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擅自誅殺毛文龍,為何不斷有人為其翻案喊冤?

撰文|趙固仁

先說結論:崇禎處死袁崇煥是按照大明軍事紀律,同時也是給被袁崇煥擅自誅殺毛文龍的一個解釋,對於這個相當正常的歷史事件,在大明時普遍得到擁護,為何後世卻不斷有人為袁崇煥喊冤?且讓我們先看一看歷史的細節。

天啟元年,16歲繼位的朱由校收到了史官董其昌的一份奏摺,大意是向新皇帝介紹一位叫毛文龍的將才。讚揚他能“持孤劍穿賊中”,又說“使今有三文龍,奴可擄,遼可復”,希望新皇帝能夠對其進行重用。

袁崇煥擅自誅殺毛文龍,為何不斷有人為其翻案喊冤?

天啟皇帝

董其昌認為拯救大明邊境危機的人要是有三位毛文龍這樣的將才就可以全面實現,然而,最終令人感到遺憾的是,連唯一一個毛文龍最終也被袁崇煥給擅自先斬後奏。

毛文龍,浙江杭州人,青年時落拓磊落,窮困潦倒。後來他的舅舅向遼東巡撫王化貞舉薦,認為外甥是“奇才也,慷慨多大略,且究心時事久矣,試與之一旅,必能為國效力,成功名。”《明末紀事本末》於是王化貞念老友相托,特提拔毛文龍出任都司職位,“臨出鼓吹,簪以花,親易其所衣拱揖上嗎。”毛文龍激動地流出眼淚磕頭,以至折斷了身上的革帶,發誓說:“所不矢死以報國者,有如此帶。”《明史稿》毛文龍此後陸續收復了許多遼東島嶼,戰功逐漸卓著。

袁崇煥擅自誅殺毛文龍,為何不斷有人為其翻案喊冤?

毛文龍

因此在天啟登基的第二年升任為總兵,駐守皮島。由於不斷屢建奇功,朝廷輿論稱讚他“渾身是膽,滿腹皆兵”,“好大將才也”。於是從總兵升任左都督、平遼將軍。兵部官員評價他“毛文龍滅奴不足,牽努則有餘。”

工科給事中楊所修評價毛文龍:“東方自逆奴狂逞以來,惟一毛文龍孤撐海上,日從奴酋肘腋撩動而牽制之;奴未出老巢則不時攻掠,以阻其來。”此後他升為練兵遊擊、總兵官,平遼將軍,左都督並獲賜尚方寶劍。

大明讓毛文龍駐守皮島已經成為廣泛共識,甚至認為皮島的駐防可以成為一座最牢固的大明屏障嗎“登萊、天津、山海諸要害,務為率然策應,使酋奴不得見長,萬里金湯將在皮島焉。”

袁崇煥擅自誅殺毛文龍,為何不斷有人為其翻案喊冤?

相關形勢圖

後金對於毛文龍相當忌憚,甚至派出第一位投靠後金的李永芳做說客,以“中分土地”作為回報,鼓動毛文龍叛變投靠後金。毛文龍不為所動,並將相關信件上報朝廷。此後毛文龍多次代表大明與皇太極進行談判,甚至斥責皇太極:“一面與我講和,一面又來偷搶我人民,似此顛倒反覆,良心何在?天理何在?”因此在反覆拉鋸之中維持基本的邊疆穩定,甚至最後成了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一大罪證。

毛文龍個性鮮明,軍紀非常嚴明,在軍中不貪不佔,也不對明朝任何官員俯首勾連“於權要決不可饋遺,或送白銀千兩,須人參八百斤,公但如其銀價報之,故怒之者多,亦以此致禍焉。”《明末紀事本末》年紀的帝聽了彙報後多次稱讚毛文龍:“多方牽制,使奴狼狽而不敢西顧。”在毛文龍以封疆大吏的身份與滿洲談判,相約和好,以維持邊界安定,甚至到了崇禎即位後,也大體採用這種方針。

袁崇煥擅自誅殺毛文龍,為何不斷有人為其翻案喊冤?

