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是“康乾盛世”,為何僅過40年,清朝就變得衰敗不堪

歷史上的每個朝代,在走向沒落之前,必定要經歷一系列的各種波折。比如唐朝最終走向滅亡,經歷了安史之亂、宦官專權、諸侯割據、朋黨之爭等等。明朝走向滅亡,也經歷了皇帝不理政事、宦官把持朝政、朝堂黨爭太盛、農民起義劇烈、後金兇狠逼迫,以及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等等。每個朝代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波折以後,會變得千瘡百孔,最終潰爛得無法補救,終於被推翻。

但是清朝卻非常奇怪,清朝經歷了130多年的“康乾盛世”,這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但是,“康乾盛世”之後,卻只有40年的時間,清朝就爆發了鴉片戰爭,而且此後整個清朝以“自由落體”的加速度,在60多年的時間後,便走向了滅亡。

本來還是“康乾盛世”,為何僅過40年,清朝就變得衰敗不堪

(康乾盛世)

那麼,清朝明明才是“康乾盛世”,為什麼就這麼急速地墜落呢?

前面我們也說了,一個朝代要墜落,總會遇到什麼皇帝昏庸、宦官專政、藩鎮割據、朋黨之爭等各種折騰。然而,清朝卻沒有這樣的折騰,皇帝並不算昏庸,也沒有宦官專政、朋黨之爭、藩鎮割據這些,然而清朝依然急速敗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問題看起來讓人費解,其實其中有很大的隱蔽性。什麼隱蔽性呢?

就是所謂的“康乾盛世”,很可能是一個偽概念。或者說,是一個不準確的概念。有什麼不準確的地方呢?

清朝經過康熙對各方的平定,經過對邊疆的鞏固,以及一些經濟的發展,確實給老百姓帶來了安定的生活。不過在康熙晚年的時候,國家又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官員貪腐成風,經濟有很多癥結等等。這些康熙都沒有及時更正。雍正上臺以後,力挽狂瀾,勵精圖治,懲治貪腐,調整經濟,國家的發展又重新走上正軌。

雖然說,在康熙和雍正兩朝,盛世的圖景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輝煌,但是,在整個封建時代,依然是十分難得的。不管怎麼說,在這六七十年的時間裡,國家是一種比較安定的樣子。

乾隆統治的六十年間,相對來說,國家也比較安定。但實際上,這種安定之中,卻潛藏著巨大的危機,什麼樣的危機呢?

本來還是“康乾盛世”,為何僅過40年,清朝就變得衰敗不堪

(乾隆畫像)

其一,乾隆沒有自新措施。

乾隆上位以後,他認為雍正時期所做的打擊皇室、懲治貪腐的行為,是一個個人報復。因此,他極力糾正這些所謂的“錯誤”。他給皇室成員平反,廢除雍正制定的很多政策。同時,雍正曾培養出來的得力干將,尤其是一些改革的干將,乾隆卻有意地對他們進行了打擊。

乾隆看起來是為了調和矛盾,但實際上是把社會狀態,又撥回到康熙晚年的情景。從某種意義上說,乾隆這是一種倒退。更為嚴重的是,乾隆的這種所謂調和,讓社會失去了自新能力,整個社會越來越退化和墮落。

其二,乾隆消耗了大量財富。

一方面,乾隆統治下,社會沒有自新能力。另一方面,乾隆又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乾隆這種消耗,與歷史上漢武帝、唐玄宗不太一樣。漢武帝、唐玄宗好大喜功,為了開疆拓土,發動了大量戰爭。乾隆皇帝雖然曾平定大小金川之亂,平定回民之亂,但是並沒有為了擴大版圖,主動發動過戰爭。

不過,雖然乾隆沒有透過戰爭消耗國力,但是他在其他方面大量消耗了。尤其是他的六下江南,所消耗的社會財富數字是可怕的。這就使得乾隆時期,財政出現了巨大的虧空。

本來還是“康乾盛世”,為何僅過40年,清朝就變得衰敗不堪

(和珅畫像)

其三,乾隆縱容官僚集團腐敗。

乾隆為什麼會縱容呢?主要的原因,是乾隆自身需要大量的消耗,這些消耗,都需要財富。而官僚集團腐敗,可以獲得更多的財富,滿足乾隆消耗的需要。

和珅就是一個大貪官,這一點乾隆也知道。但是,和珅能夠滿足乾隆

霍的需求,因此,乾隆縱容和珅。而乾隆縱容和珅的做法,也使得整個社會上行下效。

除此外,乾隆還公開賣官鬻爵,攫取財富。那些透過花錢買官的人,他們上臺後,必然要大肆搜刮老百姓來填補虧空。

其四,乾隆緊閉國門阻礙經濟發展。

那時候,西方近代工業革命興起,各國一直試圖到中國來,和中國做生意,發大財。但是,乾隆抱著一種天朝上國的思想,緊緊地關住國門,不向外國人開放。

而乾隆這樣做,也使得經濟死氣沉沉,失去了進入近代工業的機會。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看起來“康乾盛世”之後,只有40年清朝就變得非常衰朽,實際上這種衰朽是從乾隆上臺不久就開始了。也就是說,並不是40年,而是接近100年。

(參考資料:《清史稿》)

TAG: 乾隆康乾清朝消耗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