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人物開國一個皇帝,皇太極是個好領導

清朝歷史上有一位很了不起的歷史人物——皇太極,他是清朝開國的第一皇帝。他爸爸努爾哈赤在位的時候叫後金,到他即位,才有大清。所以,他被追認為清太宗。

清朝歷史人物開國一個皇帝,皇太極是個好領導

這個皇太極,接努爾哈赤的班,等到清軍入關的時候他已經死了,他兒子 順治是入關以後的第一個皇帝,就是愛新覺羅?福臨。由於他處在這麼一個位 置,所以在很多影視劇裡邊,涉及皇太極的並不是太多。又由於那個時代出現 了他的老婆孝莊和他的弟弟攝政王多爾袞之間不清不白的那檔事。這電視劇就 願意拍這個,能引起大夥兒關注,給人感覺好像那個時期的主角,又是多爾袞, 又是孝莊,好像沒皇太極什麼事。

甚至有人說皇太極搶了他弟弟多爾袞的皇位。其實不是這樣。

皇太極文治武功兼具,是歷史上少有的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他的眼界、見識、能力,並不比秦皇、漢武、李世民、朱元璋這些人差。

有人說,皇太極接了努爾哈赤的班,努爾哈赤雄才偉略,是草原上的雄鷹, 肯定早就把家底給打好了。

實際上,遠非如此。皇太極是接了一個大爛攤子,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繼位時危機四伏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只是將原來的原始部落發展成奴隸制城邦。他只是讓 原來的原始部落武力更強,並沒有形成一代王朝該有的規模。起碼從人心上, 努爾哈赤並不得人心。努爾哈赤在位的時候,南征北戰、東討西伐。中原讓他 打遍了,這邊打蒙古,那頭打朝鮮,直到把朝鮮打成他的屬國,而且,他當時 鎮壓自己所屬地方的漢族人,連滿族人自己的族人滿八旗也壓迫剝削漢族。他們把漢族人抓起來,男的當奴僕、當兵,女的就成為王爺貝勒的奴隸。

清朝歷史人物開國一個皇帝,皇太極是個好領導

所以隸屬後金的漢人——東北遼寧一代的漢人,對努爾哈赤是很痛恨的, 有機會可能就得起來造反,這是從整個外部形勢看。努爾哈赤的這個攤子不好 接,內外矛盾都比較多。努爾哈赤臨死的時候,這些皇子、貝勒想爭這皇位, 互相之間鬥得特別厲害。努爾哈赤沒辦法,就搞了個平衡,怎麼平衡呢?讓這 些皇子共同執政,比方說把財產分成九份,九個皇子一人一份,但執政總不能 九個人說了算吧?他有辦法,選出四大貝勒,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 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共同執政。

什麼叫共同執政?皇上在金殿裡坐著,叫面南背北,面向南,背朝北登 基坐殿。他確立皇太極作為首席執政官,就是他的權力最大。你可以想象, 以這樣一種模式,皇太極是說話最有權威的。可是一有國家大事,得四個人 一塊兒商量,得四個人一起透過,

就跟 現在舉手表決差不多,少數服從多數。

皇太極一接這攤子,自個兒不能完全說了算,外部環境還很惡劣,所以他 一上來,就面臨著諸多問題。為什麼我們說皇太極是了不起的人?因為他很有 政治手段。

清朝歷史人物開國一個皇帝,皇太極是個好領導

?改革解決內外矛盾

上臺伊始,他就努力嘗試緩解自己屬地漢族人和滿人之間的矛盾。

皇太極倡導改革,怎麼改革呢?他把所有的閒地都開墾出來,徵成公家用地。比方說原來漢族十三個壯丁為一戶進行生產勞動,現在改成八個人,把多餘的地分給漢人,讓他們種地。一方面,這發揮了漢人積極性,努力生產;另一方面生產之後繳租,充實了大清的軍費。同時極大地緩解了滿漢矛盾。你看, 我不拿你當奴隸,你種完了地,繳完了租,剩下的都歸你。

