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麼認出犯人的?為什麼在城門上的肖像都是手繪的,很醜?

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警察拿著肖像去找犯人,在電視劇中古代人捉拿犯人的肖像都是手繪的。我們經常看見在城門上貼好多的犯人的肖像。但是這個肖像我們會發現非常的醜,基本上和罪犯長得一點都不一樣。反正如果是我碰見了犯人我肯定是認不出來的。那麼古代人怎麼認出來這些犯人的呢?難道我們看見的都是編劇猜的?畢竟現在的電視劇質量我們都是知道的。

古代人是怎麼認出犯人的?為什麼在城門上的肖像都是手繪的,很醜?

其實在古代還是有這種方法的,很為很多的故事都敘述過這種捉拿犯人的方法。當年楚國到處捉拿伍子胥,而城門上都是伍子胥的照片,伍子胥非常的害怕,可見這個畫像還是很逼真的。伍子胥當時也沒有好的易容師,所以伍子胥就愁的一夜白了頭。老了二十歲一樣,最後得以矇混過關。那麼電視劇中的畫像是怎麼回事呢?可能是導演不捨得花錢找人吧?

古代人是怎麼認出犯人的?為什麼在城門上的肖像都是手繪的,很醜?

其實這只是古人捉拿犯人的輔助方法,古代人口比較少,所以在古代有一種保甲制度。那麼什麼是保甲制度呢?保甲制度是宋朝開始有的一種戶籍管理制度,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當時中國地大物博,所以分散開來,每個人也管不了多少人。所以如果有犯人逃跑了,只需要等著人揭發就行了,如果說犯人最後是被搜出來的,那麼整個保甲的人都要受到牽連,這就是“保甲連坐制度”。

古代人是怎麼認出犯人的?為什麼在城門上的肖像都是手繪的,很醜?

再有一個就是古代有一種類似於身份證的東西,名字叫“路引”。路引在清朝的時候就有了,不得不說中國古人的智慧真的是非常的厲害。路引上面有個人的詳細資料,出進城門都需要路引,官兵會像現在一樣排查。遇上有逃犯的,官兵就會逐個排查出進城門的人。而且當時住店也需要出示路引。為了防止造假,官府還在路引上印上了官印。

TAG: 路引保甲伍子胥犯人捉拿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