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深度: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

前言

眾所周知京杭大運河對我國南北交通的溝通有著重要意義,運河的疏浚促進了商運繁盛,糧食水果開始南北溝通交流起來,使兩岸興起眾多座商業集市,對我國古代經濟的貢獻無法估量。

歷史大深度: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

部分網民習慣地把“京杭大運河”的功勞歸於隋煬帝一人之身。事實上運河從春秋時期就開始修建,我國每個朝代都有修建和通渠,隋煬帝楊廣是把各個河段都連線起來了。

隋唐大運河的開始

人工大運河在我國古代是指兩條大運河,一條是京杭大運河,另一條是隋唐大運河。在論述京杭大運河時,我們必須明確區分。隋唐大運河是以洛陽為中心,但實際意義上的運河非始於隋。據史書記載,洛陽附近水路交通曆史悠久,漕運更為發達。西漢時每年從洛陽運往長安的糧食多達400萬石。東漢時,漢魏洛陽太倉的碼頭,是當時全國大型的內河航運港口之一。

歷史大深度: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

隋朝時期,隋煬帝繼位後,遷都洛陽。為了控制江南廣大地區,使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豐富物資運往洛陽,隋煬帝於公元603年下令開鑿從洛陽經山東臨清至河北涿郡長約1000公里的“永濟渠”;在公元605年下令開鑿洛陽到江蘇清江約1000公里長的“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再於公元610年開鑿江蘇鎮江至浙江杭州長約400公里的“江南運河”;同時對邗溝進行了改造。這樣,洛陽與杭州之間全長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

京杭大運河是以吳國大夫伍子胥最早修建疏浚的。吳王夫差為了北伐齊國,逐鹿中原,於是調集民夫開挖自今揚州向東北,經射陽湖到淮安入淮河的運河(即今裡運河),因途經邗城,故得名“邗溝”,全長170公里,把長江水引入淮河,成為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到了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而秦始皇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歷史大深度: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

甚至在隋朝以後各朝各代都有疏浚延長河道,元代開鑿的重點段一是山東境內泗水至衛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元世祖忽必烈在公元1281年開濟州河,從任城至須城安山,長75公里; 1289年開會通河,從安山西南開渠。由壽張西北至臨清,長125公里; 1292年開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諸水入大都城,東出至通州入白河,長25公里。1293年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北京,成為今天京杭大運河的前身。

歷史大深度: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

明、清兩代維持元運河的基礎,重新疏浚了元末已淤廢的山東境內河段,從明中葉到清前期,在山東微山湖的夏鎮至清江浦間,進行了黃運分離的開泇口運河、通濟新河、中河等運河工程,並在江淮之間開挖月河,進行了湖漕分離的工程。

近代對京杭大運河的整修

歷史大深度: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

解放後對運河進行了大規模整修,使其重新發揮航運、灌溉、防洪和排澇的多種作用,部分河段已進行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1988年底建成的京杭運河和錢塘江溝通工程已將江、河、海銜接起來。

隋唐大運河已部分消亡

不可否認隋煬帝對於南北水路交通的貢獻,但是隋朝時期部分河段早已被廢棄。黃河以北的永濟渠的上中段以及衛河河道大多整體都在地表上。這段有1400多年曆史的隋唐大運河的上半段,在被廢棄之後並沒有得到保護,反而成了汙水道髒水溝,遭到嚴重汙染,許多地方成了小水溝,慘不忍睹。今天隋唐大運河的部分已經成了遺蹟,在地表上隋唐大運河故道已蕩然無存,什麼都找不到了,只能靠考古挖掘來證明它的存在。而隋煬帝時期的“江南運河”還在應用,已成為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只是一部分而已。

評說

歷史大深度: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

京杭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漫長的歲月裡,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最後一次的興修完成才稱作“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的稱謂,是元朝以來以北京為首都的裁彎取直改道後形成的運河,其稱謂是元朝以後的運河。但在大運河的整個形成期間,僅是一個歷史階段,也即大運河的最後階段。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並不是隋煬帝一朝之功,也非隋朝一朝一夕之力。隋朝開鑿留下了一部分河道,今日的京杭大運河通往北京的河段是元朝開鑿的成就,大運河的功勞不能隋煬帝一人獨攬。

歷史大深度: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

京杭大運河意義非凡,絕非隋煬帝一人之功,以此為由正面化隋煬帝不免有失偏頗。隋煬帝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對江南產生糧食的漕運;充其量,隋煬帝不過是大運河中加工較為完滿的一員,其過度推崇者,一方面有昧於水利之歷史,另一方面則是從事創作享成他人觀點的依賴者。

為了洗白隋煬帝,真是混淆視聽,京杭大運河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歷史對於隋煬帝的功過是非評價也應把大運河的成就分而論之。

驚蟄興趣全新改版上線,更多深度歷史評價盡在公眾號驚蟄興趣。

TAG: 京杭大運河大運河隋煬帝運河開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