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魏無忌:偷虎符救趙,將秦軍壓制函谷關,晚年沉迷酒色而亡

信陵君魏無忌:偷虎符救趙,將秦軍壓制函谷關,晚年沉迷酒色而亡

信陵君,本名魏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的弟弟。魏昭王去世後,魏安釐王即位,根據城邑封其弟魏無忌為“信陵君”。

信陵君為人仁厚、禮賢下士,即使出身貧寒,只要擁有才能,他都會謙恭相交,從來不會憑藉地位、權力或財富欺侮他人,因此方圓千里的能人都爭相歸附於他,出現了“食客三千”的局面,可謂人才濟濟。

當時,諸侯各國懾於信陵君的盛名,連續十幾年不敢侵犯魏國。關於信陵君的故事也有很多,最能展現他的特質的是

“奕知戰狩”

“竊符救趙”

“函谷大捷”

三件奇事。

信陵君魏無忌:偷虎符救趙,將秦軍壓制函谷關,晚年沉迷酒色而亡

奕知戰狩

一次,信陵君和魏王在一起下棋,突然收到北方邊境傳來的警報,稱趙國發兵進犯邊境。魏王大驚,而信陵君卻淡定自若道:“只是趙王打獵而已,不必擔憂。”魏王十分詫異。不一會又從北方傳來訊息,並非趙國挑起戰爭,確實只是趙王打獵而已。

信陵君含笑答道:“趙王身邊有我的一個忠心的食客,趙王的一切行動他都會盡快報告給我。”信陵君門客所擁有的能量由此可見。

竊符救趙

信陵君最廣為人知的功業,就是“竊符救趙”。

1、延納侯嬴

魏國有個年邁的隱士侯嬴,家境貧寒,在大梁城東守門。信陵君聽聞此人頗有才能,就派人拜訪、送去厚禮,希望招納他到自己門下。

但是侯嬴居然拒絕了信陵君的邀請,並說自己堅持操守,不會因為生活貧困而收下禮物、寄人籬下。

信陵君魏無忌:偷虎符救趙,將秦軍壓制函谷關,晚年沉迷酒色而亡

信陵君知道以後,對此人更為欣賞,認為他很有氣節和高人風範,決定大擺筵席、廣邀賓客,帶著自己車馬和隨從,空出車子上左邊的位置,親自前往東門迎接侯嬴。

戰國時期,左位為尊,左側的位置代表著更高的地位,信陵君為侯嬴留出左位相待,其禮賢下士之心可見一斑,一時成為美談,

而這也就是眾所周知的成語“虛左以待”的出處。

侯嬴並沒有謙讓,徑直走上馬車,在

左位

坐下,還要求信陵君陪他去集市見屠夫朋友,信陵君也立馬答應。侯嬴的朋友朱亥見了信陵君,看起來同樣並不怎麼尊敬,魏國受邀參加宴會的王侯將相們都對此十分不解。

此後,信陵君向大家隆重的介紹了侯嬴,這時候侯嬴才終於動容,說出真意——原來侯嬴並無意冒犯信陵君,只是為了測試信陵君的誠意,

同時讓信陵君求才若渴的態度更加廣為讚揚,才在外面演了一齣戲。

同時他還說,他的朋友朱亥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希望信陵君能夠重視他。當然,侯嬴也因此成為了信陵君的食客之一。

信陵君魏無忌:偷虎符救趙,將秦軍壓制函谷關,晚年沉迷酒色而亡

2、妙計竊符

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前257年),秦昭王以白起為帥,長平之戰大敗趙國,坑殺數十萬人,併發兵圍攻趙都邯鄲。

信陵君的姐姐是趙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妻子,數次傳信魏王和信陵君,請求魏國出兵救趙。

魏王決定派遣將軍晉鄙帶領十萬軍隊前去救援趙國。秦昭王得知以後,立馬派遣使者遊說魏王,聲稱攻下趙國以後,“諸侯敢救者”“必移兵先擊之”。魏王因此只得命令軍隊停留在鄴城,名義為救趙,

實則採取騎牆之策,選擇隔岸觀火

無奈之下,平原君派使者對信陵君說:“我當初因為您的高風亮節而支援趙魏聯姻,而今我國到了危急存亡之秋,您卻無動於衷,就算不談其他,您也為您的姐姐考慮一下吧!”信陵君十分觸動,答應拼盡全力挽救趙國。

信陵君魏無忌:偷虎符救趙,將秦軍壓制函谷關,晚年沉迷酒色而亡

然而秦國的威懾對魏王影響很大,信陵君和他的賓客們多次上書魏王、請求出兵救趙,最終都遭到拒絕。

信陵君明白不能再指望魏王於是召集門客、準備死士,準備前往迎擊秦軍,與趙國共存亡。

此時,侯嬴卻拒絕同信陵君一同前往。即使是信陵君也有所動搖——他對侯嬴可謂不薄,為何在這最後時刻侯嬴都不願意陪他呢?於是信陵君便動身返回,想要找到侯嬴問個究竟。

見到侯嬴,他卻對信陵君說:“您有食客三千、才華橫溢,卻要平白淪為戰場上的孤魂野鬼,這不值得,我故意用此下策引您回來,從長計議。”併為信陵君獻上一份妙計:魏王愛妾如姬可以隨意出入魏王臥室,而魏軍兵符就放在那裡。

如姬的父親被殺,但她始終沒能報仇,而信陵君曾幫她殺死仇人,如姬答應會為信陵君效命而死。

如此只要能夠得到虎符奪取君權,北可救趙,西可御秦,一世功名唾手可得!

