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歐洲中世紀:羅馬一分為二是伏筆,英法百年戰爭是收官之作

很多人都聽說過中世紀這個詞,可中世紀究竟代表哪個時代,很少有人去了解。其實歐洲的歷史,大致上可以劃分為3個部分:古典時代、中世紀、近現代。

古典時代,指的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

具體時間大致上在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4世紀中葉。

中世紀,指的是西羅馬被滅的時候,到東羅馬被滅的時候。

大致上在公元5世紀,到公元15世紀。

近現代,

大家就很瞭解了,15世紀以後,文藝復興運動,和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這3個部分中,古典時代太遙遠,真假難辨,所以隨便他們怎麼吹都行。近現代又太靠近,很多人都比較熟悉。

唯獨中世紀這1000年的時間,是很多人都不太瞭解的。

解讀歐洲中世紀:羅馬一分為二是伏筆,英法百年戰爭是收官之作

一、羅馬帝國的分裂,為中世紀埋下了伏筆。

歐洲最早的文明,應該就是希臘文明瞭。希臘人在這片地盤上,建立了若干個城邦,其中比較牛的就是雅典和斯巴達。

他們曾經合夥擊敗了前來入侵的波斯帝國。後來這兩家為了爭奪希臘老大的位置,又打了很長時間,最終斯巴達獲勝。

此時義大利半島上的古羅馬已經崛起了,古羅馬趁著希臘逐漸衰敗的時候,趁機攻佔了希臘。這麼一來,歐洲就進入到了羅馬時代。

古羅馬分成羅馬王國、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3個時期。其中羅馬共和國時代,佔領了希臘。等到凱撒被刺殺,他外甥女的兒子屋大維滅了元老院,羅馬共和國宣告結束,羅馬帝國時代就這麼來了。

羅馬帝國建立於公元前27年,跨越亞歐非三大陸,包圍了整個地中海,那地盤實在是太大了,一個皇帝壓根就管不過來。

因此到了公元286年,羅馬皇帝戴克裡先,把羅馬一分為二,每一部分安排大小兩個皇帝,共計4個皇帝管理羅馬帝國。

看似很合理,實際上這等於是在搞分裂。即使後來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到了君士坦丁堡,重新恢復了羅馬的統一,可分裂後的甜頭有人嚐到了,就會有人再次想要分裂。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最後一任皇帝狄奧多西一世,臨終前將羅馬帝國再次一分為二,分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

西半邊分給小兒子霍諾里烏斯,東半邊分給大兒子阿卡迪烏斯。西羅馬的首都設立在米蘭,東羅馬的首都則在君士坦丁堡。

從此以後,羅馬帝國就再也沒有合併過,一直以西羅馬、東羅馬自居。羅馬人的下坡路,也就這麼麻溜地走起來了。

解讀歐洲中世紀:羅馬一分為二是伏筆,英法百年戰爭是收官之作

二、西羅馬的滅亡,拉開了中世紀序幕。

羅馬人一直將歐洲北部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合稱為三大蠻族。結果西羅馬遭報應了,他們的蠻族鄰居日耳曼人早就看他們不爽了!

西羅馬帝國剛成立,就被日耳曼人摁在地上摩擦。按道理東羅馬該伸出援手,可東羅馬當時也忙著跟波斯人、汪達爾人交戰,壓根沒工夫管西羅馬。

堅持了81年以後,終於在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給滅了。東羅馬在旁邊瑟瑟發抖,壓根就擋不住強大的日耳曼人,只能乾瞪眼。

自此,黑暗的中世紀拉開了序幕。

那麼中世紀的終點,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東羅馬帝國好端端地又活了1000多年時間。這期間,除了1204年被十字軍東征時滅了一次以外,東羅馬至少能保證自身政局的穩定。

這就很不容易了畢竟西羅馬早就涼涼了,而東羅馬還能堅持這麼久。只不過再強大的帝國也有覆滅的那一天,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入君士坦丁堡,滅了東羅馬。

至此,黑暗的中世紀落下帷幕。

所以說,中世紀指的就是公元476年到公元1453年這接近1000年左右的時間。

那麼為啥叫人家黑暗的中世紀呢?因為戰亂實在是太多了!

