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激辯”歷史系教授!“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竟是假的?

對於歷史,我們究竟該抱有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去學習,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究竟是深挖歷史的真相,讓它無限的接近真實,無限的還原真實,還是隻要能夠在深挖歷史的過程中學到其中的道理就可以了呢?其實之所以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是因為我們似乎很難去真正的還原歷史,有些歷史我們往往在一段時間認為它是正確的,但是又往往從另外一個角度發現他其實是錯誤的,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存在於當時的歷史之中。

馬未都“激辯”歷史系教授!“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竟是假的?

小時候的我們學習歷史,老師所講的歷史就是權威的,就是正確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歷史瞭解的更加深入,我們會發現很多歷史並不像我們小時候所學的那樣,慢慢的我們也會開始質疑歷史,慢慢的我們會發現,史料中記載的並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歷史,我們更會發現,同樣是史料記載的東西也會出現截然相反的兩段歷史,史料記載的都會讓我們傻傻分不清楚,那麼我們又該怎樣去學習歷史呢?是完全相信《史記》這樣有權威性的史料麼?民間傳聞的歷史,以及一些野史是不是就完全不應該聽信呢?

馬未都“激辯”歷史系教授!“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竟是假的?

胡適曾經說過“歷史是認人打扮的小姑娘”,由此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真的很難知道歷史的真相是如何的,史料有分歧我們就不去了解了麼?其實我認為,關於歷史的學習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學習,更應該辯證的去看待歷史,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從所學的知識之中去判斷,就如同警察破案一樣,用一些已有的證據去證明跟推斷歷史中所發生的事情,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思考。

馬未都“激辯”歷史系教授!“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竟是假的?

舉個例子,我們可能從小就學習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說的是司馬光小的時候跟小夥伴在院子之中玩耍,其中一個小夥伴掉進了缸中,此時其他的小夥伴都害怕的跑掉了,而只有司馬光搬起了一個石頭將缸給砸破了,而他的小夥伴也得救了。這個故事的本意是教育我們遇到事情要勇敢、冷靜的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這個故事已經流傳了許久,但是我們是否考慮過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呢?

馬未都“激辯”歷史系教授!“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竟是假的?

相信我們大多數喜歡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馬未都,他是一個喜歡收藏,懂得歷史的名人,而他卻因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一檔節目中與歷史系的教授產生了激烈的辯論,馬未都提問教授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否是真實存在的,教授的學識自然是非常淵博的,竟能夠說出這個小的典故最早的出處,說明了這個故事應該是真實存在的,但是緊接著馬未都從證據學的角度上告訴我們,在宋代的時候,淹人的大缸其實是燒不出來的,在如今整個中國的文物中也找不到能夠淹人的大缸是宋代的。

馬未都“激辯”歷史系教授!“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竟是假的?

其實我們知道在過去人們驗證歷史的主要方法都是從書籍跟史料之中,而馬未都是一個非常喜歡收藏的人,對於文物的瞭解更多,而考古學非常有意義的一個地方就是能夠證史,真實的文物是可以說話,只要我們有能夠思考的頭腦,很多歷史文獻跟史料都是可以被推翻的,而往往是我們不敢去質疑這些權威的史料。

馬未都“激辯”歷史系教授!“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竟是假的?

那麼宋代就真的燒製不出來可以淹人的大缸麼?沒錯,當時的技術確實燒製不出來大缸,但是卻可以燒出甕,什麼是甕呢?其實司馬光當初砸的是缸麼?並不是,翻看原文我們會發現,當時司馬光砸破的就是甕,隨著時間的推移,砸甕變成砸缸的主要原因應該也是便於教學,能夠更加容易的被孩子們所理解。甕其實是跟缸有些相似的性質的,但是他並不同於缸,從外形上看就有著比較大的區別,缸的體積很大,整體呈現的是坡型,並且因為它的應力向外,所以想要燒製一口好缸的難度是非常大的,而甕跟缸不同,從外觀上看,他的底部跟口部都是同時向內收縮,應力方向是向內的,所以燒製甕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卻沒有缸那麼堅固。

馬未都“激辯”歷史系教授!“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竟是假的?

既然是砸甕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砸缸,那麼這也同樣引起了許多人的疑問,因為從外形上看甕的形狀就很難裝進一個小孩,最為可疑之處是因為這種容器在當時並不是用來裝水的,所以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也更加的引人懷疑。其實在節目中兩個人產生分歧的原因就是應該抱著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學習歷史,教授認為學習歷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無限接近跟還原歷史,而馬未都卻認為歷史是很難趨於真相的,只要能夠從歷史之中學習到殘存的道理就可以了。

馬未都“激辯”歷史系教授!“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竟是假的?

當然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本身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如果說孩子能夠從中學習到其中好的品質,我們似乎也沒有必要為了這個故事的真實與否來辯論,對於司馬光砸缸的真實性,以及兩個權威人士因為這個故事的辯論立場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TAG: 歷史我們司馬光故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