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緬戰爭,八年鏖戰,僅僅為的是宗主國的臉面

公元1762-1769年(清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四年),在東南亞的土地上,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地區戰爭,戰爭的雙方均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騎兵、象陣、西洋火炮、燧發槍、火繩槍等能代表當時最強戰力的軍事力量輪番上陣,甚至還出現了法國僱傭兵的身影。這場持續8年的戰爭,戰到最後,雙方均精疲力盡,產生了厭戰情緒。作為名義上的勝者,大清雖鞏固了宗主權,然而卻“雖勝尤敗”,國力空耗,雲貴總督兼任兵部尚書明瑞、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等八旗精銳折損雨林,軍機大臣傅恆因此病死,緬甸貢榜王朝雖然保住了領土,但國勢從此掉頭直下,失去了南亞“小霸王”的光環,不得不臣服大清。

清緬戰爭,八年鏖戰,僅僅為的是宗主國的臉面

緬甸貢榜王朝鼎盛時期形勢

公元1752年,緬甸貢榜王朝崛起,其開國君主“雍籍牙”和英國東印度公司關係密切,積極學習歐洲先進槍炮戰術,裝備了大量西方先進的燧發槍和火炮,傳至第三代國君孟駁執政時期,緬甸已成為不折不扣的東南亞“小霸王”,他們橫掃東南亞,向西北吞併阿霍姆王國和曼尼普爾王國(今印度東北),向北收服撣族土司,向東吞併南掌(今寮國),向南滅掉四百年曆史的暹羅(今泰國),國勢強盛,成為擁有領土面積210萬平方公里,人口1200萬人的大國。隨後緬王又將目光瞄向中國雲南境內,憑著其軍力,迅速壓服中緬邊境上的諸多土司,派出部隊向中國境內的土司徵收“花馬禮”,要求對方向緬甸貢賦錢糧。

當時在兩國國境線上,分佈著大大小小几十個土司,他們在中國和緬甸的夾縫中生存,“以華為父,以緬為母”,誰強大了就依靠誰。而此時的清朝,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北方的沙俄和西北的準噶爾,並沒有把緬甸放在心上,政治上還是抱有將緬甸和平納入朝貢體系的想法,希望緬甸主動納貢,不想大動干戈。

清緬戰爭,八年鏖戰,僅僅為的是宗主國的臉面

與準噶爾、沙俄相比,緬甸確實只是疥癬之疾

在得知緬甸向中緬邊境土司索要供賦後,清朝震怒,因為對於封建王朝而言,供賦代表的是國家的“臉面”。清王朝一向以中原正統王朝自居,在與他國的外交中,十分在意等級尊卑關係,而維持這種等級制度的關鍵就是“朝貢外交”。對於清王朝而言,緬甸此舉,無異於是在挖大清的牆角,挑戰清朝的權威。

清緬戰爭,八年鏖戰,僅僅為的是宗主國的臉面

對於中國封建帝王而言,八方來賀、四海鹹服是其最高理想

公元1758年,清朝平定了長達80年的準噶爾叛亂,清政府的注意力終於從西北轉向了西南,開始對緬甸挑釁清朝的行為採取強硬態度,中緬邊境局勢逐漸緊張。於是,一場持續8年的清緬戰爭,就此展開。這場戰爭前後打了4輪,清軍雖佔有人數優勢,但從一開始就犯了自大輕敵的毛病,加上氣候影響,屢戰屢敗,可以說打得十分窩囊。

1。第一次清緬衝突,雲貴總督劉藻畏罪自殺。

公元1762年,緬屬貢榜王朝軍隊開始入界騷擾。特別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騷擾規模驟然升級,緬甸佔領了車裡(現在的西雙版納)土司衙署所在的橄欖壩,其兵鋒甚至深入內地思茅,勒索錢糧和擄掠民眾,以補充緬甸入侵暹羅所需軍餉和勞力。緬甸甚至發文中國,宣佈車裡為緬甸領土。

滿清雲貴總督劉藻,當時已是64歲高齡的老人,他出身舉人,不諳軍旅,排程無方,僅派3000綠營兵圍剿,結果被緬軍擊潰,參將何瓊詔、千總薛士後、外委陶國興全部陣亡。戰敗後,雲南綠營又虛報戰功,劉藻稀裡糊塗向朝廷報捷。得知真相後,乾隆帝大怒,將劉藻革職。驚恐之下,劉藻畏罪自殺。

2。第二次清緬衝突,清軍被緬軍迂迴包抄,潰不成軍。

劉藻死後,乾隆帝委派陝甘總督楊應琚到達雲南,接任雲貴總督,調集兵力一萬四千人,對外號稱“發兵五十萬,大炮千樽”對緬開戰。但緬兵一路堅壁清野,清兵並無多大戰果。

在清兵發動攻勢後,緬王孟駁並未驚慌失措,派出將領“莽聶渺遮”率兵一萬,與清兵對抗。“莽聶渺遮”頗懂軍事,以奇兵四千,沿獨龍江北上,直插騰衝,抄了清軍的後方。對此,清軍毫不知情。等到楊應琚得到戰報後,緬軍已經拿下了騰衝。並且最要命的是,即便是清軍主力方向,清軍也吃了大虧,緬軍裝備的是燧發槍,射速、火力都遠勝清軍的火繩槍。清緬兩軍交戰四日,雖然互有死傷。但明顯清兵傷亡更大。

