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何為“清君側”為何要“誅晁錯”——棋子晁錯的悲哀

何為清君側?

顧名思義,清君側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奸臣。“清君側”之意最早見於《公羊傳·定公十三年》:“此逐君側之惡人。”唐代李商隱《有感》詩云:“古有清君側,今非乏老成。”《新唐書·仇士良傳》:“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史海鉤沉:何為“清君側”為何要“誅晁錯”——棋子晁錯的悲哀

從字面上看,“清君側”本是正義之舉,但總是成為叛亂髮動者反抗中央政府的理由。公元1399年(明建文元年),燕王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打出的旗號就是“清君側”。後來,朱棣攻破都城南京,建文帝混亂之中不知所蹤,本是“清君側”的朱棣“勉為其難”登基稱帝,是為明成祖。

西漢初年政治制度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建立漢朝,史稱西漢。西漢初建,劉邦及其僚屬在檢討秦亡的歷史教訓時認為,過於推崇郡縣制是秦朝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所以,西漢實行的是郡縣制與封國制並行的制度。在經歷一番波折之後,劉邦一一將異姓王剪出,並與諸臣歃血為盟曰: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

史海鉤沉:何為“清君側”為何要“誅晁錯”——棋子晁錯的悲哀

劉邦分封的劉氏諸王有齊王劉肥、趙王劉如意、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吳王劉濞。上述七王皆是劉邦子侄,劉邦在日尚能聽從號令,鎮守一方,拱衛王室。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王支脈日繁,關係日遠,漸次尾大不掉,中央政權與地方諸王之間鬥爭日趨激烈。

為何要誅晁錯?

漢景帝劉啟登基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採用御史大夫晁錯的“削藩策”,引起地方諸王強烈反彈。公元前154年(景帝三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諸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

史海鉤沉:何為“清君側”為何要“誅晁錯”——棋子晁錯的悲哀

景帝三年正月,吳王劉濞起兵廣陵(揚州),置糧倉於淮南東陽,渡淮而西,與楚兵會合,並派遣間諜和遊軍深入餚澠地區活動。吳楚聯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劉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犯漢。由於劉濞早有預謀,所以七國軍隊在叛亂之初進展順利。

漢景帝聞知訊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曾當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獻策誅殺晁錯,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以換取他們退兵,景帝採納了袁盎之計,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袁盎獻策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道奏章,腰斬晁錯於東市。

史海鉤沉:何為“清君側”為何要“誅晁錯”——棋子晁錯的悲哀

但殺死晁錯並沒有讓七國軍隊停下進攻的步伐,七國聯軍反而認為景帝軟弱無能,於是劉濞自稱東帝,與西漢政權分庭抗禮,拒見袁盎。漢景帝這才下決心武力鎮壓叛亂,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位將軍領兵抵禦吳楚聯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視齊、趙的動向。

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悍將周亞夫軍隊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七王皆死。由此可見,晁錯的死是漢景帝對當時形勢錯誤判斷的結果。本是忠臣的晁錯,在大難來臨時成了皇帝手中一顆交易的棋子,殊為可悲。宋代女詩人朱淑真有詩嘆曰:七國綿延蔓草圖,一言請削獨幹誅。揚雄自負功名志,猶罪當時太失愚。

TAG: 晁錯清君側劉邦漢景帝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