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不溜秋的一塊茶是怎麼推動邊疆飲食文化發展的?

這些年,由於業務的需要,我一直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奔波,不由自主地接觸到了當地的飲食文化,而其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莫過於奶茶了。特別是在一些蒙古族民眾集中聚集的旗縣,奶茶似乎貫穿了他們的一日三餐。

蒙古奶的茶製作工藝並不複雜,主要由茶葉和牛奶,再加入適量的鹽巴熬製五六分鐘而成。在一些城市家庭裡由於沒有現擠的牛奶,就用超市裡賣的袋裝(或盒裝)的鮮奶加茶葉熬製而成。清早起來,熬一鍋奶茶,就著炒米或餑餑(玉米麵做的餅)邊喝邊吃,看似簡單卻是蒙古族民眾一天之中不可缺少的。

黑不溜秋的一塊茶是怎麼推動邊疆飲食文化發展的?

熬奶茶用的茶葉並不是在市場上經常見到的紅茶、綠茶或花茶,而是磚茶。磚茶並不是原茶,而是緊壓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茶,裡面不僅有茶葉還有茶莖、茶末,因形似磚塊,故得名磚茶。

內蒙古地區並不產茶,因此,磚茶主要出自我國四川、雲南、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地。磚茶雖然產自南方,但是其消費卻不在南方,而在我國的邊疆地區,準確來說,主要集中在以牛羊肉為主要食品的少數民族地區,其消費主體涵蓋了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藏族、哈薩克族、土族等數十個信仰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有一年我在拉薩碰到一位來自南方的旅行者,我們在藏民家中喝酥油茶的時候,他竟然不知道磚茶為何物。他看到磚茶後說,磚茶看上去粗陋不堪,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它既沒有綠茶的高雅,也沒有紅茶的醇厚和花茶的芬芳。在以喝功夫茶見長的南方,磚茶黑乎乎的外表實在是難入南方人的法眼。

黑不溜秋的一塊茶是怎麼推動邊疆飲食文化發展的?

但是,就是這看似不入流的磚茶,在中國的邊疆地區,勤勞勇敢的少數民族同胞將中國的茶文化上升到了中國的飲食文化,並綻放出一朵朵奇異的花朵。因此,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民族,因為生活習慣、自然環境的不同,派生出了不同的磚茶食用方法。比如蒙古族用牛奶和磚茶產生了奶茶,飲用的時候喜歡加食炒米;藏族用酥油和磚茶產生了酥油茶,有時候,還會加一些曲拉(奶製品);維吾爾族在奶茶煮好後還喜歡加上奶皮,使奶茶的味道更加香甜;哈薩克族在熬製奶茶的時候,冬天還會加丁香、胡椒等調味品;回族在熬製奶茶的時候還要加入大棗、杏仁、核桃仁以及姜,花椒、草果等香料。很顯然,這樣熬製出來的茶,已經不是純粹的茶了,而是標準的食物了。

就蒙古高原而言,其飲茶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匈奴時期。上世紀初,考古專家在今蒙古諾顏山附近發現的匈奴貴族墓葬中就發現了茶葉。元代營養學家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記載了當時元朝皇室饗用的各種茶葉。到了明代,茶就成為了蒙古人不可缺少的飲物,不僅出現了奶茶,還出現了“以肉汁煮茶”的方法。我曾試圖想從古籍文獻中找出包括蒙古族在內的邊疆同胞這種以茶為特色的民族飲食文化的依據,其結果是無功而返。我以為,這大約是生活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同胞,長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炊具缺乏而形成的。特別像明朝時期,中原王朝封鎖了邊界,嚴禁鐵器進入蒙古高原,一度令蒙古遊牧民族連鐵鍋都用不上,只能用皮具來煮肉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好將茶、奶、米,甚至肉類一股腦放到一個鍋裡進行熬製,並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

黑不溜秋的一塊茶是怎麼推動邊疆飲食文化發展的?

那麼為什麼邊疆地區不生產茶葉,而又對磚茶情有獨鍾呢?

我們以內蒙古高原為例,從東北到西南均處於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北,這裡冬季嚴寒,夏無酷暑,降水量自東向西逐步減弱,自公元前1000年代中期以來,這樣的自然環境只適合放牧而不適合發展農業生產。在這種情況下,長期生活在這裡的遊牧民族只能以牛羊肉和乳品為主要食品,除了夏季可以在草原上採擷一些野菜,漫長的冬季幾乎難以吃到新鮮的蔬菜。茶葉不僅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鉀、鈣、鋅等微量元素,並且適合攜帶和儲存,自然就成為了遊牧民族攝入蔬菜的替代品。

黑不溜秋的一塊茶是怎麼推動邊疆飲食文化發展的?

不僅如此,遊牧民族在進食牛羊肉的時候,配合磚茶熬製的奶茶同食,不僅可以化解牛羊肉的腥膩,還有助於消化。明朝著名哲學家王廷相曾在《嚴茶議》中記載:“茶之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給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賴於此。”這就是遊牧民族他們所說的:“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

前文中也提到,磚茶裡面不僅有茶葉還有茶莖、茶末,所以磚茶的價格便宜,經濟實惠。邊疆地區的遊牧民族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所以磚茶更適合遊牧民族地區的消費水平,所以數百年來,磚茶就成為了古代茶馬互市的主角,甚至一度在交換中被充當為貨幣,可見邊疆人民對磚茶的需要是多麼普遍。

TAG: 磚茶奶茶熬製遊牧民族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