所以,這一下子就盤活了當時清朝的農耕地。

外部矛盾減輕了,接下來解決內部矛盾。四個貝勒執政,採取輪流方式, 今天你當朝,明天他當朝,不可能四個人都在京城裡待著,得分開。這一分開, 皇太極顧慮了,萬一咱幾個人都有事,怎麼辦?因為下邊還有幾個弟弟,他就 把這些小貝勒——其中就包括多爾袞,皇太極繼位的時候,多爾袞才十五歲一 也提拔起來,讓他們也來參與朝政。

什麼意思呢?削弱那三大貝勒的權力。透過這個方式,皇太極自己的力量 越來越強大,他三個哥哥的力量一天天變弱。

清朝歷史人物開國一個皇帝,皇太極是個好領導

這個時候皇太極就該下手了,怎麼下手呢?首先,他把矛頭對準二貝勒阿敏,為什麼先對著他呢?這個阿敏很特殊,他不是努爾哈赤的親兒子,是努爾 哈赤的侄子,過繼過來的。而這個阿敏偏偏又最囂張,不把皇太極放在眼裡, 因為阿敏很厲害,帶兵打仗是強項。在皇太極上位以後,阿敏帶兵打朝鮮,把 朝鮮打得稀里嘩啦,最後,朝鮮那個地盤他都佔了,結果他說咱不撤兵,我就 讓我的兵駐守朝鮮,明擺著這是獨立為王、另立山頭。所以皇太極恨得咬牙切齒,這事還了得。等於國中之國,國外之國,乃心腹大患。

皇太極就等著這機會收拾他呢,他是1626年上臺,四年之後,1630年機會來了。根據當時大清的國策,就是要打進山海關,攻到北京,吞併漢族的地 區,首先打哪兒呢?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一帶。後來,由阿敏帶兵,從山東一 帶一直打到河北秦皇島,就把明朝的守軍給趕走了。大明王朝不幹了,馬上派兵過來了,要收復失地,結果阿敏大敗。阿敏有點兒怕死,就怕接下來有性命之憂,遂把城池都棄了,跑回關外去了,而且走之前,燒殺擄掠,殺了不少老百姓。這件事違背了大清國策,本身將軍臨陣脫逃就是死罪,要死也要死在戰場上。

就算你是宗室,咱們都是哥們兒,我也不能說殺你。皇太極列舉了他十六 條罪狀,把他所有的職務都罷免了。然後送到宗人府裡幽禁起來了,沒幾年, 阿敏就窩囊死了。

接下來他對付誰?三貝勒莽古爾泰,他名字裡有個“魯莽”的“莽”字,

這人也確實有點兒大意。有一天上朝,上朝是有規定的,就這幾個人都得面南背北,你可以帶護身兵劍,但在金鑾殿之上,是不能把刃露出來的,這露出來, 你要謀反嗎?結果皇太極和莽古爾泰倆人商量事的時候,這莽古爾泰一激動, 就拔出了刀,這刃不就露出來了嗎?皇太極斥責道,大膽,給我拿下,你怎麼 能違背祖制?金鑾殿是不能露刃的,這露刃算是驚駕。就這麼著,把莽古爾泰一舉給拿下了。

清朝歷史人物開國一個皇帝,皇太極是個好領導

這就跟開玩笑似的,這說明什麼,皇太極這時候羽翼已豐,就算我真動他, 他莽古爾泰也不敢把我怎麼的。皇太極若沒那實力,他也沒有絕對的勝算,自個兒可能皇位都不保。可這個時候,他已經做好準備了。三貝勒清除了,就剩下大貝勒大哥代善。這個代善很聰明,一看形勢,自個兒弄不過老四,算了, 算了,我呀,保命要緊。

代善就請臣子擬了份摺子上奏,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天上不能有兩個 太陽,咱倆在這個金鑾寶殿上,都面南背北這算什麼事。我的能力跟四弟你比, 如燭火對日月,就說自個兒就是那小蠟燭,四弟就是那太陽,我怎麼能跟你比, 我哪敢跟你並坐,我申請撤出,我不再坐在你旁邊。你給我把凳子就行,我不 敢跟你並排。

皇太極一看,好事,順水推舟,既然大哥有這個意思,老弟我也就“勉為 其難”,最後同意了。

其實他這招,就跟杯酒釋兵權一個套路。北宋皇帝趙匡胤跟下邊說,你們 都回家吧,為啥?老老實實地去享受太平世界,你們拿著兵權,我心裡不踏實。 代善就這麼很和平地退出了競爭。

