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制度究竟適不適合明朝?名義上對君主負責,行政上卻南轅北轍

君權和相權的爭鬥一直都是中國官場千年以來最大的矛盾。

君主無論賢明與否,都害怕手下的官員擁有足夠的權力,但必須要釋出相應的權力給丞相來管理。

皇帝雖然在名義上擁有一票否決權,但是隨著制度的不斷完善,專制跋扈的君主在封建王朝後期幾乎絕跡。

君主在行事之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手下官員之間的權力鬥爭。這點大家看電視劇《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就能理解。明朝為了加強皇權取消丞相制度,結果卻因如此,加大了皇帝的負擔,不得不組建內閣來維持,可偏偏明朝後期的皇帝爛泥扶不上牆。

名為維護君權,實際上到最後反而削弱了君權。

內閣制度究竟適不適合明朝?名義上對君主負責,行政上卻南轅北轍

那麼內閣制度究竟適不適合明朝,是不是換了明主就可以挽救明後期的頹勢?

明代內閣制——何為內閣

內閣於國人而言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詞彙,大多數人知道英國的內閣和首相,但是不知道中國的內閣是什麼。在他們的想象之中,中國似乎就不存在內閣制度,似乎在中國,君主決定國家的一切事務。可事實是這樣的嗎?明代內閣與現代意義上的內閣主體其實差不多,

甚至在名義上都是對君主負責,但是行政方式上來講卻南轅北轍。

1.相權被廢,君相之爭落下帷幕

古代政治體制之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是中國官場的天花板。自封建政府誕生以來,丞相的位置一直都以各種名義存在著,國家政務瑣碎繁重,僅僅靠皇帝自然是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就需要在國民之中選出一人作為自己的助手。所以歷代丞相手中的權力都是極為巨大的。

這不由得讓封建統治者感到後怕,手下的官員和丞相的直接接觸可比自己多得多,

自皇帝之下絲絲入扣的官員關係網,交接的關鍵點就是丞相。

內閣制度究竟適不適合明朝?名義上對君主負責,行政上卻南轅北轍

農民出身,對官僚文化極為厭惡的朱元璋,害怕自己的位置坐不穩,丞相手中權力太大了,若是丞相真有謀反之意,自己無力迴天。因而朱元璋直接宣佈廢掉丞相制度,把統治百官的能力收歸自己。

“今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署,分理天下庶務,大權一歸朝廷,立法至為詳善。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請者,置之重典(重刑)。”

並下令子孫後代不得設立丞相,自此中國存在千年的宰相制度宣佈被廢除。

2.加強皇權?為何廢丞相又設立內閣制度

如果只是為了加強皇權,那麼朱元璋的這些行為看起來還是比較正常的,那麼為什麼之後的明成祖朱棣還是選擇實質上恢復了相權呢?

內閣制度究竟適不適合明朝?名義上對君主負責,行政上卻南轅北轍

封建王朝加強皇權的趨勢一直都在加深,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之後,權力確實得到了空前的集中,但是所有政事,都需要皇帝親力親為,

當時的朱元璋每天要審批多達207份公文,處理的政務超過411件,

這相當巨大的工作量,比得上之後的工作狂雍正了。

這種繁雜的事務處理就會分散皇帝的精力,一個人在身體承受的度之內,做出的判斷就會正常且精準,一旦超越自己的度,哪怕只是感到些許疲倦,都會對自己的身體大為損傷。因而另一位明朝的皇帝朱棣為了解決這件事,設立了內閣大學士的職位,

一開始內閣大學士只是徒有虛名而已,實際上只是皇帝的智囊團和提出參考意見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內閣也開始嘗試擁有自己的實權。

“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署,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

這是對早期的內閣行政的表現。到了後面出現內閣“票擬”之權,掌握了實際權力的內閣瞬間就變為實權且專制的部門,結合明代後期的宦官和重臣專政,成為僅次於皇權甚至超越皇權的執政部門。

內閣制度究竟適不適合明朝?名義上對君主負責,行政上卻南轅北轍

黨爭之禍——內閣走向權力的煉獄

說到明朝後期,可以說是自唐宋以來近代少有的政局大混亂的時期。

這段時間,權力高度集中,但是不在皇帝手中,都在宦官和各黨派的總領手中,

所謂的內閣成為各級官員的政治中心。明後期的內閣之爭其實大部分都體現各級的黨爭的得勢與否。

1.明代幾代重要內閣的變換

明朝出清官,也出權傾一時的權臣,

但不可否認這些人都非常有實力,

比如嚴嵩、張居正、高拱等人都是青史留名的朝廷重臣。

嚴嵩在中國歷史上的記載大多都是負面評價,書上對他的評價大多都是擅於諂媚、兩面三刀、為人刻薄之類。嚴嵩上位之時就利用了皇帝的軟肋,處處討皇帝歡心,從而把持朝政二十年之久。在嚴嵩在位期間,世宗懈怠政務,不理朝政,嚴嵩更是隻手遮天,在各地安插自己的親信眼線,統治百官,並廣結黨羽,任人唯親,百官

“皆惴惴事嵩”