解讀歐洲中世紀:羅馬一分為二是伏筆,英法百年戰爭是收官之作

三、中世紀的名場面。

中世紀有太多的戰亂,大致上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由於戰亂不斷,導致歐洲人口銳減。

第二個階段,

由於技術創新,農作物產量上升,導致歐洲人口逐年增加。

第三個階段,

由於饑荒、瘟疫、戰爭,使得歐洲人口再次銳減。

這3個階段,大概持續了1000年左右的時間。由於戰亂不斷,所以歷史名場面實在是太多了,我們可以列舉幾個。

第一,法蘭克王國的分裂。

日耳曼人滅了西羅馬以後,其實也不是鐵板一塊。由於內部部落林立,所以誰都想做大哥。法蘭克王國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

法蘭克王國的國王矮子丕平,主動向羅馬教皇示好,順便劃拉了一大塊土地作為封地。這下教皇開心了,積極發動教徒支援法蘭克王國。

矮子丕平的兒子查理曼大帝就更厲害了,直接帶領法蘭克王國統一了日耳曼世界。這麼一來西歐基本上就是法蘭克王國做主了。

可日耳曼民族有一個“推恩令”似的傳統,也就是老國王死了以後,要把家產平均分給自己的所有兒子。

查理曼大帝死後,他的兒子路易一世便將法蘭克王國,分成了3份,分別給了自己的3個兒子:

長子洛泰爾一世,成為了義大利國王,兼任查理曼帝國皇帝,

拿到了中法蘭克。

次子丕平,為阿基坦國王,

拿到了西法蘭克。

三子日耳曼人路易,為巴伐利亞國王,

拿到了東法蘭克。

後來日耳曼人路易死了,路易一世的另一個兒子禿頭查理頂替了上來,繼承了東法蘭克的地盤。

這麼一來,歐洲格局基本就敲定了,中法蘭克約等於義大利,西法蘭克約等於法國,東法蘭克約等於德國、奧地利。

解讀歐洲中世紀:羅馬一分為二是伏筆,英法百年戰爭是收官之作

第二,十字軍東征。

這絕對也是名場面啊!剛才說到羅馬帝國分成了東羅馬和西羅馬兩大帝國。他們本來都是信仰基督教的,可如今為了爭奪正統地位,他們的信仰,也產生了分歧。

西羅馬這邊,擁有羅馬城和教皇,所以他們認為自己是正統,

因此這一分支被稱為天主教。

東羅馬這邊,擁有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所以他們也認為自己是正統。

這一分支被稱為東正教。

兩大派系爭鬥了不少年,哪怕日耳曼人統治了西羅馬的地盤以後,他們還是爭鬥不休。可等到伊斯蘭教的力量入侵耶路撒冷的時候,情況變了!

東羅馬沒能力搞定伊斯蘭教,只好去請羅馬教皇幫忙。因此天主教和東正教開始聯手東征,這就是十字軍東征。

歷史上十字軍進行過至少9次東征,英國、法國、德國等列強,都參與其中。期間十字軍曾經在東征路上建立過數十個十字軍的國家,自然也造成了非常大的殺戮。

有一回他們殺紅了眼,居然把他們的盟友東羅馬暫時給滅了。不管怎麼說,整個地中海地區,因為十字軍東征,掀起了軒然大波。

解讀歐洲中世紀:羅馬一分為二是伏筆,英法百年戰爭是收官之作

第三,英法百年戰爭。

十字軍東征在1291年,最後一個十字軍國家滅亡後,徹底宣告失敗。這個時候,西歐內部的矛盾又開始爆發了。

早年英國佔了法國很多地盤,後來法國靠武力奪回去了。如今英國不服氣,又要來找茬,即使是親戚,在利益面前,也得翻臉。

更何況,在王維繼承權的問題上,雙方也鬧掰了。

公元1314年,法國國王腓力去世,可他的3個兒子都沒了,所以家裡一個男丁都沒有。這麼一來,按照當時的繼承法,應該由腓力的外孫來繼位才對。

可麻煩的是,腓力的外孫,恰好就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讓英國國王來繼承法國國王的王冠,這是所有法國貴族都不願意見到的事情。

因此這幫法國貴族推舉了腓力的侄子腓力六世繼承了王位。這位老兄相當於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的舅舅。愛德華三世知道以後,暴跳如雷,自此和法國結下了樑子。

這場大戰持續了長達百年,一直到1453年才算結束。

戰爭的結果是,英國失去了法蘭西領土上的所有地盤,法蘭西也完成了內部統一。

解讀歐洲中世紀:羅馬一分為二是伏筆,英法百年戰爭是收官之作

總結:中世紀對文藝復興的影響重大。

其實中世紀時期,並不是沒有文藝方面的工作者,只是由於連年的戰爭,使得這些文藝工作者,顯得極為不穩定,能保住命就不錯了,還談什麼文藝工作呢?

所以說到了他們打仗打累了的時候,就開始坐下來反思了,繼續打下去?還是安穩點好好反思一下?對過去反思的力量越來越大,文藝復興的時代,也就到來了。

TAG: 羅馬法蘭克中世紀羅馬帝國日耳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