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只會講年獸?別俗啦!這6個年俗故事,隨便哪一個都會讓孩子大開眼界!

過年期間,大家都做些什麼呢?

和小夥伴們聊起來,得票最高的回答是:“過年就兩件事:一是搶紅包,二是打麻將”。

我們父母那輩對過年習俗非常注重,有很多的講究。比如,小時候在家,媽媽都會監督我們:

過年之前必須要洗澡,

大年初一一定要早起,

過年期間一定注意不能說“破”“死”“完”這些字眼。

小時候不諳世事,總想著按自己的想法來,覺著那些窮講究,完全可以拋諸腦後,怎麼痛快怎麼來。遺憾的是,長大後才發現,真沒了那些“窮”講究,年味,是真的一年比一年淡了。有遺憾咱就解決。

聰明如我有了一個新點子,在自家給娃創造點新年俗:

講年俗故事。

說起年俗故事,你能想到哪個呢?吃人的年獸,還是專門欺負小孩子的“祟”。

給大家分享點不一樣的年俗故事,保證能讓你收穫一沓孩子的崇拜眼神。

為什麼叫過“年”

年獸的故事,你給孩子講過吧?說實話,給CC這種七八歲的孩子再講年獸,很可能被鄙視:

“這都是騙小孩的。”

我們可以換一種高大上的說法:

商朝第十三任君主叫祖乙,他在位時期,有一個叫萬年的樵夫,是個很善於觀察、思考的人。

當時的節令很亂,人們耕作時把握不好時間,就沒有好的收成。萬年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一直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

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蔭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

後來,萬年在泉邊喝水,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奏地往下滴,規律的滴水聲又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

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搞清楚了日月執行的規律,就不用擔心節令不準,這可是造福萬民的大好事。萬年帶著自制的日晷儀及水漏壺去覲見祖乙。

當時,很多人覺得節令跟天神有關,不相信萬年,祖乙卻很英明的站到了萬年這邊。他把萬年留下,支援他繼續做研究。

當萬年把完整的太陽曆獻給祖乙後繼任的國君時,已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國君深受感動,就把太陽曆定名為萬年曆,並封萬年為日月壽星。

為紀念他,後來人們就把初一定為“年”。

為什麼要倒貼福字

大年三十貼對聯,囑咐孩子一定要倒過來貼。

孩子問為什麼,你會作何反應呢?“福倒是福到的意思”,這也太敷衍了,倒不如給孩子來個“long long ago”的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瞭解嗎?

他是明代的開國皇帝,為人特別殘暴,動不動就殺人,一殺就是株連九族的那種,把一個大家族都殺掉。

過年只會講年獸?別俗啦!這6個年俗故事,隨便哪一個都會讓孩子大開眼界!

有一年,朱元璋又派手下去大規模地殺人,並約定用“福”字作標記,誰家門口有“福”字就殺誰全家。

朱元璋的妻子馬皇后是個很善良的人,她知道這事後,就偷偷的下令全城百姓都在自家門上貼上“福”字。

老百姓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可他們都不敢違抗馬皇后的旨意,家家戶戶就都遵命貼上了。

只有一戶人家出了點意外,這家人都不識字,他們把“福”字貼倒了。

朱元璋的手下出來一看,家家都有福字,也不可能把全城的人都殺了,沒辦法就回去稟告朱元璋了。

朱元璋一聽,明白這是有人在給自己搗亂,非常生氣。他就想拿這家貼倒福的撒氣,要把他們全家滿門抄斬。

馬皇后在旁邊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你派人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寓意是‘福到’的意思,百姓視你為‘福’,這可是可喜可賀的一件事啊!”

朱元璋一聽高興了,立刻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

從此,過年的時候,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是為了求個吉利,二是為了紀念善良又機智的馬皇后。

為什麼包餃子要放硬幣

過年的很多習俗,老一輩都還是有自己的堅持,比如,我家奶奶每年一定要在餃子裡放硬幣。

出於衛生的考慮,她現在學會了用花生、糖果替代,可這個流程是絕對不能省略的(最主要的,人家是包餃子主力軍)。“為什麼要在餃子裡放東西呢?”奶奶的說法是:“過年贏個好彩頭”,可孩子還是理解不了,啥叫好彩頭,這個故事就派上用場了。

這個習俗起源於晚期時期的慈禧太后,她是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一個很厲害的人。

她有一個習慣,每年大年三十,都領著皇后和眾嬪妃們一起包餃子,說是捏住小人的嘴,讓他們再也不能胡說八道。

當然,說是親自動手,但實際上還是太監和宮女代勞,她在旁邊站著指揮指揮就行了。

慈禧太后參與的這鍋餃子,她都會提一個要求:要把四隻小金元寶包進去,看誰能吃到。

那些伺候在一邊的太監,都很有眼力見,他們會牢牢地記住哪個餃子是包了金元寶的,煮熟之後,撈起來奉給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每年吃餃子,都會吃出四個金元寶來,大家就趕緊在旁邊賀喜,慈禧太后就會覺得自己中了彩頭,很高興,覺得自己很有福氣。

1908 年,也就是慈禧太后去世的那年,很意外的,她只吃到了三隻金元寶。

可能是因為當時清朝快要滅亡了,她身邊的太監們都不太負責任了,把第四隻金元寶餃子撈給了當時的隆裕皇后。

慈禧太后這下肯定該不高興了,太后不高興,後果很嚴重的,怎麼辦呢?

