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鼎盛時代奧斯曼帝國的宦官群體

1。各個使用宦官的古文明

作為主流性別外的一個群體,宦官存在於很多古老的文明帝國裡,除了中國,埃及、亞述,波斯等國都有閹人奴僕或者官吏存在。而在歐洲的羅馬帝國晚期、東羅馬帝國還有後來的奧斯曼帝國,也有過數目龐大的宦官群體,他們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在兩大主流性別的空白地帶打下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最早一批文明都在使用宦官

不論是以上的哪個古代文明,使用宦官的邏輯多多少少有相通之處,除了宗教原因製造的閹人,宮廷中的宦官,是君主集權制度的產物:高度集權且喜歡神話自己的君王既要用人,又要保證自己的絕對權力不受侵犯、不受質疑,就需要一些具有隔離性、在宮廷中缺乏權威的臣僕,充當自己和權臣、普通臣民間的媒介。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馬穆魯克是奴隸侍衛的一個極端

各國曆史上的外族禁衛軍,比如訓練嚴格、極具攻擊性的古拉姆、馬穆魯克是一個極端,另一個極端就是製造一些缺乏男性氣質,既不能即位又不能繁衍後代的親信侍從。這些人最好是出身低下,來自於奴隸或者戰俘,而且在宮中無人,因為被除去了男性器官,所以攻擊性大減,變得容易指揮或者操控。各個古文明都發現,男性被去勢之後,第二性徵會出現退化,包括面板變得細膩但是更易起皺、骨骼疏鬆和駝背,聲音變尖、肌肉部分退化或鬆弛、人容易極胖或者變瘦等等,在生理上似乎變得更容易控制。古代波斯人就認為,去勢後的男人更容易控制。一些古文明還認為閹人不受性慾的衝動玷汙,其實更加純潔,更能服侍有神性的君主。所以在這些文明古國裡,不論是在內宮或外朝的王室成員家中都可以發現宦官。他們的角色從私人侍從到重要行政或軍事官員,也可能在私人住宅中用做僕人,甚至也作為一種宗教聖職業存在。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古埃及有使用宦官的傳統

在東方,宦官作為宮廷奴僕出現在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文獻中,公元前 1300 年的埃及第 19 王朝文獻中。古埃及的原始醫學比較發達,有一套自己的去勢術:去勢手術由僧侶執行,先用細長的韌線綁住上下兩個隱私部位。再用毛巾包住,在被去勢物件昏迷以後,用利刃將性器官連同毛巾一同割掉,以熱油和灰止血,以細棒插入尿道,以防傷口堵塞。再把被去勢之人身體齊胸以下埋入熱沙之中五六天,以利生存,為傷口消毒並定型。這一做法持續了較久的時間。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古埃及手術工具

2。古希臘羅馬世界的情況

後來的亞述帝國也有類似的記載,波斯帝國也將這一習俗繼承,並將這一暴行強加於巴比倫、亞述,還有愛奧尼亞希臘青少年或者貴族人質身上,用來作為宮廷奴僕或者特殊性伴侶。

現代的英文裡宦官enunch就來源於古希臘語,詞根來源於希臘語中的“床”,原意為“寢室的保護人”這個詞被用來指任何無生殖能力的人,不論他是後天被去勢,還是出生就生殖器畸形。其實暗含的意思除了不生育,還有失去男性氣質,具有柔弱女人氣的,從男性特質轉向女性特質的人。

亞歷山大大帝就將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宦官巴高斯收為己用;到了希臘化時代,托勒密埃及和東方的希臘化國家也都繼承了這一習俗。比如公元前 48 年將龐培殺害的就是托勒密十三世的宦官侍從伯狄諾斯;在米特拉梯六世統治下,宮廷用度都是由宦官打理的。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希臘世界的擴大也讓一些東方習俗進入希臘

古典時代的希臘-羅馬人,大多對於成為宦官或者宦官本身持排斥或者拒絕態度,城邦時代除了少數希臘人不幸淪為波斯宮廷的閹豎之外,閹人基本上以宗教信徒的方式在希臘-羅馬世界小範圍的存在,大流士時代一個淪為閹豎的希臘人,在飛黃騰達後對於當初將自己賣為奴隸的商人很憤怒,並將後者報復性去勢。且大多數宦官往往非希臘人出身,因為古典時代希臘人對於閹人總體持厭惡的態度,認為他們死後會變成如蛇髮女妖般的魔鬼,屍體都是不詳的,甚至認為他們在被去勢後身體會放毒;此外,觀念上羅馬人認為不能奴役文明人,但是可以奴役外族奴隸。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庫伯勒女神

