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卑微,卻能官運亨通,清朝的包衣奴才為什麼那麼牛?

包衣奴才的地位很高的,怎麼算人家都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僕人,起點擺在那裡的。

出身卑微,卻能官運亨通,清朝的包衣奴才為什麼那麼牛?

包衣全稱“包衣阿哈”,系滿語音譯,乃是家奴之意,其中“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是清代八旗組織內部的一種人身領屬制度。這部分人主要由犯罪受懲罰的旗人組成,他們在旗籍上被列入另冊且為世襲群體。換言之,如果上一代是“包衣”的話,通常情況下,他的後代也將一直是“包衣”身份。

按清制,“包衣”不是八旗中的獨立組成部分而是屬於其主人所在的旗,如皇帝的“包衣”屬於“上三旗”( 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歸內務府管理,主要擔任皇宮中的各種勤務,而其他王公貴族的“包衣”屬於“下五旗”。

出身卑微,卻能官運亨通,清朝的包衣奴才為什麼那麼牛?

包衣奴才和早期的奴隸社會一樣,他們的一切都屬於八旗貴族的,包括他們的生活,還有他們的婚假都要聽從八旗貴族的,為他們提供家務,娛樂,還有一些經營活動,可以這樣說,只要能想到的事情,都可以交給他們來做。

如此一看似乎包衣就是奴隸,但事實上,在清朝,包衣的地位遠高於普通人。

包衣與奴隸的區別: 努爾哈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發展以家族為核心的統治模式,而建立了“主僕關係”明確的八旗制度。換言之,八旗制度等同於清朝的包衣制度,這是學術界的共識。

出身卑微,卻能官運亨通,清朝的包衣奴才為什麼那麼牛?

清代的所謂“奴隸”,多指身份“下賤”的底層漢人,而滿族包衣則是“家僕”,八旗貴族的家奴。“家僕”與“奴隸”的區別很大,奴隸則只能做太監,做宮女,永遠無法步入仕途。 家僕卻是可以當官兒的,比如和珅。還有延禧攻略中的令妃他們家也是包衣出身。

包衣的待遇: 包衣與滿清貴族相比,雖然是下等人。但是與普通漢人相比,卻是上等人。(狗仗人勢嘛)

包衣是個鐵飯碗 :包衣相當於“旗下人”,所以有正規的旗人戶口。 旗人戶口是一個“鐵飯碗”,清政府每個月都會給旗人發放贍養銀子,所以包衣餓不死。

出身卑微,卻能官運亨通,清朝的包衣奴才為什麼那麼牛?

包衣擁有人身自由權 :

不對吧?包衣不是奴才嗎?哪來的自由權? 包衣是奴才不假,但他們是滿清皇室的奴才,而不是漢人的奴才。包衣有旗人戶口,旗人戶口比漢人戶口高階很多,大清律法明文規定,擁有旗人戶口的滿人,不可以被主人買賣,也就是說,在清朝買賣漢人是合法的,買賣旗人則是違法的,所以包衣擁有人身自由權。

包衣的政治待遇好 :

包衣雖然是滿清皇室的奴才,但是包衣有參加科考步入仕途的權力。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當上了大學士、總督之類的高官,如康熙朝正白旗下的“包衣”李士楨,後官至廣東巡撫;再如同治朝的湖廣總督官文和光緒朝的兵部尚書立山,他們都出身於內務府下的“包衣”。而且有清一代,包衣坐到皇太后的例子,也不是沒有。雍正皇帝的媽,德妃烏雅氏就是滿洲正黃旗包衣出身,他爺爺額參當過御膳房總管,是內務府的包衣,烏雅氏自然也是包衣身份。然而包衣坐到皇太后了,誰敢瞧不起?

嘉慶皇帝的媽,令妃魏佳氏也是滿洲正黃旗包衣出身,而且是包衣中的包衣。照樣能坐到皇貴妃的位置,這不符合最底層人的標準吧!

出身卑微,卻能官運亨通,清朝的包衣奴才為什麼那麼牛?

漢人當奴才就是沒有科舉權,你見過哪個太監考上過狀元? 所以在清朝,漢臣對皇帝稱“臣”,滿臣對皇帝稱“奴才”。

包衣服務物件,是滿清入關時各旗的旗主。比如包衣出身的和珅,和珅的祖宗是正紅旗旗主代善的包衣,代善是努爾哈赤的二兒子,大清朝的鐵帽子王。換句話說,包衣服務的物件,都是愛新覺羅家的族人,一般非皇族出身的滿人或者漢人,無論權力多大,地位多高,也都無法擁有“包衣”的權力。

儘管和珅權傾朝野,但是如果和珅敢稱呼自己家的奴才為“包衣”,那便是以下犯上,意圖謀反。因此,包衣既不是奴隸,也不是奴才,而是專門服務於皇族的旗人。

而且“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些人往往比普通旗人更容易獲得上升或發財致富的機會。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即正白旗“包衣”出身,但他卻是康熙皇帝的親信,長期掌管內務府下屬的“肥差”——江寧織造。

出身卑微,卻能官運亨通,清朝的包衣奴才為什麼那麼牛?

總而言之,包衣就好比“總統的保鏢”,奴才好比“看門的保安”,兩者的工作性質雖然相同,但是待遇和地位,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TAG: 包衣旗人奴才八旗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