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三分天下,為何沒有稱帝?原因有四點

曹操雖卑微出身,但胸有遠大志向。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各方勢力割據嚴重。曹操最終卻能脫穎而出,從三分當中取其一。皆說曹操為奸雄,對君主欺壓,雖為一人之下的丞相,但卻有操控朝廷的實權。即便曹操權傾朝野,掌控漢室,卻並未稱帝,這給世人留下了一個迷。

曹操將關羽安葬在洛陽,並給他諸侯王的待遇。孫權本想給曹操出個難題,見曹操機智化解,隨後立刻上表稱臣,並表明願意擁戴曹操為皇帝。曹操已經識破孫權的奏章,笑著說到:“孫權的這份禮夠大的,他不過是想把我放在爐子上烤呀。”

曹操三分天下,為何沒有稱帝?原因有四點

曹操將孫權送來的奏摺拿給大臣們看,群臣高呼萬歲。尚書更是第一個站出來起奏:“殿下,漢朝近些年民不聊生,朝剛不振,到現在就只剩下一個稱呼罷了。當年桓帝靈帝時期,大家都說漢家天下已經完了,皇家要重新興盛起來。殿下戎馬一生,直到今日所建立起來的大魏國,更在這天下之中雄霸一方,所以孫權才會有所臣服。臣等以為殿下本應取代漢帝,效法先賢。”

但曹操卻說:“不要說出這樣沒有天子的話語。”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曹操不想稱帝呢?用四個事實來證明他所做的決定。

首先,孫權是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來勸曹操稱帝。之所以支援,是想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達到吳魏和解的目的,而在應對蜀漢方面就會更加的專心。襄樊之役,孫權襲擊關羽,奪回了荊州,送了曹操一個大禮,但卻開罪了劉備。吳蜀十年聯盟就此終結,此時孫權要緩和吳魏之間的關係。以免腹背受敵。

曹操三分天下,為何沒有稱帝?原因有四點

其實孫權認為,即使曹操真的稱帝,也會遭到很多擁漢派的強烈抵制,曹操因此分心,進而對吳國的威脅就會減輕許多。可惜計謀早已被曹操看穿。

第二,國內形勢不允許。曹操如果冒然稱帝,會給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的敵對勢力輿論上的藉口,從而陷入被動。縱觀曹操一生,反對他的聲音都是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因此,鞏固內部實力,當前還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名譽問題。至少從建安15年公約210起,曹操一再標榜自己沒有廢漢自立的意思,此話說了很多年,現在突然改口否定自己,會使自己失去信譽。因此,維持現狀,鞏固根基。

曹操三分天下,為何沒有稱帝?原因有四點

第四,自身原因。曹操早已大權在握,呼風喚雨,虛名並不重要。況且建安24年公元219,曹操已經到了65歲了,一大把年紀,不知自己還有多少時日。這也可能也是他不願意稱帝的一個原因,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全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略。

TAG: 曹操孫權稱帝殿下吳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