羅馬帝國也存在閹人和宦官,閹人主要是大地女神庫柏勒的信徒,這主要是宗教狂熱者。大地之母庫柏勒曾經愛上了一個名叫阿提斯的男子,不過阿提斯卻另有中意人。於是庫柏勒便施展法術令阿提斯發瘋,讓他揮刀自絕男根而亡。由於早期羅馬禁止公民自我去勢,所以這種從小亞細亞傳來的古來宗教一開始有濃烈的東方色彩。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神話裡自斷根系的阿提斯

羅馬帝國真正使用閹臣的傳統開始於戴克裡先時期,此時帝國已經受到了東方的影響。後來東部的羅馬帝國使用宦官的現象從 4 世紀一直持續到了 15 世紀。由於基督教興起後排斥奴役基督徒。所以早期的東羅馬宦官大都是外族,比如查士丁尼統治期間君士坦丁堡宮廷最多的宦官是來自黑海沿岸的阿巴斯基亞,位於黑海東部沿岸。當地部落民眾,經常挑選出外表漂亮英俊的人作為宦官。阿巴斯基亞人的統治者就揀選出漂亮的男孩來去勢而且把他們賣到君士坦丁堡去,然後還要殺掉他們的父母以免除後患。

3 。中世紀歐洲的情況

中世紀修道院的去勢手術

與此同時在中世紀的西歐,去勢並非不存在,但是作為一個階層、或者是近乎第三性別的閹人是不存在的。西歐的去勢主要是宗教狂熱的修道士,或者是犯了守貞戒律的修道士、南歐教堂裡的閹人聖歌者,以及少數戰俘。《權利的遊戲》裡慘遭小剝皮宮刑的席恩-格雷喬伊,就是中世紀典型的閹人來源:少數不自願的戰俘。受到拜占庭影響,基督教文化圈的喬治亞、亞美尼亞人會去勢對王位有野心的篡位者。但是封建制度成熟的地方,基本上不會大量製造去勢的男性。這是因為在各個小封建政權裡,人力資源非常寶貴,去勢意味著斷絕生育能力,不利於人口增長;而且去勢意味著男性性徵的減退,意味著戰鬥力和勞動力的喪失。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席恩-格雷喬伊算是中世紀西歐閹人的寫照:戰俘

但是到了9世紀以後,在東南歐的東羅馬帝國,希臘人開始去勢自己的孩子成為宦官,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頒佈法令,拜占庭每家有幾個兒子的,應該有一個淨身為宦官;在安納托利亞的帕夫拉戈尼亞地區,當地在有幾個孩子的情況下經常去勢其中的一個男童為閹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當時,對於普通家庭而言,成為宦官是以犧牲男性的生理性別為代價,可以獲得貴族式的生活、教育和保護,乃至權利,所以一些平民樂於這麼做,在不會斷子絕孫的情況下,還能為家族獲得一些上升的空間;此外,亞美尼亞、喬治亞等地也是拜占庭外族宦官的產區之一。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中世紀時代去勢手術的剃刀

除了平民,一些貴族家庭到了後來,對於去勢自己的某一個男性子嗣都毫無負罪感。因為閹人被認為是毫無慾望、不會危及紫宮寶座的,但是他們男性性徵退化的身體,又能為接近女性貴族提供便利,所以他們能遊走於後宮和皇帝之間,成為寶貴的資訊源;對於一些野心勃勃,潛在威脅皇位的貴胄子弟,去勢算是處死的折中版本:比如尼切塔斯作為米海伊爾一世年輕的兒子,他的出生對下任繼位者是個隱患,當他的父親下臺時對其進行了去勢,既保護了兒子,也使他的野心改變方向,後來成為了主教。權力的遊戲裡的瓦里斯的原型就是拜占庭宮廷的宦官。正是因為這樣,10 世紀阿拉伯作家馬蘇迪明確記載,希臘人像中國人一樣,可以去勢他們自己的孩子為閹人。

