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之三皇篇,三皇不是三個個體,而是遠古部落首領

華夏民族,源遠流長。

未曾斷絕的悠長曆史,作為華夏民族的底蘊,亦是每個華夏兒女的驕傲。

翻開古書,順著隻言片語來到上古,彷彿可以看到太古先賢與天鬥,與地斗的不屈身影。

三皇五帝之說流傳已久,版本眾多,這裡只述其一種。

三皇五帝均是原始社會時期的部落、部落聯盟首領,因為他們傑出的才能以及在後世留下的偉大形象,而被後人尊稱為“皇”、“帝”。

“三皇”有“前三皇”、“中三皇”及“後三皇”。

“前三皇”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

天皇氏(公元前9684——前7884年),三皇之一,五龍之首,開天闢地後第一代天下君主。姓望,名獲,字文生。別號天靈、防五、天霧、天尊、元始天王、中天皇君。其治所在浙江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臺址上 。

三皇五帝之三皇篇,三皇不是三個個體,而是遠古部落首領

史書上說中天皇君天皇氏兄弟十三人,號曰天靈,其中一人發明了數字,繼而又發明了天干地支,為人推為皇,即天皇氏。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形成六十迴圈的紀元法,用以闡述天地人事之運。其中十二地支分別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六十甲子),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用於紀日、紀月、紀年、紀時等。

他還發明數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萬。

天皇氏的這一發明影響深遠,至今依舊在使用干支,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地皇氏(公元前7884——前6084年):共有兄弟十一人(一說十二人),姓岳,名鑑(一說名鏗),字子元,號文悅。定都於良渚古城;同時設陪都於龍門熊耳之山嶽(今河南洛陽龍門山、熊耳山一帶)。

三皇五帝之三皇篇,三皇不是三個個體,而是遠古部落首領

地皇氏時期,給三光正式命名為日、月、星。地皇根據三辰發明了曆法,把日照時間命名為晝,把月照時間命名為夜,一晝夜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以十二地支為計算十二月為一歲。

人皇氏(居方氏)(公元前6084——前4724年 ):姓愷,名胡洮,字文生。定都在良渚古城。

三皇五帝之三皇篇,三皇不是三個個體,而是遠古部落首領

人皇氏時期,將天下分為九州。東南神州,正南迎州(次州),西南戎州,正西拾州,中央冀州,西北柱州(括州),正北玄州(宮州、齊州,),東北鹹州(薄州),正東陽州。

中三皇:提挺氏、通姓氏、有巢氏。

提挺氏(公元前4724年-前4694年)又號皇神氏。

在居方各氏族的後世,強弱相迫,欲生吞害。在九個氏族部落中有一個力大擅於使用武器的部落首領,利用武力管治各氏族部落,所以稱為提挺氏。

通姓氏(公元前4694年-前4664年):又稱皇覃氏、黃談氏或離光氏。定都在良渚古城。

提挺氏生子三十五世,通紀七十二姓,故(提挺氏之子)號通姓氏。

有巢氏:號“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華夏族人。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國。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帶,後遷徙至山西省興縣石樓山一帶。有學者認為有巢氏出生地在蒼梧,立都河南舞陽。也有史學家認為有巢氏生籍在山東、四川、內蒙古、雲南、湖南等地。

三皇五帝之三皇篇,三皇不是三個個體,而是遠古部落首領

有巢氏教人們不再住在地面洞穴中,在樹上用枝葉建造出簡陋的蓬蓋作為示範,這就是原始的房屋,可以躲避野獸和洪水。築巢為室,華夏先民得以安居一處,家園的夢想終成現實。最早的巢居又稱為“樹上居” ,後來才延伸到了平地上形成房屋。

有巢氏後期(前4564——前4464年)將都城遷往今安徽省巢湖市凌家灘古城,良渚古城遂廢,良渚時代結束,古代中國進入前仰韶-大地灣文化時期。

後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燧人氏(前4464——-前4354年),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風姓,名允婼;華夏族人,五氏之一。其妻為華胥氏。

三皇五帝之三皇篇,三皇不是三個個體,而是遠古部落首領

燧人氏是中華民族可以考證的第一位發現火的祖先。繼鑽木取火後,有發明了燧石取火。

在燧人氏以前,人們把所有的動物都叫作“蟲”。燧人氏經過細心觀察,把這些動物劃分為四類:天上飛的稱作“禽”,地上跑的稱作“獸”,有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蟲”,沒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豸”。

他還創造了結繩記事。那時候人類還沒有文字,生活中有許多事全憑大腦記憶,但時間久了,有些事情往往會被遺忘。燧人氏用柔軟而有韌性的樹皮搓成細繩,然後將數十條細繩排列整齊懸掛在一處,在上邊打結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先發生的事打在裡邊,後發生的事打在外邊。為了能夠記錄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細繩染成各種顏色,每種顏色分別代表一類事物,使所記之事更加清楚。

伏羲(前4354——前4239年):風姓,又名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史記中稱伏犧,在後世與太昊、青帝等諸神合併,在後世被朝廷官方稱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東方上帝)一說。

三皇五帝之三皇篇,三皇不是三個個體,而是遠古部落首領

華胥氏之後,太昊伏羲氏繼立,前仰韶-大地灣文化時期結束,仰韶文化時期開始。

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

伏羲有神聖之德,團結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定都在陳地,封禪泰山。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鬚鯨的須,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龍的傳人由此而來。

伏羲仰觀天上的雲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閃,看地上會颳大風、起大霧又觀察飛鳥走獸,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用於捕魚打獵。創造了文字替代在繩子上打結的記事方法。

伏羲制定了人類的嫁娶制度,實行男女對偶制,用鹿皮為聘禮。並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以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使中華姓氏自此起源,綿延至今。

炎帝: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前4109——前3579年,有9代神農氏擔任過炎帝。又號農皇、赤帝、烈山氏。

炎帝神農氏是伏羲氏與女媧氏的外孫,女媧氏死後傳位於他。後又打敗並佔領了炎帝朱襄氏的領地,首次統一中華民族(一說中華各族最早由黃帝軒轅氏統一)。後被黃帝軒轅氏打敗並遷都於今湖南省株洲市。

三皇五帝之三皇篇,三皇不是三個個體,而是遠古部落首領

炎帝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首次開闢市場;教導人們將桑麻製成布帛,取代獸皮;制五絃琴,演繹宮商角徵羽;制弓箭,人們有了遠端攻擊能力;製陶器,改善生活。

炎帝神農氏末期,九黎部落首領蚩尤氏叛變,天下大亂。華夏部落世系因此中斷。仰韶文化時期也就此結束。軒轅黃帝之後,古代中國進入龍山文化時期。

TAG: 有巢氏燧人氏三皇炎帝良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