到了這個時候,皇太極才真正掌握了大清所有的權力,開始把自己的能耐 ——展現出來。

?設計除掉袁崇煥

首先,他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是什麼?就是和大明交戰。因為他要打進山海 關,吞併這些地區,非得跟明朝開戰。那個時候跟明朝開戰,最大的障礙是誰? 袁崇煥,就是大明那個優秀的將領。

袁崇煥是秀才出身,沒打過敗仗,能耐很大。前文說過,努爾哈赤就是 因為吃了袁崇煥的敗仗,急火攻心,一命嗚呼。可以說,他間接死在了袁崇煥手裡。

皇太極要想打到大明朝的腹地,非得拔掉袁崇煥這個釘子。可是他跟袁崇煥交過手,打不過人家。袁崇煥就駐守在錦州興城這一帶,可謂咽喉之地。

這個地方非常重要,皇太極一看,我過不了你這關,怎麼辦呢?得想個辦 法。我不走這條線路,開闢另一條線路。從地圖上看,從錦州興城這咽喉之地岀來,從秦皇島到北京,直達天津,他走哪兒呢?從北邊走,走現在內蒙古這 塊兒,然後繞到河北宣化再往南走,那時候叫熱河,然後繞過來攻打北京。皇 太極部隊繞過袁崇煥攻到北京,這邊袁崇煥聽到信兒,快馬加鞭帶著部隊往回殺,在北京城以北阻擊皇太極部隊,就把皇太極給打敗了。

本來挺好的事兒,可崇禎皇帝身邊有人嚼舌頭,說這不對呀,這個袁崇煥 駐守錦州一帶,怎麼皇太極帶兵長驅直入,他神不知鬼不覺就來了,怎麼來的?他是不是跟袁崇煥之間有事兒?袁崇煥是不是要賣國,把這大明江山賣給皇太極,然後他求榮華富貴去?

崇禎皇帝疑心很大,雖然袁崇煥帶兵回來打仗,但不知道這裡頭有什 麼事。這麼著吧,派細作出去打探,派別人不放心——我們都知道,東廠、 西廠、錦衣衛,皇上直接管轄,而且管這事的好多都是太監——就派出一 隊太監打探。

皇太極一看機會來了,就要借這個機會使反間計。這些小太監一出城,一 進皇太極的地界,就有探子報那邊人來了,把人抓起來。怎麼抓?不能打草驚 蛇,因為那個時候滿族人出來打獵,抓人是常有的事,就把他們當作普通的漢 族老百姓抓進去,意思是苦力勞工,說皇上讓你們修條壕溝。就這麼著,白天干活,晚上就把他們關到那頂小帳篷裡頭。

這個時候,皇太極的兩個弟弟在外邊看著——知道屋裡他們沒睡覺呢一 倆人開始聊天,一個問,皇兄怎麼從河北撤回來了?怎麼回事? 一個說,跟袁將軍都說好了。你想,帳篷裡這倆太監,耳朵不得豎起來聽?這位說,那天我 看著了,咱們有位大人拿著皇上的旨意,到袁將軍營裡去了,談好了。那位說, 小點兒聲,小點兒聲,不能大聲說。

什麼話越不說全了,別人越想聽。這倆太監一聽,真有事。

其實這反間計就是典型的“蔣幹盜書”。蔣幹跟周瑜倆人睡到三更半夜, 周瑜假裝喝多了,這蔣幹爬起來翻東西,翻出一封信,蔡瑁、張允的來信,說等水軍訓練成形定斬曹孟德人頭,獻到公瑾帳前。蔣幹嚇得夠嗆,趕緊把信揣兜裡半夜跑了,回去曹操一看,就把蔡瑁、張允給殺了。

當然,皇太極自個兒沒出面,把這事做得挺像。然後,第二天再出來幹活, 吃飯的時候,這些兵裝作喝酒喝多了,那倆人就趁機跑了,跑回北京就跟崇禎皇帝說了。崇禎一聽,果不其然,這肯定是真的了。他就把袁崇煥從東北調回 來,凌遲處死,一刀一刀活剛,非常殘忍。