此外,和古中國以及同時代的伊斯蘭文化略有不同的是,在希臘-拜占庭文化裡存在宗教宦官,宦官往往與東正教天使的身份等同。在他們的精神世界中,天使就是男女性徵混合、身材修長,面板雪白,身著華麗紫袍的青年男子。所以帝國宮廷和教堂裡的宦官,就如同天國的天使的等級一般美麗而森嚴。由於宦官的負面文化意義逐漸消除,所以社會對於宦官的接納度和包容度其實比較大。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拜占庭天使的原型之一就是宦官

東羅馬早期的宦官,如御衣伯爵等等主要打理宮廷內務,負責為皇帝和皇后保管衣物,安排膳食,舉行宮廷儀式,打理各種宮廷事務,因此佔有很多宮廷部門的職權;到了後來的9世紀,宦官職權擴大,從皇室總管、洗禮官擴大到宮廷衛隊護衛、守衛乃至衛隊長,甚至可以手持皇帝賜予的御劍,有權在皇帝面前佩戴乃至使用武器;在地位上,閹人貴族被稱為無須者,和世俗貴族“蓄鬚者”擁有同樣的貴族稱號“大公”,但是在具體的衣著層面上,象徵無需者身份的珠寶甚至比蓄鬚者更加貴重。此外,宦官官職可以買賣,在去勢者群體中流轉,這說明當時閹人群體已經近似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圈子,有著自己的層級,而且可以透過世俗官職在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的空隙間為自己打下一片天地。

除此之外,有的宦官如納爾賽斯成為了高階將領立下戰功,當帝國出現幼主或者女主的時候,除了親信,為了避免武將篡位,閹人將領就會作為君主權利的延伸出戰;此外,只要君王主戰,那麼就會有更多的閹人將領出現在戰場上。納爾賽斯只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此外,基於宗教原因,甚至有不少宦官當上了宗教首領,像君士坦丁堡牧首這樣至高的地位也有宦官擔任,甚至被封為聖徒。

隨著地位提高,12 世紀拜占庭作家認為這個詞來源於善良而智慧的人。這種設想盡管存在著謬誤,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拜占庭帝國晚期宦官有著非常顯著的地位。12 世紀宦官已經被認為是上帝和貴族的完美僕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訓練。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瓦里斯的原型就是拜占庭宦官

在這樣的背景下,《權力的遊戲》裡的另一個閹人瓦里斯,他少年被誘拐,然後被賣到外國,他一直對於自己的遭遇耿耿於懷,但是又憑藉著豐富的資訊源遊走在各方勢力之間遊刃有餘,他的原型就是拜占庭宮廷的大宦官頭目加情報總管。

4。阿拉伯-奧斯曼的閹人傳統

奧斯曼的黑人、白人和侏儒宦官

作為希臘-拜占庭文化和突厥文化的整合者,奧斯曼帝國在接受了拜占庭的官僚體系和文化傳統的同時,也順便接受了拜占庭帝國的宦官傳統。

在13世紀,安納托利亞半島東部的各個穆斯林勢力都會使用宦官為自己服務,出身希臘和亞美尼亞的宦官遍佈當時各個突厥小國的朝廷。這些人的職責除了少數教士和教師之外,主要是宮闈中的僕人或者孌童。著名的中世紀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曾經遊歷安納托利亞半島,在伊茲密爾附近的一個埃米爾宮廷裡,他見到了一群異常美麗的希臘人:“他們有著秀美的長髮,肌膚潔白,蘋果肌上有著玫瑰色的紅暈。我以為這是他的嬪妃,但是埃米爾告訴我,這些人是宦官的閹人。”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照料埃米爾後妃的衣食起居,有時也會滿足某些領主的特殊性趣。作為幾個伊斯蘭埃米爾國中最成功的一個,奧斯曼的第二任蘇丹奧爾罕就有使用閹人的記載,一個深受信任的宦官甚至成為了安納托利亞腹地、奧斯曼發源地的城主。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神秘的奧斯曼後宮

