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沒有棉被,古人是如何過冬的,網友:幸好沒有生在古代

數九又稱冬九九,是一種中國民間節氣。數九從每年陽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開始。數九習俗起源於何時,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資料。不過,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就寫道:“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實際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數九計日。現在已經入了“三九天”了,就說明天氣會越來越冷的。

宋朝之前沒有棉被,古人是如何過冬的,網友:幸好沒有生在古代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區的勞動人民,禦寒保暖條件簡陋缺乏,科學技術並不發達,沒有我們現在可以用的暖寶寶、電褥子、羽絨被、發熱褲之類的,而棉在當時也是一種奢侈品,根據歷史上面的記載,宋朝之前是沒有棉被的,那我們的老祖宗他們到底是怎麼禦寒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古人沒有棉被的時候是怎麼禦寒的?

根據史書上面的記載,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中國古代的時候是沒有棉花存在的。實際上我們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是根本沒有種植過棉花的,翻閱一些書籍可以發現,在《宋書》之前,是從來沒有出現過“棉”這個字眼的,也就說明在宋朝之前是根本沒有棉花存在的,百姓和皇家裡面根本就沒有這種花的存在。後來慢慢的才開始種植棉花,但是最初的時候,是被拿來欣賞的,就像別的花一樣只是用來看,且棉花只供貴族觀賞。

宋朝之前沒有棉被,古人是如何過冬的,網友:幸好沒有生在古代

棉花在當時是非常昂貴的東西,在宋朝之前更是沒有棉花的。所以在宋代以前的話,如果想要一個棉花被子,比登天還難。古代的冬天可比現在要冷得多了,防寒禦寒也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古人們為了保暖,他們只好燒一些木炭,他們將燒紅的木炭,放一個特製的鐵盒之中,讓它散發熱量,之後把門窗關死。可是古代房屋的構造也大多是木製的,保暖性自然就要差很多,要再採取什麼保暖措施才能過冬。

宋朝之前沒有棉被,古人是如何過冬的,網友:幸好沒有生在古代

雖說宋朝之前沒有被子?但是事實上,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已經使用被子了。只是那個時候被子並不叫做“被子”,而是叫“衾”。衾的內部有著非常多的填充物,它和被子之間是有很大差距的。早在先秦時期的時候就有“衾”的出現了,而後來才慢慢的變成了被子。

在古代的時候,被子大小是不一的,但是功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保暖。古代也是存在貧富差距的,自然被子裡面的填充物是不同的,窮人只會在被子中間塞上蘆葦或者破舊的衣服等等,他們會在床上鋪上厚厚的一層乾草,這樣也是能達到一定保暖效果的,再加上也會用煮飯剩下來的柴火,點燃了取暖,那個時候普通人家百姓都是這樣過冬的。

宋朝之前沒有棉被,古人是如何過冬的,網友:幸好沒有生在古代

有錢人家的禦寒辦法自然就會有很多種,那可能是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沒有體會過的。富貴的人家大多會在被子裡面,放置各種各樣動物的皮毛、薄絨、兔毛、羊毛,一些奢侈的東西。這些東西自然取暖效果要比蘆葦破衣服什麼的好得多。能擁有這樣厚厚的被子,也是讓很多人豔羨的。他們也會在房間裡點燃炭火,這樣屋子就會暖和很多,而窮苦人家卻只能燒一些柴火。

不過一些心懷善意的富人,也會在冬天的時候適當的救濟一下貧苦老百姓的生活,他們會把自己冬天不要的衣服送給窮人來取暖。隨著時代的發展,棉花才開始漸漸流行起來,至於彈棉花的技巧,是在元朝的時候才開始興盛的,因為最早的時候,棉花都是有錢人家賞玩的,富貴人家就是大不一樣。

TAG: 被子棉花禦寒時候數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