皇太極的反間計很成功,袁崇煥這顆釘子拔了,等於給他進關掃清了很大 障礙。

?如何在政治角逐中突圍

明末清初,時局混亂,北京城有大明崇禎皇帝,南面有農民領袖李自成, 蒙古有察哈爾部林丹汗。那麼,在這場政治角逐中,皇太極是怎麼取得最終勝利的呢?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皇太極小時候非常苦。有句話叫“母以子貴”,這個 妃子要生個兒子,那不得了了,她地位就有保障了。但是大清努爾哈赤時期, 恰恰相反,是“子以母貴”,就是說這兒子到底能不能立得住,父皇喜不喜歡他,往往靠他母親。靠他母親什麼呢?就是外戚,就是他母親這邊的親戚。因 為那時候滿蒙通婚,如果母親孃家有勢力,能多帶來牛羊馬匹、多給錢,那你 這孩子就在宮裡立得住。

說白了,不是他母親多厲害,而是他姥爺多厲害。

皇太極他姥爺不行,是他姥爺無權無勢嗎?不是,人家可是一個部落的首領,關鍵是這個部落跟努爾哈赤打過仗。

皇太極的母親,叫孟古,是葉赫那拉部落。葉赫那拉這個部落出了很多名人,慈禧太后就是葉赫那拉氏。電視劇《康熙王朝》裡頭,有個叫明珠的跟索 額圖對著幹。明珠全名納蘭明珠,也是葉赫那拉氏。納蘭明珠有個兒子,納蘭容若,清朝第一詞人,詩詞寫得非常好。

當初,葉赫那拉部落為了跟努爾哈赤搞好關係,就選擇通婚,把自個兒女兒孟古嫁給了努爾哈赤。孟古嫁過來之後,生的孩子就是皇太極。老葉赫 王死了之後,他的兒子繼位,就是皇太極的親舅舅。他有倆舅舅,都不甘心 看著努爾哈赤部落一天天強大,就跟大明王朝眉來眼去。所以,這兩個部落常年打仗。

這一打仗,皇太極孃兒倆都得遭罪。

後來,皇太極的大舅就在戰鬥中被努爾哈赤殺死了。兩個部族的仇恨越結 越深,皇太極母親心裡很難受。再加上日夜煎熬,這身體就不行了,那時候皇 太極才十二歲。他母親臨死之前就請求努爾哈赤,說大王,能不能到葉赫那拉部落把我媽請過來,臨死前讓我們孃兒倆見一面?努爾哈赤雖然恨葉赫那拉部 落的人,這可是自個兒媳婦,也心疼,好吧,派人去請。

這時候,皇太極他大舅舅死了,他小舅舅當家,他一聽這能去嗎?他們有深仇大恨,我媽去了萬一叫人家給殺了怎麼辦?堅決不允許他母親去。就這麼著,皇太極母親死前,她孃兒倆也沒見著面,她這心裡頭應該很遺憾。

而這時候,兩個部落之間的仇化不開了。後來,努爾哈赤興兵跟大明打仗, 列舉岀大明七大罪過,說因為這七件事,我恨你恨得要死。其中有四件事,跟 明朝出兵幫助這個葉赫部落有關。皇太極從他姥爺那邊得不到任何幫助,他媽在他十二歲就死了,你說皇太極在宮裡得遭多大的罪。關鍵是他也是皇子,將 來也可能競爭儲君之位,危機四伏,所以皇太極那時候為了保命,他在宮裡就練就了 “看人下三尺”的功夫,謹小慎微。每個人他都維護到了,跟人家搞好關係,所以他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趨利避害這些本領。

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環境,皇太極打小就自強不息。從小吃的這苦、受的這 罪,都成為他今後成長的一個動力。

清朝歷史人物開國一個皇帝,皇太極是個好領導

其實,在我們身邊這種現象比比皆是。凡是有大成就者,無論大官、大商 人、大學問家,如果小時候生活條件特別優越,往往就沒有上進的動力。當然學會觀察一個人,瞭解他的需求,學會怎樣能夠順應他,這也是能夠在社會中生存下去的一個重要手段。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將來有點兒出息,最好對他進行一些挫折教育。

TAG: 皇太極努爾哈赤袁崇煥阿敏葉赫那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