在1517年之前,奧斯曼帝國宮廷閹人的主要來源是希臘、巴爾幹基督徒還有高加索地區的白人,有少量白人閹人來自於血稅制度和克里米亞汗國的季節性劫掠戰爭。在幾個族群中,奧斯曼人對希臘青年和高加索地區的少年情有獨鍾,特別是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地區。作為拜占庭帝國宦官傳統的延續,這些來源豐富的宦官主要由老宦官培養帶領,伺候後宮嬪妃的起居生活,但是較少干預政治事務。相比於出身高貴或者出身殷實的新軍基督徒少年,這些白人宦官主要是戰爭中的年輕俘虜,或者奴隸販子有組織販賣的人口。雖然都是基督徒奴隸,但是白人宦官的地位和前程,顯然比不上有著更高起點的新軍成員。

在1517年奧斯曼帝國成功地征服了埃及之後,帝國開始與更南邊的基督教國家衣索比亞接壤,帝國的貿易路線接上了橫跨撒哈拉的奴隸貿易網路。差不多從16世紀末開始,白人宦官的比例下降,黑人宦官的比例開始大幅度上升。除了成本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這關乎奧斯曼帝國時代對於黑膚色和白膚色的理解,以及奧斯曼統治精英對於“非我族類”的刻板映像。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奧斯曼帝國的精英們也以淺膚色為高貴

從15世紀末期開始,同時代的西歐人因為奴隸貿易和殖民征服,開始給黑膚色貼上了一系列負面的文化意義;無獨有偶,奧斯曼帝國幾乎也是在同一時期在亞非歐三洲的交界大舉擴張。因為長期的混居和混血,奧斯曼土耳其人和早期的鄰居:遇到的希臘人和巴爾幹斯拉夫人區別逐漸縮小;但是帝國在大肆擴張中遇到的其他長相、膚色的人種,都被奧斯曼統治精英們以自己的標準加以評價,指指點點。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奧斯曼帝國有自己的民族歧視鏈

當時的奧斯曼統治精英們宣稱帝國繼承了東羅馬的法統,無論是血稅出身的前基督徒還是奧斯曼人,都喜歡自稱“羅馬人”。以自己為中心,類似於西歐人,奧斯曼統治階層形成了淺膚色意味著智慧和優雅,深膚色意味著野蠻和粗魯;這樣的表述在當時的宗教、文學作品中隨處可見,多數奧斯曼帝國的臣民,都不喜歡被稱為深膚色。而阿拉伯人的奴隸貿易讓奧斯曼帝國和之前的幾個伊斯蘭大帝國一樣,接觸到了來自撒哈拉以南和東非的黑人奴隸。在奧斯曼人的記載中,這些人散發著動物般的氣味,力氣大但是身材比例粗狂,而且容易在性的方面興奮過度,一旦有體力就想著和異性發生關係;但是這些人一旦被去勢,就會變得失去攻擊性、吃苦耐勞,和“羅馬人”相比,這些非洲黑人簡直就是天然的奴隸。

相比之下,很多基督徒出身的白人閹人在宮廷中待久了,為了謀求進用,可能會自願或者被蘇丹強迫改信伊斯蘭教,但是這就與穆斯林不得奴役穆斯林的傳統相違背,而且這些白人在長相上比較俊美,更接近作為統治者的“羅馬人”,所以奧斯曼人將非我族類的黑人視為新的潛在閹人供應者。

歷史上從阿拉伯帝國到 塞爾柱蘇丹國,再到馬穆魯克蘇丹國,各國在歷史時期都有明確使用被征服的黑人閹人的記載。9-10世紀阿巴斯帝國的官僚拉希爾-阿薩維記載當時巴格達宮廷中有4000名來自西班牙的摩爾人或者白人宦官,以及7000名來自非洲的黑人宦官。在後來的法蒂瑪王朝裡,更是有成建制的黑人部隊和黑人宦官。後來的主要突厥國家裡,除了羅姆蘇丹國之外,幾乎各大主要強權都有使用黑奴的記載,這也為奧斯曼使用黑人閹人提供的歷史依據。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衣索比亞的黑人有較強的的自豪感

