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是美德,為何有時候卻成了殺人的武器?

實用歷史 · 楚漢爭霸篇 · 2

孝順是美德,為何有時候卻成了殺人的武器?

公元前210年,嬴政在沙丘駕崩,趙高為了自己的未來,與胡亥、李斯合夥改了聖旨。

揣著聖旨的使者,很快便到了扶蘇這裡。

趙高的第一個目的,便是要除掉正統繼承人,扶蘇。

扶蘇是個比較率真的人,當看到聖旨的內容時,雖然悲痛,但卻沒有懷疑。

他非常不理解,為啥父親要處死自己的親生兒子,但聖旨已到,肯定是真的。

他悲痛著,準備聽從父皇的旨意,自殺。

蒙恬還算是個明白人,及時制止了他。

“皇上在外巡視,還沒決定太子是誰。他派我率領三十萬大軍,駐守邊陲,而讓你監軍,這是重任,說明皇上很信任你。如今忽然來了個使臣,聖旨一念,就讓我們死,這是不是有點兒戲?我是這麼想到,先查證一下這件事,若真是皇上的旨意,我們再死不遲。”

扶蘇是個孝順的孩子,只要是父親的旨意,不管真假,他都會執行,哪怕是要他自殺。

既然父親要兒子死,還需要查證什麼呢?

於是,扶蘇自殺。

寫的這,我不得不感嘆,孝順是個美德,但有可能被小人利用,反過來傷害我們自己。

當然,我絕不是反對孝順,只是想提醒大家,別被小人鑽了空子。

趙高誘騙扶蘇自殺,利用的就是扶蘇的孝順。

扶蘇死了,蒙恬很懵。

孝順是美德,為何有時候卻成了殺人的武器?

變故發生得太快了,本來還在談天談地談理想,未來如何為秦國奉獻,結果,先把自己奉獻了?

蒙恬不想死得不明不白,他倒是沒衝動,堅持走法律路線,查證。

既然扶蘇已經死了,事情也就成了,至於蒙恬,可以按照他的意思辦。

使者同意了,把蒙恬交到了軍法處,囚禁起來。

監軍扶蘇死了,統帥蒙恬被抓了,三十萬大軍也群龍無首了。

但趙高早已經想到了,與使者一同前去的,還有一位李斯的舍人,擔任護軍,以監護諸將。

大功告成,使者便啟程回家,儘快向領導邀功。

很快,胡亥便知道了扶蘇的死訊,雖然大哥死了,但胡亥異常開心。

他將統治這片土地,成為偉大的秦王!

他的心中充滿了豪氣,天下,在他的掌握之中。

胡亥想多了,天下,實際在趙高的手裡。

孝順是美德,為何有時候卻成了殺人的武器?

扶蘇都死了,事情也沒了意外,胡亥便想把蒙恬放了,畢竟他也是國之棟樑,未來還要依靠。

但趙高不同意了。

他之所以想搏一搏,就是不想讓蒙家兄弟上位,蒙毅與自己有仇,若他活著,就是個不安定因素。

於是,趙高準備借刀殺人,他向胡亥說道:“先帝知道你的賢能,早就想立你為太子,結果蒙毅拼命反對,這事才一直沒定。既然他與我們不是一條心,不如除掉。”

胡亥聽完,大吃一驚,沒想到還有這事。

還是趙老師向著自己,如此機密的八卦都告訴了我,本來還想著依靠他們,沒想到,蒙毅還反對我!

憤怒中的胡亥下了命令,將蒙毅逮捕,囚禁起來。

蒙毅本來是外出為嬴政祭祀山川求福,沒想到還沒回來,皇帝陛下便一命嗚呼,更沒想到自己進了監獄。

事情既然已經辦完,嬴政也終於可以發喪了。

旅遊團回到咸陽,正式發喪,胡亥如願以償,繼任帝位,是為秦二世。

驪山的大墓早已經修好,嬴政葬了進去。

我們來看看他的墓。

孝順是美德,為何有時候卻成了殺人的武器?

《史記》記載,將銅融化,銅汁灌入地下以堵塞泉水。內部,則是裝滿了各式各樣的奇珍異寶。

為了防盜,在各處裝置了可以自動發射的強弓,若有人接近,立即射殺。

當然,為了排解皇帝陛下的無聊,在墓穴中還興建了江河湖海,水銀匯聚成小溪,內設機械,使其可以流動。

墓頂,設定的如同天空,星辰排列,簡直是縮小版的江山社稷。

除了物以外,還有人。

這一點就比較殘忍了,嬴政沒有生兒子的小老婆,全部陪葬,製造機械的工匠,也被迫關了進去。因為他們知道如何破解機關。

於是,一人死,無數人殉葬。

這就是地位的象徵?

這可能是皇帝的心結吧。

所以,當明朝的英宗皇帝廢除活人殉葬後,得到了後世的一致好評。這也成了他的一件功績。

我們繼續說胡亥。

這位秦二世,又開始折騰了。

蒙恬與蒙毅已經被抓,胡亥覺得不行,堅持要殺。

看到這個行為,有人坐不住了。

扶蘇的兒子子嬰站了出來,開始慷慨激昂:

“趙王殺李牧而用顏聚,齊王殺忠臣而用後勝,最終都亡了國。蒙家三代,都是我們秦國的忠臣和智囊,陛下卻準備殺了他們?殺了他們,朝臣會對陛下失去信心,將士們也會失去鬥志。”

胡亥剛當了皇帝,他對至高無上的威嚴充滿的期待,子嬰的反駁讓他當眾丟了面子,咋可能會同意呢?

這就像領導剛上位,不給你燒三把火就不錯了,還敢批評他?

對胡亥而言,此時最重要的其實是面子,提建議可以,但要順著他來。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便明確指出,

提建議時要顧全對方的面子

子嬰建議的提法顯然不合適。

結果是,胡亥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將蒙家兄弟處決。

在死前,蒙恬也發了自己的臨終感慨。

我們蒙家,為秦國立功三代。我率領三十萬大軍在外,雖身在監獄,但仍有力量反抗,但我寧願死,也要堅持大義,不敢辜負先帝的大恩。

又是一個忠臣慘遭屠戮的例子。

蒙恬,在生命與忠義之間,選擇了忠義。

從此開始,秦國的長城逐漸崩塌。

我是歷史應用派。

我相信,閱讀歷史,不僅能以史明鑑,更能得到精英們為人處世的乾貨。

我目前在做的,正是挖掘這些乾貨。

所寫故事以《資治通鑑》為主要參考,同時查閱了其他史書。

如果覺得這種讀史方式還不錯,歡迎關注我,定期更新。

最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不敢說自己的觀點一定正確,但寫出了故事深層次的一些東西,若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

TAG: 扶蘇蒙恬胡亥蒙毅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