隆裕皇后很聰明,她偷偷地把金元寶塞給了管事的太監,太監又把金元寶偷偷放進鍋裡了,謊稱是煮破了。

慈禧太后一聽,金元寶在鍋裡,沒人搶自己的彩頭,這才又高興起來了。

什麼時間吃年夜飯?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你家幾點開吃呢?

我家奶奶一般會把時間控制在7點左右,7點多吃完飯,然後收拾,之後就坐等春節晚會開播。據說,湖北農村很多地方,因姓氏不同,吃年飯的時間也不一樣。姓王的,在早晨五點多鐘就開始閤家團圓了;姓高的,則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左右才開宴;姓楊的,則只能在晚上十二點以後……

過年只會講年獸?別俗啦!這6個年俗故事,隨便哪一個都會讓孩子大開眼界!

有沒有湖北的小夥伴,給定個真偽?

據說這也是有典故的: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原來的楚國已經到了“萬徑人蹤滅”的地步,方圓幾里也沒啥人口。

秦始皇一看這可不行,便下令讓一些子民從九江一帶(即今江西)移民到楚國去住。

大家到的時間總有個先後,有人走得早,早晨到;有人拖沓一會,中午到,有人下午才趕過來……

當地的人們為了紀念這次喬遷,就把吃年飯的時間定在了到達新居地的時間。

如果嫌吃飯太晚,那隻能怪自己祖先腳力不夠了……

為什麼“又”要吃餃子?

北方的小夥伴看過來,你家過年期間會吃幾頓餃子?我家的習慣: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初五,這幾天是必須吃新包的餃子的,並且每頓餃子必須要剩下來,才叫“年年有餘”。三天吃餃子的正日子,再加上幾天吃剩餃子,這直接導致,過年期間可能要天天吃餃子。

過年只會講年獸?別俗啦!這6個年俗故事,隨便哪一個都會讓孩子大開眼界!

當孩子抗議:“為什麼又要吃餃子”的時候,這個故事就有用武之地了。

餃子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發明的,他被後人尊稱為“醫聖”,是個很偉大的人。

有一年,張仲景經過河南南陽,他看到白河兩岸的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很是痛心,就想幫助他們。

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的“嬌耳”。

他給當地人每人分發了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讓大家一起吃了下去。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過年只會講年獸?別俗啦!這6個年俗故事,隨便哪一個都會讓孩子大開眼界!

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照著做過年食物,人們稱這種食物為“嬌耳”“餃子”“偏食”等。

張仲景發明餃子的初衷是為了幫助百姓抵禦寒冷,發展至今,小小的餃子已經成了一座微型“膳食寶塔”。

餃子皮是用麵粉做的,屬於糧穀類;餃子裡可以包進蔬菜、肉類、蛋類、海鮮等;調餃子餡時還加點油。營養均衡又全面,營養專家都認為餃子是一種有益健康的食物。

餃子的形狀除了像耳朵外,還像古代的元寶,它象徵著人們對於財富的希望。過節吃餃子就成了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慢慢形成的一種飲食習慣,它寓意著吉祥、團圓、幸福。

年糕有怎樣的故事?

除了餃子外,很多人過年期間還會吃一種食物:年糕。

不同地方,年糕的做法也不一樣,有的是圓柱形的,有的是方形的。其中,方形的年糕冷卻後,你覺得像什麼?

過年只會講年獸?別俗啦!這6個年俗故事,隨便哪一個都會讓孩子大開眼界!

像不像磚頭?像就對了,它的背後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有一個大官叫伍子胥,他是吳王闔閭手下的重臣,還是姑蘇城(現在的蘇州)的營造者。

當時為了防止外來者的侵略,伍子胥帶人修起了著名的闔閭城,它就是姑蘇城的前身。

城修好後,伍子胥對心腹說:“我死後,如果國家遭難,人民受飢,可以在城門下掘土數尺,就可以找到食物。”

後來,伍子胥遭人陷害自殺身亡。越國乘機伐吳,戰事連綿,當地餓殍遍野。危難時,有人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就暗中在城牆根下挖。

這一挖不得了,原來城基是用糯米制成的磚石,人們把它挖出來製成食物,渡過了難關。這種食物就是年糕。

後來,人們就用糯米制成年糕來祭祀伍子胥,另外,年糕的發音跟“年高”一樣,人們覺得吃年糕有“年年步步登高”的意思,覺得它是一種吉祥的食物。

過年只會講年獸?別俗啦!這6個年俗故事,隨便哪一個都會讓孩子大開眼界!

這幾個年俗故事,你聽過幾個呢?

這可是我做了很多功課,費了很多功夫,整理出來的。就等著過年的時候,在孩子面前顯擺一下了。設想一下,二三十年後,CC、DD過年的時候,一臉懷念地給他的孩子講:“我小時候過年最有意思了,媽媽都會給我講一些誰都沒聽過的故事”。老母親雖然廚藝渣渣,照樣可以釋放萬丈母性光輝,滿足了。

搞不定孩子的胃,那就爭取拿下孩子的心!

TAG: 餃子過年金元寶年糕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