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為何越戰越強?《史記》:你也不看看劉邦在做什麼

正史記載,楚漢爭霸開始於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以漢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後的還定三秦為戰爭號角。楚漢爭霸是主角毋庸置疑的是項羽的楚國和劉邦的漢國,參戰雙方的力量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定量的改變。楚國和漢國唱對手戲,其他諸侯王就在作壁上觀看戲嗎?當然不是,他們都有積極參與其中的。楚漢陣營的諸侯王們,也因為戰爭的勝敗和劉項的拉攏不斷變化。

漢軍為何越戰越強?《史記》:你也不看看劉邦在做什麼

楚漢陣營的盟國變化

漢軍剛出巴蜀還定三秦時,西楚陣營有十二個加盟國,西漢陣營僅有兩個加盟國;待到漢軍打著揮師東進攻楚國的旗號時,西楚陣營有九個加盟國,西漢陣營有八個加盟國;漢軍進攻楚國都城彭城時,西楚陣營有五個加盟國,西漢陣營有八個加盟國;待到彭城之戰漢軍大潰敗後,西楚陣營有九個加盟國,西漢陣營只有孤零零的一個加盟國;韓信北伐後,西楚陣營僅剩兩個加盟國,西漢陣營則有六個加盟國;待到最後的垓下決戰,西楚陣營只剩下一個加盟國,這個加盟國還並未支援項羽的楚軍,西漢陣營有七個加盟國。

12和2,9和8,5和8,9和1,2和6,1和7,從這一系列的數字變化,我們可以得出好幾個結論:其一,楚漢兩陣營的實力一直在變化;其二,楚漢爭霸期間,大部分諸侯國都是牆頭草,誰強跟著誰混;其三,諸侯國被越打越少;其四,西楚政權很不得眾諸侯的心,從打著伐楚的旗號東進,天下諸侯響應情況便可看出;其五,韓信北伐是扭轉楚漢強弱的關鍵轉折點;其五,漢軍是越打越強,即便是前面劉邦被項羽率領的楚軍攆著跑,但並沒有影響漢軍的發展,西漢陣營反倒在這楚軍壓迫之下愈發壯大,以至於最後形成碾壓之勢,成為新的大一統王朝。

漢軍為何越戰越強?《史記》:你也不看看劉邦在做什麼

絕境逢生的漢軍

項羽剛分封天下的時候,劉邦的日子很不好過。“漢王之國,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劉邦返回自己的封國時,項羽派三萬大軍尾隨著,以防劉邦軍不服氣,進行狗急跳牆的反戈一擊;而當時仰慕漢王劉邦人品願意追隨劉邦西進的諸侯軍士卒有數萬人,包括楚國的。他們進入巴蜀後,劉邦命人燒燬了棧道,一是防止背後偷襲,二是向項羽表示自己沒有東出的意圖。到達南鄭後,劉邦進行統計,發現有許多將領和士卒中途逃亡回去故鄉;而留下來的大部分士卒(跟著劉邦入巴蜀,意味著遠離家鄉和親朋,連回去告知他們此事的機會都沒有),也唱起了家鄉歌,表示想要回家。劉邦內心十分沉重。

跟著劉邦入巴蜀的漢軍,毋庸置疑都是死忠鐵桿,但也改變不了他們士氣低下的事實。這時韓王信出現,說出一番與局勢截然不同的話:“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複用。不如決策東鄉,爭權天下。”劉邦覺得甚有理,如此昭告下去,軍心可期、人心可用啊,局勢一下子扭轉下來,情況樂觀起來。

漢軍為何越戰越強?《史記》:你也不看看劉邦在做什麼

越戰越強的劉邦

漢高祖二年,已出巴蜀的漢軍直插東方而去,而後“諸將以萬人若以一郡降者,封萬戶。繕治河上塞。諸故秦苑囿園池,皆令人得田之,大赦罪人。漢王之出關至陝,撫關外父老,還,張耳來見,漢王厚遇之。”,投降自己的軍閥、想要投降自己的軍閥、還是自己敵人的軍閥、治下百姓和牢中罪人等,劉邦全部考慮到照顧了,紛紛感慨劉邦是英明的君主,漢軍是仁義之師。“新城三老董公遮說漢王以義帝死故。漢王聞之,袒而大哭。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項羽弒殺本是天下共主的義帝,劉邦伐之,乃有道伐無道,有著天下大義名分,看似無實際作用,卻增添了不少軟實力。

“病癒,西入關,至櫟陽,存問父老,置酒,梟故塞王欣頭櫟陽市。”徵兵、平民怨和收攏人心,《項羽本紀》有這樣的事嗎?似乎是沒有的,項羽是直接帶著軍隊到處幹仗,也沒有修民生之類。劉邦戰勝,擴張地盤收攏人心;項羽取勝,擴張地盤繼續幹仗;劉邦失敗,收攏人心,繼續徵兵;項羽失敗,嗯,直接生死國滅,萬劫不復。

漢軍為何越戰越強?《史記》:你也不看看劉邦在做什麼

戰爭,打得是雙方國力,不是一朝一夕、一場戰鬥能解決完的事,劉邦認識到了,項羽沒認識到。

參考文獻:《史記》

TAG: 劉邦陣營項羽加盟西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