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士兵奔襲千里,那他們一般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有句古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伴隨著人類歷史文明發展而由來已久,糧草往往會成為決定戰局最重要的因素。比如三國時期的官渡之戰,曹操奇襲了袁紹軍在烏巢的糧倉,這導致袁紹軍隊主力潰敗,此戰曹操獲得了勝利,從而奠定了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古代打仗,士兵奔襲千里,那他們一般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不過問題來了,古代人究竟吃什麼?在不少古裝電視劇裡面,打仗時士兵們吃的都是香噴噴的白米飯,不過大家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古代當兵,可不是那麼能享受的。

古代打仗,士兵奔襲千里,那他們一般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在唐朝以前,小米,也就是粟,是軍隊的主食,這是因為它方便貯藏,再加上產量很高,因此成為了部隊的主食,《管子·問》:“城粟軍糧,其可以行幾何年也。”不過部隊可沒有什麼講究的吃法,庖人(廚師)將這些小米放入水中,加上一些蔬菜,煮成糊狀就行了。

古代打仗,士兵奔襲千里,那他們一般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然而並沒有菜能夠下飯,那怎麼辦呢?早在周朝時期,古人們就有了“醬”,他們用豆類、小麥粉加工發酵而成,漢朝時期,駐守邊疆計程車兵補給就是每十天兩石糧食再搭配上兩鬥醬。而秦朝士兵則為每天1鬥米配上半升醬。

古代打仗,士兵奔襲千里,那他們一般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不過這都是在行軍時候所吃的東西,平日在戰場上,兵貴神速,士兵一日奔襲千里,或者要時刻準備和敵人交戰,可是沒有時間生火做飯的,那他們吃什麼呢?因此士兵只能就一口水吃小米做成的乾糧,宋朝記載:“取米一石,淨淘炊熟,曬乾,然後再蒸再曬,如此反覆十次,得到二斗乾糧。”不過這種的味道的可能要大打折扣了。

到了明朝,擁有大片北方領土的他們開始大力種植小麥,麵粉也開始形成。明成祖出征的時候,就發命令“各軍沿途炒麵”,炒麵也成為了明軍的主餐。

古代打仗,士兵奔襲千里,那他們一般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因為臨時徵調,供給不足,前期很多志願軍戰士吃的也是這個,他們在朝鮮的冰天雪地,穿著單薄的棉衣,就著雪水吞下炒麵,守衛著祖國前線。

古代打仗,士兵奔襲千里,那他們一般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總的來說,漢朝以前還是比較悲慘的,士兵們的口糧單一,味道極差,三國以後,民間出現了油餅、大餅,傳聞諸葛亮征討南蠻還發明瞭饅頭。不過這些也都是軍隊的奢侈品。唐朝和宋朝時期,國家繁榮,社會富足,因此軍隊的伙食要提高了一個檔次,燒餅慢慢成為了急行軍時士兵們的中晚飯,奢侈的時候裡面還會加點肉。

古代打仗,士兵奔襲千里,那他們一般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唐朝在部隊出征之前,還會舉行豪華的宴會,食譜包括了“一人2升酒,2斤牛肉,5合白米,2張薄餅,饅頭1枚,蒸餅1枚。散子一枚,食羹三合,菜5兩,還有牛羊的頭肉和蹄子,醬羊肝,醬豬肝,鹽三分之一合,醬半合,姜1兩,蔥3兩,醋一合。”

士兵們一邊吃,一邊還能夠欣賞到鼓樂,絲竹之聲在出徵前是禁止演奏的,被認為是“靡靡之音”,不管怎麼看,打仗前能夠飽餐一頓,對於士氣的鼓舞還是非常大的,按照他們的話說:“死也做個飽死鬼”

TAG: 士兵炒麵小米不過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