皇太極

然而,正式因為皮島的位置特殊,毛文龍越發成為大明比較敏感的人物,從上到下,一些大臣開始擔憂毛文龍是否實力過於龐大,這種複雜心態,當時的沈國元在其著述中說:“照得海外之事,論者多端,非過信則過疑。”

毛文龍對此有著頗為深刻的解讀,在給朝廷的上疏中,感慨地說:“廟堂全無一定之計,奴伏而群情洩洩”,就是說整個執行大明的系統沒有一個能夠有主見的,倒是一張張嘴都在說著輕鬆的風涼話。

不久,天啟皇帝朱由校去世,由於沒有子嗣,因此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朱由檢成了大明的當家之主。而在不久,崇禎就任命了袁崇煥出任遼東總督一切軍務,並賜給尚方寶劍,

崇禎剛登基就把袁崇煥找來說:“卿萬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遼方略,可具實奏來!”袁崇煥隨口說:“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於萬里之外,倘皇上能給臣便宜行事之權,五年而遼東外患可平,整個遼東可收復。”正是袁崇煥的“海口”說“五年可平遼”, 讓崇禎聽完異常興奮地說:“五年收復整個遼東,朕不會吝嗇一個封侯之賞,望卿努力。”內閣輔臣們聽了“五年全遼可復”後無不對袁崇煥交口稱讚說:崇煥肝膽識力實在不凡,真是一位奇男子!《明史紀事本末》

由此讓崇禎將全部心思壓在了他的身上,繼而不再對毛文龍寄託重望。

山雨欲來風滿樓,毛文龍顯然感覺到自己的境地愈加兇險,對於這位新皇帝,毛文龍也整理了一份彙報,將自己的難處對崇禎訴說:

“自從受到幾十份奏疏誹謗以來,早已心腹事會,只因聖恩未報,才力疾以做未完之事,這是臣的愚忠,並非戀位。誰知袁督師封鎖登州沿岸,不許一船出海,以至客船畏法不敢前來,故而部下士兵說:是攔喉切我一刀。”由於崇禎已經授予袁崇煥尚方寶劍全權處置薊遼及登萊天津一切事宜,當然包括東江在內,故未對毛文龍上書進行表態。

袁崇煥擅自誅殺毛文龍,為何不斷有人為其翻案喊冤?

崇禎畫像

顯然崇禎對毛文龍還沒有具體措施,本質上來講他絲毫沒有預見到毛文龍對於帝國戰略的重要。

毛文龍只得繼續上疏辯解:“臣一屆末弁,孤處天涯,曲直生死惟命是從,豈敢撓撓取憎?實在是文臣誤我”。最後毛文龍已經對自己的命運有所預見,對崇禎悲痛地說:“諸臣獨計除臣,不計除奴,將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於同室。”毛文龍一語擊中大明內部沉痾,然而與強大的命運相比,任何先見之明都顯得蒼白無力。

袁崇煥赴任後,先是忙於平定寧遠兵變等事務,不久才騰出手來對付毛文龍。袁崇煥對於毛文龍的態度十分強硬,在出任總督後將處理毛文龍當作新官的第一把火。在對送行的官員們表示對毛文龍:“可用則用之,不可用則除之。”顯然是袁崇煥對毛文龍帶著極大的火氣,在突然來到的權力助長下,先除去毛文龍,以此全部控制整個遼東戰局的指揮。

你死我活的內部鬥爭思維顯然最終害死毛文龍也讓袁崇煥嚐到了報應的苦果。

崇禎二年,袁崇煥抵達旅順口,次日毛文龍前來拜見,幾番談話後,袁崇煥斥責毛文龍時頗能看出急於處死他以奪走軍權的迫切的心情:“你道本部院是個書生,本部院是一個首將!“本部院與你談了三日,只道你回頭遲也不遲。那曉得你狼子野心,總是一片欺誑,到底目中無本部院猶可,方今聖天子英武天縱,國法豈容得你!”不等毛文龍分辨,袁崇煥已經將準備好的“十二條”大罪進行公佈,隨即信誓旦旦地說:“今日殺毛文龍,本部院若不能恢復全遼以還朝廷,願試尚方劍以償爾命!”,又對毛文龍的部將說:“毛文龍如此罪,爾等以為應殺不應殺?若我屈殺毛文龍,爾等就來殺我。”

袁崇煥擅自誅殺毛文龍,為何不斷有人為其翻案喊冤?

