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真相令人意想不到?孔融成年後的變化,是其中之一

導語:在史學界有句名言叫:“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聽到的一切,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因為歷史是由部分人來書寫的,在這些人撰寫史料的過程中,很難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事後便盡力想抹去一切。當因為有骨氣的文人很多,所以才將這個歷史真相給保留下來。所以在看待歷史問題時,要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這樣,大家就會發現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今天爆史君就來跟大家聊幾件令人吃驚的歷史事件。

歷史上有哪些真相令人意想不到?孔融成年後的變化,是其中之一

第一件事:劉邦僅比秦始皇小3歲。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劉邦與秦始皇都是兩個時代的人。秦始皇在沙丘駕崩後,劉邦才開始嶄露頭角,很少會有人想到:劉邦與秦始皇相差不了幾歲。秦始皇出生於公元前259年,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那為何大家會有這個錯覺呢?主要是因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征戰天下時,劉邦還在鄉下東遊西逛。

劉邦出生在沛郡豐邑中陽裡,自幼寬厚仁愛,性格開朗,做事不拘小節。但長大後,他也養成了遊手好閒的習慣,不喜歡從事農業生產。鄉下人都是靠土地吃飯的,不愛幹活的劉邦自然遭到大家的排擠。當時六國還未統一,各國百姓都有投靠公族的習慣。劉邦聽說魏國的信陵君為人仗義,便前往大梁投靠信陵君。

歷史上有哪些真相令人意想不到?孔融成年後的變化,是其中之一

結果到了大梁時,才聽說信陵君已經死了。之後,劉邦又聽說信陵君門客張耳在招賢納士,於是他又投到張耳的門下。魏國滅亡後,張耳被秦國通緝,劉邦只好返回老家沛縣,並憑藉自己在外面的學識和經驗混了個泗水亭亭長。

有一次,他在送服役的人去咸陽時,半路上看到了秦始皇威風凜凜的座駕,便不由地感嘆道:“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直到秦始皇死後,秦二世上位,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劉邦才開始在史書出現。因此才給人一種印象,劉邦與秦始皇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第二件事,7歲就懂得讓梨的孔融,長大後說出了不孝的話

歷史上有哪些真相令人意想不到?孔融成年後的變化,是其中之一

《孔融讓梨》是我國幾千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的故事。講的是,孔融小時候,父親拿來了一筐梨給他們兄弟吃。結果離筐最近的孔融卻選了一個最小的梨,父親問他這樣做的原因,7歲的小孔融說:“我年齡最小,就應該吃最小的梨。”從此,孔融就成了家長教育孩子的典型。但長大後的孔融面對生他養他的父母,卻有了這樣一番言論:

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

歷史上有哪些真相令人意想不到?孔融成年後的變化,是其中之一

啥意思呢?就是說:“父親對於兒子有什麼親情呢?論起本意,兒子不過是父親情慾發作之後的產物罷了;兒子對於母親,也就像放在花瓶中的東西,拿出來,也就離開了。恐怕世人怎麼也不會想到,一直是道德楷模的孔融,會說出這樣一番驚世駭俗的話吧?最終,孔融因為得罪了曹操,被曹操給找藉口殺害了。

第三件事,寫出《憫農》的李紳,做官後一餐費用竟耗錢幾百貫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歷史上有哪些真相令人意想不到?孔融成年後的變化,是其中之一

在上小學時,想必很多人都學過李紳的這首《憫農》,農民伯伯的辛苦,被李紳生動形象地寫了出來。很多人也體會到了農民的艱辛,從此開始珍惜糧食。但這只是李紳青年時期的作品而已。據野史記載,李紳在當了官後,漸漸忘了初心,吃穿用度越來越奢靡。

他喜歡吃雞舌,每餐一盤,竟耗費活雞300只,後院為他宰殺的雞堆積如山,同時代的文人對他都非常不屑。與此同時,他在發跡之後,開始大耍權威,翻臉無情。曾經的族叔成了他”孫子“,曾經的朋友成了他流放的囚犯。總之,他已被利慾薰心。

歷史上有哪些真相令人意想不到?孔融成年後的變化,是其中之一

爆史君說

人們常說”歷史不忍細看“,但只有正確的認識到事物的正反兩面,才能更快的促使人進步,不是麼?在人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與最初的那個自己漸行漸遠,但要記得:不忘初心,不要成為當初自己討厭的那個人!

TAG: 劉邦孔融秦始皇李紳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