信陵君大為讚歎,認為可行,並按照侯嬴的計劃,成功盜取了兵符。

信陵君魏無忌:偷虎符救趙,將秦軍壓制函谷關,晚年沉迷酒色而亡

3、力克強秦

出征之前,侯嬴擔心軍隊主帥晉鄙會拒絕聽從信陵君的命令,便推薦自己的朋友朱亥——事實上是世間罕有的大力士,與他一同前往,如果晉鄙拒絕配合,可使朱亥殺之。

信陵君雖然十分惋惜魏國名將晉鄙,但是仍舊選擇聽從侯嬴的建議,邀請朱亥一同前往。

朱亥此時也表明心意,原來他並非不敬信陵君,只是過於不拘小節,認為禮儀這樣的細節不值一提;而現在到了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刻,他自然刀山火海、在所不辭。

候嬴認為自己年老體弱,隨行反而拖累軍隊,再次拒絕從行,

但是他對信陵君說:“雖然不能同行,但我對您的忠心絕不動搖,我會計算時間,等您到達大軍駐紮之所,我便面朝軍隊所在自刎而死。”

信陵君魏無忌:偷虎符救趙,將秦軍壓制函谷關,晚年沉迷酒色而亡

信陵君到達軍營,果然如侯嬴所料,雖然兵符驗證無誤,但是晉鄙還是心中存疑,準備拒絕接受命令。這時朱亥猛地用利器擊殺晉鄙,信陵君立馬整頓軍隊,依照以長為尊的原則層層選拔,

組織起精兵八萬,開赴前線迎擊秦軍。

秦軍於是只得撤離而去,邯鄲得救,趙國也因此得以保全。

趙王親自來見信陵君,稱:“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平原君也愧與信陵君並稱。

4、婉拒封賞

信陵君盜走魏王兵符,假傳君令擊殺晉鄙,必然為魏王所不容,所以擊敗秦軍挽救趙國之後,就命令將領們帶著軍隊返回魏國,而他自己和他的門客就留在趙國。

信陵君魏無忌:偷虎符救趙,將秦軍壓制函谷關,晚年沉迷酒色而亡

趙孝成王感激信陵君付出巨大代價幫助趙國,準備將五座城邑封賞給他。信陵君聽說以後,有些驕傲自滿,卻被門下食客勸說:“您身為魏國人,竊符救趙本身就是違背君命的、不道德的,雖然您現在受到趙國上下的尊敬,也不應當過於自大”。

信陵君聽後十分慚愧,從善如流,最終只收下一座封邑作為自己和門客的衣食來源,謙虛的拒絕了趙王的其他封賞。

函谷大捷

信陵君曾不顧姐姐和平原君的勸阻,與趙國的賭徒毛公、酒肆薛公相交,只因為他們雖然出身低微,但卻身懷大才。正是這二人,在秦國進攻魏國、魏王求援信陵君的時候,勸諫因擔心魏王報復而想要拒絕的信陵君,

認為處於祖宗社稷的考慮,信陵君應當迴歸魏國。

信陵君魏無忌:偷虎符救趙,將秦軍壓制函谷關,晚年沉迷酒色而亡

而信陵君也採納了他們的建議。信陵君回國以後,魏王封他為上將軍——魏國最高統帥。出於對秦國勢大的擔憂和對信陵君的信任,諸侯各國紛紛調兵遣將救援魏國。

於是信陵君帶領多國聯軍在黃河以南的地區大敗秦軍,甚至乘勝追擊將秦軍壓制在函谷關以內,聯軍大獲全勝。這次函谷關之戰使信陵君的軍事才能得到展現,聲望也達到了威震天下的水平,留下一部

《魏公子兵法》。

但是此戰之後,秦國對信陵君大為忌憚,多次實行

反間計

,魏王由此對信陵君十分猜忌。

信陵君心知被謗,失魂落魄,最終竟然沉迷酒色而死!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千古悲劇!

信陵君魏無忌:偷虎符救趙,將秦軍壓制函谷關,晚年沉迷酒色而亡

魏國地處中原,深受周禮文化薰陶,而信陵君也受此影響,有著高尚的節義,禮賢下士、重視禮義。然而信陵君的一生最終以悲劇收尾,究其根源,

其實是信陵君的“自毀”。

為了表明自己忠君愛國、絕無二心,信陵君告病不朝,做一個紈絝子弟沉迷聲色,他的頹廢令人心痛,使人惋惜。

信陵君雖死,其名其心卻並未隨之而亡。恰恰相反,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禮義節氣等等人的高尚品質,而信陵君的影響力也隨之日益增長。司馬遷在在《史記》中以“太史公”的身份給了信陵君很高的評價。

漢高祖劉邦也為其安置專門人家世代祭祀,賈誼、曹植、謝靈運、楊堅、李白乃至梁啟超等各界人士都曾對他作出高度評價,而《東周列國·戰國篇》《尋秦記》《西風烈》《虎符傳奇》等文藝作品也花費大量筆墨在信陵君的人物塑造上面。

由此我們可以說,信陵君魏無忌,死後成神!

TAG: 信陵君侯嬴魏王趙國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