袁崇煥

並且在誅殺毛文龍時,袁崇煥還不解氣,聲色劇烈地地說:“文龍一匹夫耳,以海外之故,官至都督,滿門封蔭,盡足酬勞何得,借朝廷之寵靈,欺騙朝廷,無法無天!夫五年平奴,所憑者祖宗之法耳。法行自貴近始,今日不斬文龍,何以懲後?皇上賜尚方正為此也。”顯然袁崇煥讓大家以為誅殺毛文龍是奉了皇帝的旨意。並且煞有介事地向西南扣頭:“臣今誅文寶以肅軍政,鎮將中再有如文龍者,亦以法誅之。臣五年不能平奴,願皇上以誅文龍者誅臣。”《明清史料袁崇煥殺了毛文龍,為後金軍隊大舉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終於導致此後兵臨京都的“已巳之變。”,袁崇煥給崇禎的“口頭支票”,不僅沒有兌現,相反卻把後金兵引入京師。等崇禎醒悟後,一切都來得太遲,對於他把毛文龍不經請示就擅自誅殺的惡果才猛然驚醒,然而這些已然來的太晚。

不管如何,袁崇煥上任,毛文龍人頭落地。此後,袁崇煥專門將誅殺毛文龍進行“後奏”,並信誓旦旦地對崇禎表示殺了毛文龍如果“苟利封疆,臣死不避“,他始終認為殺了毛文龍是自己對大明最大的功勞。崇禎收到奏疏,大為震驚,為何大敵當前突然同室操戈,但是由於袁崇煥事先已經向他保證“五年平遼”,因此把所有希望都押在袁崇煥的身上,只能忍住不發作。萬斯同記錄了崇禎當時的情境“帝驟聞,意殊駭,念既死,且方倚崇煥,乃優旨褒答。”就是崇禎不得已認同了這個既定事實,還對袁崇煥進行了“表彰”,並且把毛文龍的“罪行”公佈天下。

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最大受益者是皇太極,因為此前皇太極多次招降毛文龍就是不能,派兵多次征討又多次大敗而歸,皇太極無法做到的,袁崇煥幫他做了,不僅如此,袁崇煥的行為直接讓毛文龍部下紛紛逃跑投奔後金,避免被殺解決,這其中就包括尚可喜,此外毛文龍的另外兩位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在登州發動反叛,最終率部投靠皇太極。

袁崇煥擅自誅殺毛文龍,為何不斷有人為其翻案喊冤?

相關人物

袁崇煥在殺了毛文龍後,不斷在輿論上製造毛文龍的汙點,把他說得一無是處,“死有餘辜”,自己為大明做了一件千秋萬名之事。袁崇煥“五年平定遼東”的空頭支票未能實現,後金大舉入京,崇禎將袁崇煥千刀萬剮。此後袁崇煥正式全部接手遼東軍務,但是令所有人震驚的是,袁崇煥不僅未能“五年平遼”,相反在此後的“乙巳之變”後,相反還把滿洲兵放到北京城下。

當時袁崇煥趕到河西務,由於佈置失措,結果本來應該擋住後金人馬於蘄州到通州一線,卻最終弄成了“縱敵深入”,把後金兵了北京城下,袁崇煥嚇得帶著喇嘛要進城。

袁崇煥擅自誅殺毛文龍,為何不斷有人為其翻案喊冤?

乙巳之變

袁崇煥幾天後被允許進城,卻極力形容敵軍兇猛,希望由朝臣提出城下之盟,促使後金撤退。甚至煞有介事地說:“東人此來要做皇帝,已卜某日登極矣!”嚇得戶部尚書舌頭伸出久久不能縮回《烈皇小識》。

幾天後,崇禎在乾清宮暖閣召見內閣輔臣等大臣,商議處理袁崇煥問題,然後持續在召見內閣、五府六部以及大明的所有調查機構,涉及部門之多,調查相當周密,為處死袁崇煥做出依據。

“袁崇煥託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誅殺毛文龍),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等兵臨城下時,又偷偷帶著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崇禎幾乎是一口氣歷數罪狀後問群臣說:“卿等已知之,今法司罪案云何?”幾百名大臣都低頭不語後,崇禎正式宣佈對袁崇煥的處理決定:“依律磔之!”

就是將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來,最終受刑者在極大痛苦下慢慢死去。京城百姓聽說是袁崇煥把後金兵引到城下,對其恨之入骨,“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儈子手爭取生啖之,儈子亂撲,百姓以錢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膛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頰間,猶唾罵不已。”(《石匱書後集》)還有的人拿起袁崇煥的骨頭,用斧子剁碎,最後骨肉全無,剩下一個人頭,傳給各地方守衛。

TAG: 毛文龍袁崇煥崇禎大明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