在奧斯曼人的鄙視鏈下,埃及以南的非洲人都成為了奴役和買賣物件。但是在這其中,又有著一條次一級歧視鏈,那就是衣索比亞王國對其他黑人的歧視。聲稱自己是示巴女王后裔的他們,堅持自認為有別於周邊的黑人,在長相和文化上高出周邊一等。歷史上信奉基督教的高地衣索比亞人經常對周邊信伊斯蘭教或者原是信仰的黑人部落發動“聖戰”,將他們眼裡的異教俘虜變成宮廷奴隸或者閹人使用,或者將他們賣給阿拉伯商人去去勢,或者將黑奴作為貢品奉獻給北方的阿拉伯或者突厥統治者。總而言之,衣索比亞是黑奴閹人貿易中的重要一環。

1517年奧斯曼帝國征服埃及之後,這個黑人基督教國家的商隊、前往耶路撒冷的朝聖團經常遭到奧斯曼帝國縱容的阿拉伯強盜的襲擊,衣索比亞俘虜有時也會被變成奴隸,甚至被去勢後送到奧斯曼宮廷。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科普特基督徒的十字架

因此從16世紀開始,伊斯坦布林宮廷收穫了穩定的黑人閹人來源。衣索比亞軍隊俘獲了異教黑人俘虜、阿拉伯獵奴者與商人在衣索比亞地區收購了大量身體健康勻稱,長相周正的黑人;然後用駱駝商隊或者大篷車送到埃及地區等待進一步的處理。為了避免傷口感染,去勢手術集中在秋季進行,負責執行去勢手術的是有著較高醫學水準的科普特基督徒。由於簡陋的醫學條件和不穩定的個人身體狀況,18世紀的記載,是40人中有2人死亡;而到了19世紀,根據法國醫生安東-克洛的記載,即使是最熟練的科普特醫生,去勢手術也可能導致25%的物件死亡。奧斯曼人為了避免閹人還保留有性慾或者穢亂的可能性,一般是將有生殖力的器官和子孫根全部切除乾淨。所以之後閹人身上容易散發令人不愉快的氣味,中國人的“臭宦官”的表述同樣見於17-18世紀的奧斯曼宮廷裡。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位於開羅的科普特基督徒教堂

在去勢手術結束並定型之後,宦官會被送到安納托利亞和伊斯坦布林出售。一般來說白人宦官價格最高,介乎白人和其他黑人的衣索比亞閹人次之,最後才是南撒哈拉的閹人。在職權上,白人閹人在宮中雖然人數逐漸減少,但是身居宦官群體的高階地位,他們主要負責在伊斯坦布林、麥加、耶路撒冷、開羅等地守衛蘇丹和地方君主的寢宮大門,或者守衛重要歷史人物的墓地,以及在新軍中充當冷峻的軍法官和軍紀監督者,防止老兵對紅衣紅帽的少年新兵實施不可描述的侵犯。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奧斯曼的軍法官有時由白人宦官充當

相比之下,黑人宦官主要管理的是後宮嬪妃,以及王子的教育。從單純的衣食起居照料者,最後宦官們發展為重要的政治勢力,首席大太甚至監積極地干預政治,可以隨時要求蘇丹面見某一個臣下,管理蘇丹和後宮嬪妃的財產;到了後來,首席宦官能夠干預大維齊爾的廢立,權利很大。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黑人宦官總管

到了16-17世紀,首席宦官總管能管理伊斯坦布林、麥加麥地那等地的500座清真寺,可以獲得可觀的收入;其中有的得寵的宦官可以在麥地那或者開羅獲得行政職位;這些宦官一旦退休或者被流放,一般埃及是這些宦官的養老之地。總體來看,雖然首席宦官地位可觀,但是整個奧斯曼社會對於閹人。特別是黑人閹人的包容度依舊是非常之低,這些人從來沒有作為一個光明正大的社會圈層存在過。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奧斯曼帝國的後宮

而到了19世紀,隨著世界範圍內的廢除黑奴貿易,奧斯曼帝國也在崇尚阿布杜勒阿齊茲-歐格魯-馬哈茂德二世的統治下,從紙面上廢除了奴隸貿易和奴隸制度,黑人奴隸的來源就此中段。但是到了現在,閹人一詞在土耳其的政治語境,被用來諷喻統治者身邊的核心小圈子。eunuch這個詞彙,在西方文化裡詞義的演變,體現了人們對於性別、男性氣質的理解的變化和深刻化。

“宮闈的守護者”:西方世界的宦官曆史

20世紀的一個奧斯曼黑宦官

TAG: 宦官閹人去勢奧斯曼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