,敢怒不敢言。

內閣制度究竟適不適合明朝?名義上對君主負責,行政上卻南轅北轍

張居正在中國歷史之上可謂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有的人說他是憑藉一己之力續命了百年的明朝

,萬曆新政使得搖搖欲墜的明王朝苟延殘喘了許久。雖然執政能力張居正可以說無人能出其右,但作為內閣首領,張居正在權勢方面也是專權弄權,早期和高拱交好,之後高拱和張居正關係出現裂痕。各自用親信攻擊對方,矛盾持續數年。最終高拱因故稱病,張居正“

大柄悉以委居正

”。在明代歷史之中內閣首輔一直都是權力更迭和黨爭的重災區。

2.首輔之爭——政治集團之間的血腥動亂

明末黨爭是產生於特殊年代的產物,從之前的歷史看,政治的動亂向來都是社會的動亂為前提,從之後歷史看,清朝也未出現這樣凌駕於皇權之上的政治集團。

雖然自古以來,官員之間拉幫結派,以地區和政見為統一的“黨派”屢見不鮮,

甚至每代皇帝都面臨這樣的苦惱。明朝的所謂首輔之爭,

其實就是各方黨派在選舉自己的話事人

。從萬曆時期開始,權力極具膨脹的內閣首輔的位置就讓所有官員垂涎。

內閣自從出現,想要獲取更多權力的聲音就從未停止,內閣成員不甘心作為皇帝的“智囊團”“傳聲筒”,紛紛要求自己的權力。當然明朝早期的幾個皇帝都掌握著實權,自然不肯放鬆,

到了明朝中後期,皇帝突然之間一代不如一代

,不是沉迷於木匠瓦匠,就是喜歡煉藥修仙。給了這些人可乘之機。到了萬曆時期,高拱長期兼任吏部,張居正權傾一時,內閣統領六部,此時內閣手中的權力極為膨脹,官員任免,兵權等等都歸內閣統一管轄。

內閣制度究竟適不適合明朝?名義上對君主負責,行政上卻南轅北轍

張居正去世之後,內閣權力一度收縮。內閣與六部的權力爭奪越發嚴重,神宗放權給六部,之後又因張位的進言取消,

此時的內閣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小朝廷”。給之後蔓延到官場深處的黨爭埋下了伏筆。

北京城最後一次落日——人間之殤

幾百年前,那場延續了數十年的乾旱,最終在陝北找到了突破口,李闖王進入了北京城,可他除了北京城之外什麼也沒有得到。崇禎帝最後在煤山上走完了他的一生。可能他是個歷史的背鍋者,說實在他的處境似乎秦皇漢武也無法收場,

可他偏偏是個普通人,

在帝國的最後餘暉中犯下了一次次無可挽回的錯誤。明朝末年,官場究竟發生了什麼?

1.政局亂象——做官就是為了結黨營私

明代末年,爭權之風愈演愈烈,雙方不惜採用了任何手段來對持不同政見的敵人攻擊。

作為一位能夠接觸皇帝的高階官員,身上不可能纖毫未染

,大家都是煤堆上的烏鴉,真“一般黑”。皇帝的信任是看你還有多少利用程度,只要你沒有用處,自然進言就能置於死地。

內閣制度究竟適不適合明朝?名義上對君主負責,行政上卻南轅北轍

因此明末各黨派任人唯親、黨同伐異,不以政論的是非曲直論正確,而是以此合乎自己的政見而論合理。

各黨派紛紛進行拉攏和離間官員,爭奪首輔之位,即使百姓已經民不聊生,依舊為此爭論不休,

明朝不亡,就不合天理了。

2.軍事腐敗——將帥未死沙場而亡於內廷

明朝的軍隊戰鬥力雖然書上記載極少,但還是可以於古籍裡管中窺豹。

當時明朝雖然有著火器等高科技裝備,但普通士兵戰鬥力和戰鬥素養極為低下。

不說打得丟人的抗倭,幾萬人拿幾十人束手無策。土木堡之戰更是直接家被偷了,皇帝都做了俘虜,戰鬥力真是一言難盡。就這,和明末比起來簡直是天上地下。明後期的黨爭使得將領各自為戰,並且因為內部的黨爭結果受到牽連。

好不容易打了幾個勝仗的袁崇煥,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死於自己人的手中,

將領在外作戰最怕的就是敵人的反間計,簡直是有口說不清。更怕的是朝廷內有的人還巴不得你死。

做了替死鬼的袁崇煥九泉之下看到明朝的覆滅,他此時此刻的內心不知道如何作想。

內閣制度究竟適不適合明朝?名義上對君主負責,行政上卻南轅北轍

總結:

明朝的內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尊崇皇權的,如果一切順利,就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但是當一個人手中握有權力的時候,權力的性質就變了。

作為君權的附庸,只對皇帝負責的行事規範讓他們“師出有名”。

一旦君權不那麼步步緊逼,內閣就會隻手遮天。

所以,內閣制度實質上並沒有對於皇權的統治帶來一些便利,設立內閣初衷很好但是行事起來不是那麼回事。

看似是加強皇帝權力的行為反而加速了封建皇權的滅亡。

參考資料:

《明史紀事本末》

TAG: 內閣皇帝權力明朝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