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進士程景雲、程鑑、程泰、程萬鍾

明朝進士程景雲、程鑑、程泰、程萬鍾

陝西寧夏衛軍籍直隸徽州府休寧縣程景雲

明朝進士程景雲、程鑑、程泰、程萬鍾

直隸大名府開州程鑑

明朝進士程景雲、程鑑、程泰、程萬鍾

徽州府祁門縣軍籍程泰

在中國古代科舉史中,父子進士甚為難得,而祁門縣六都村的程泰和三子程杲、四子程昌、侄子程昊四人皆中進士,書寫過“父子三進士”、“兩代四進士”的科舉傳奇,這在“東南鄒魯”的古徽州乃至全國都極為罕見。

位於祁門北鄉的六都村,建村於唐,興盛於宋明,村子有“祠堂牌坊村”之說,曾建古祠18座、牌坊15座,可惜今皆大多不存,儲存至今最有名的古祠當屬承恩堂。據《善和鄉志》記載,承恩堂原為程泰故居。

程泰,字用元,號竹巖。生於明永樂十九年(1421),卒於成化十六年(1480),享年六十。程泰幼時天分甚高,從小隨父學春秋,所得最深。程泰的父親程載顯,榜名顯,會試中貢士,授任邱縣教諭,後任沈、韓二王府左長史,進朝列大夫(從四品),生育五子,長子泰,二子貫,三子通,四子復,五子宣。上面提到的程昊,就是程貫長子。

正統十二年(1447),程泰鄉試中舉,景泰五年(1454)登進士第,名列金榜三甲第154名,授戶部主事。其時,戶部欲加派徽州漕糧數萬,賴程泰力辯遂免。天順六年(1457)改任戶部江西司主事,天順三年犒師陝西,天順六年督餉淮安。天順七年任會試同考官,不久升福建司員外郎,成化元年(1465)再升郎中。成化六年到山東視察災情,上書言四事:“存漕運以防民飢,整兵備以衛民生,減養馬以安民心,增接遞以紓民力。”還朝後,升廣西右參政。其時,安南(古稱交趾,即今之越南)以邊界不定,屢犯邊境。程泰冒險前往,勘明邊界,制止侵擾,南疆得以安定。後改任河南右參政,奉旨專理國儲,定“轉輸遠近適均法”,以平衡民負。成化十四年(1478)升河南右布政使,次年改任左布政使。律已守法,以倡僚屬,一方平安,正欲引退,忽發病而卒於任。程泰為官勤廉,兩袖清風,家不置尺土,於祿外秋毫不取。為人清謹,恬淡寡欲。為學不尚浮華,作詩多以竹自律,著有《竹巖詩集》。程泰有四子,長子昂,次子旦,三子杲,四子昌。

程泰故居承恩堂,建於明初,端居村中,背倚竇山,佔地近2畝。原名永安堂,因明代穆宗二弟朱璽賜書“承恩”而改名。程泰任河南布政使後,達官貴客頻頻來訪,皆謂之與程泰身份不相稱,建議拆舊建新。成化二十一年(1485),程泰的兄弟“乃仍其舊宇,易朽增新,飾其牆壁,甃其階墀,一整如新,無柰毀於弘沼癸丑(1493)之災。”翌年,“照舊命工創造前廳、後樓、門廡、坊牌,上下四旁主以磚瓦,以圖堅久,極其精緻,從前屋宇無出其右。”

承恩堂前有卵石廣場,照壁迎立,拾階而上,兩側是石欄拱列,一對相峙的石獅,氣勢巍峨。石獅昂頭少髻,是典型的明代產物,在徽州石雕中很是少見。因年久失修,承恩堂數年前朽爛坍塌,令人嘆惋;而程泰父子三進士的科舉傳奇,如同村前和溪水,日夜淙淙,千古流芳……

明朝進士程景雲、程鑑、程泰、程萬鍾

TAG: 程泰承恩堂成化徽州天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