這時,迂迴到清軍後方的緬軍開始南下,清軍再次潰敗,此次戰鬥,清軍戰死1899人,病故3708人。戰後,楊應琚謊報軍功,稱清軍大捷,前後斬殺緬軍萬人。乾隆也不是傻子,發現雖然捷報不斷,但戰鬥的地點卻離內地越來越近,隨著侍衛福靈安將真實情況報告後,乾隆大怒,將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

清緬戰爭,八年鏖戰,僅僅為的是宗主國的臉面

緬軍的燧發槍,比清軍的火繩槍更適合叢林作戰

3。第三次清緬衝突,清軍八旗出戰,緬甸派出象陣,兵部尚書明瑞戰死。

經歷過前兩輪戰鬥的失敗,乾隆終於意識到了緬軍的戰力已非雲南綠營可以匹敵,於是他調派大學士、兵部尚書明瑞出任雲貴總督,同時,調遣三千八旗兵、八千四川綠營兵、一萬貴州綠營兵前往雲南助戰。為了壓制緬軍的火力優勢,清朝還給前線調去了很多大口徑的火炮。可以說,這一次,清朝終於認真起來了。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四月,明瑞在給每兵準備兩個月的糧食,又徵調到了八萬匹馬、驢、牛為作戰及後勤用後,帶著25000人,與參贊大臣“額爾景額”兵分兩路,殺入緬甸腹地。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緬甸首都阿瓦(現在的曼德勒)。他的想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一戰滅了緬甸貢榜王朝。

一開始,戰局進展得十分順利,滿洲鐵騎長驅直入,直搗緬甸首都阿瓦。但由於緬甸的氣候溼熱難耐,在酷暑和瘟疫面前,清軍很快就受不了了,清軍中的瘟疫越來越嚴重,糧草也逐漸耗盡。慢慢的,緬甸開始佔據上風,他們派出小股部隊,將清軍的後勤、軍情線路全部切斷,還出動象陣,與清兵對抗。

清緬戰爭,八年鏖戰,僅僅為的是宗主國的臉面

象陣,在南亞戰爭中威力巨大

內外交困之下,清軍無奈後撤,明瑞等八旗將領,為掩護文官和傷病員撤退,主動率兵斷後。最終,明瑞重傷後,將髮辮割下交給僕人帶回國內,自殺身亡。領隊大臣“扎拉豐阿”陣亡,參贊大臣“觀音保”以身上攜帶的最後一支箭刺喉自殺。清兵突圍中共有千餘名官兵戰死,但文官和傷員基本安全返回大清。

乾隆聽聞明瑞大敗身亡的訊息,震怒無比,將延誤軍機的“額爾登額”逮捕進京,處以磔刑,同時北路軍的雲南提督譚三格也被處死。明瑞的靈柩歸京後,乾隆帝親臨弔唁,賜諡號“果烈”。

4。第四次清緬衝突,國舅傅恆出馬,戰事卻不了了之。

明瑞死後,乾隆一心想報仇雪恨,他任命軍機大臣、國舅傅恆為經略,大學士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舒赫德為參贊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負責對緬作戰。由盛京將軍親自挑選,調集了兩千索倫兵,一千錫伯兵、一千吉林兵、四千八旗兵、一千蒙古厄魯特騎兵會同貴州、四川兩地一萬三千名綠營兵出戰。此外,傅恆還調撥了兩千福建水師助戰。可以說,乾隆這次是把老本都掏了,就是為了打贏緬甸。

清緬戰爭,八年鏖戰,僅僅為的是宗主國的臉面

索倫兵,被譽為帝國的刀鋒,清朝前中期所有對外戰爭,均作為精銳使用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傅恆正式出征。大軍臨行之時,乾隆親自在太和殿授予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冑贈給傅恆,以表示對他的信任和期望。

八月,清軍開始進入緬甸作戰。這一次,緬軍全面處於下風。陸戰,緬甸騎兵打不過八旗和蒙古騎兵。緬軍雖然有燧發槍,但清軍有各種口徑火炮,大炮一響,直接壓制燧發槍。打水戰,緬軍也是打不過清軍水師。而且,清軍這一次的戰略思路也很穩健。傅恆背靠雲南,穩紮穩打,不給緬軍任何偷襲的機會。緬軍只能堅壁清野,利用主場優勢與清軍打防禦戰。

然而,緬甸的氣候環境再次成為大清的勁敵。清軍此次出征三萬人,真正戰死的才一千有餘,而染病的卻高達萬人。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等,竟然先後在前線病死,就連統帥傅恆本人也染病臥床。

仗打到這份上,雙方均無心再戰,緬甸雖然佔據主場優勢,但統帥“諾爾塔”明白緬甸無力支撐與中國的長期戰爭。因此,雙方將領都在未取得本國君主同意的情況下,自行決定議和停戰。幾經交涉後,雙方於十一月十六日正式議和,緬軍14名將領與清軍12名將領作為代表,談判畫押,互贈禮物,正式停戰。截至十一月二十一日,清兵全部撤入中國境內。就這樣,這場延續多年、花費清朝九百多萬兩白銀的戰爭終於落下帷幕。

清緬戰爭,八年鏖戰,僅僅為的是宗主國的臉面

傅恆歸國後不久,就病死在北京

清緬議和後,暹羅華人鄭信趁機起義。不久,暹羅重新獨立,並迎來了復興。緬甸稱霸東南亞的美夢,也徹底破滅。18年後的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緬甸國王孟云為應對暹羅等鄰國的壓力,主動改善對華關係,派出使節向大清奉表稱臣,正式納入東亞朝貢體系。

TAG: 緬甸清軍緬軍明瑞傅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