節儉,不願輕易捨棄坐鎮南京時修建的宮室官署,另建新都是“損耗民力,於國無補”。

不過,朱元璋也意識到定都南京有不利之處,既不易成為有力的軍事基地,以部署對元朝作戰的北方軍隊,又屬於在防守上無險可恃,歷史上多個短命王朝的覆亡歷歷在目。為了揚長避短,朱元璋在離南京數百公里之外的鳳陽建中都,作為南京的戰略屏障。同時將24個兒子、1個孫子分封在各地,讓他們“夾輔王室,盡君臣之義”。其中第四子朱棣於1370年被封為燕王,封地即在北平,由於明軍不斷對北逃的蒙古軍隊用兵,燕王勢力越來越大,不僅擁有自己的軍隊,轄制北京及其周邊地區,還被賜予調遣當地軍隊與官員的權力。

朱元璋死後皇太孫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朱棣於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戰爭歷時四年,朱棣奪得皇位。朱棣以國家大計為本,不拘成規,破除阻力,決然遷都於當時邊塞之地的北平,改名“北京”。

大明王朝,成敗皆在北京,朱棣與朱由檢的思想意識差在了哪裡?

朱棣置與全國首位經濟區(長江下游)的遙遠距離於不顧,這是一個勇敢的創舉。北京人與蒙古人、滿族人只隔了一條近在咫尺的長城,軍事上具有極大的冒險性,因此近代政治地理學家多譽之為“有進取性的首都”。

二百二十餘年後,明朝到了末年由盛轉衰,來自西北的農民起義軍和東北的女真族威脅劇增,據守北京就成了不利因素。

1644年初,儘管崇禎對李建泰的出京督師和抽調吳三桂部抵禦農民軍還有幻想,但山西前線傳來的越來越不利的訊息,使他感到前途渺茫。在內外交困時,他何嘗不想效法晉元帝、宋高宗,趕在大順軍兵臨城下以前脫身南逃,依託半壁江山苟延殘喘。

這年正月,崇禎多次秘密召見主張“南遷圖存”的左中允李明睿,對他說:“朕有此志久矣,無人贊勷,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朕志決矣。諸臣不從,奈何?爾且密之。”接著,他同李明睿具體商量了南遷路線、護衛、餉銀和留守事宜。二月間,形勢急轉直下,代帝親征的李建泰束手無策,派人飛章上奏說:“賊勢大,不可敵矣。願奉皇太子南去。”

南遷的問題逐漸由竊竊私議而公開形之於奏章。

崇禎的本意,是自己逃亡南方,但一要大臣勷贊,二要顧面子。可大學士們唯恐皇帝南遷時留下自己輔佐太子據守;即便隨駕南遷,一旦京師失守,也說不定由於自己曾主張南遷而替人受過。於是一個個唯唯諾諾,不置可否。還有一部分廷臣,如左都御史李邦華,竟主張皇上自然守社稷,而讓太子朱慈烺到南京去監國,同時分封定王和永王。如果實行這個辦法,崇禎自己仍然逃不了命;即便有如天之福,勤王兵及時趕到,守住了京師,也難保太子監國南京,不會重演唐肅宗靈武登基的舊戲。所以崇禎憤憤不平地說:“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哥兒們孩子家做得甚事?先生早講戰守之策,此外不必再言。”

大明王朝,成敗皆在北京,朱棣與朱由檢的思想意識差在了哪裡?

一片混亂中,給事中光時亨又跑出來參了一本,指責“李明睿南遷為邪說”。崇禎氣急敗壞地當面斥道:“一樣邪說,卻只參李明睿何也?顯是朋黨,姑且不究。”

南遷之議在一片紛爭中拖延下來。

等到起義軍逼近北京時,崇禎得到情報說,大順軍除了由大同、宣化方面來的主力外,還有劉芳亮等統率的部隊沿黃河北岸進軍從南面包抄北京,這時再往南逃也晚了。

內心追悔之餘,崇禎只好發出“朕不能守社稷,可殉社稷”的哀鳴,與他的明王朝一道葬身於農民起義的火海了。

TAG: 南遷南京朱元璋朱棣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