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的長壽“通關法則”,看完這10條我也有信心了

健康長壽是人類共同的追求。你可能聽過那些百歲老人的故事,感慨著他們“真厲害”,卻不敢奢求自己能活到100歲。看完這篇你或許能找到新的方向。

百歲老人的長壽“通關法則”,看完這10條我也有信心了

近日,英國廣播公司邀請多名專家總結了健康、幸福和長壽的9個要點。

西班牙《趣味》月刊網站也刊登了《科學告訴你如何活到100歲》,文章提出長壽有11個要點。

上述這些要點都可以歸納為

社交、飲食、運動

三大方面。

《生命時報》

(微信內搜尋“LT0385”即可關注)

綜合國外研究採訪專家,送給你10條最重要的長壽法則,做好這些,長壽離你不再遙遠。

受訪專家

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 袁勇貴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教授 藺新英

社交篇:擴大社交圈

1

每個人都不能脫離社會,需要人際交往活動,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援。社交質量與健康關係密切。

No.1

鞏固鄰里關係

在一層樓住了幾年,卻不知道鄰居是誰。

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讓大家越來越忙;高速度的科技發展,讓更多人學會“自己玩”,與他人交流減少。

百歲老人的長壽“通關法則”,看完這10條我也有信心了

但對於年紀較大的人,鄰里間保持良好溝通,不僅能增加融洽性、改善心情;如遇突發情況,親人、子女無法及時趕到,鄰里的幫助往往最及時、可靠。

No.2

結交新朋友

朋友圈是小型的社會支援系統,社會關係的數量和質量影響著情緒,而情緒與70%的疾病有關。

當一個人有負面情緒時,得到他人的關心或幫助,大腦會分泌快樂激素——內啡肽,幫助調整心理狀態,還能提高免疫力,而且傾訴過程本身也是對壞情緒的排解。

百歲老人的長壽“通關法則”,看完這10條我也有信心了

對老人來說,結交新朋友還意味著必須走出家門、參加活動。

人際交往的關鍵在於主動發掘“交朋友”的樂趣。如果老人不愛單獨外出,子女可以先陪著他們散步、郊遊等,引導他們產生興趣;待父母養成習慣後,再慢慢放手。

No.3

減少慢性壓力

醫學界越來越重視慢性應激對健康的影響。

慢性應激是指人們處於慢性壓力,大腦長時間應激,分泌出“壓力激素”——皮質醇。這種激素不僅會“殺死”腦細胞,久而久之,還會影響免疫系統。

睡眠有助於降低皮質醇水平,最好保持早睡早起或午睡的習慣。瑜伽、冥想、散步、深呼吸等,也能幫助放空大腦,讓大腦充分休息。

No.4

學會“尋開心”

“尋開心”是指去尋找能令人快樂的事物,並不意味著要強裝開心,就好像一些喜劇大師常在臺前帶給大家快樂,幕後卻被抑鬱折磨。

這種開心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而且要不斷動用腦細胞,反而會透支健康。

想要“尋開心”,可以換個髮型、看場電影或去旅遊一次,來點娛樂、找些新鮮感。

飲食篇:均衡膳食

2

俗話說,長壽是吃出來的,但到底該怎麼吃呢?

No.1

別吃太飽或太快

調查顯示,人們已從40年前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時20~30分鐘,縮短至現在的500~600次、用時5~10分鐘。

一頓吃太快、太飽,會增加胃腸道負擔;頓頓吃太飽,胃始終處於飽脹狀態,胃黏膜遲遲得不到修復,就會出現炎症,甚至導致胃潰瘍等疾病。

百歲老人的長壽“通關法則”,看完這10條我也有信心了

“七分飽”到底該怎麼吃?

細嚼慢嚥能延長用餐時間,刺激飽腹感神經中樞,反饋給大腦“我已經飽了”的訊號,就會較早出現飽腹感並停止進食。

一般來說最好保證每口不少於5次,不易咀嚼的食物要相應增加次數。

No.2

多吃蔬菜,會吃肉和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

蔬菜不僅種類豐富、水分多,還富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酶類,能有效促進胃腸蠕動,幫身體排出無益的“廢料”。

百歲老人的長壽“通關法則”,看完這10條我也有信心了

蔬菜中蛋白質、脂肪含量很少,無法滿足人體每日的需求。

建議老年人適量吃些肉和蛋。肉類含有較多優質蛋白、一定量的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

但紅肉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較多,進食太多可能會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結直腸癌等風險,建議適量食用。

平時可多吃些魚肉或禽肉,補充所需營養。蛋類營養豐富,老年人每天適宜吃一個煮雞蛋,血膽固醇高者可酌情減量至每週吃3~4個。

No.3

常吃咖哩

咖哩是印度、東南亞、日本菜餚中常見的調料,近年來在我國百姓的餐桌上也越來越普遍。

咖哩中的薑黃素具有很強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能中和自由基的破壞性影響,防止細胞氧化、衰老,有防病抗病作用。

運動篇:有氧無氧結合

3

心情好了、吃對了,但健康還需多走一步,讓身體動起來。

No.1

經常站起來走走

久坐讓全身重量集中在臀部,阻礙血液迴圈,容易導致痔瘡,增加患結腸癌風險,還會影響大腦供氧。

動得少是肥胖的重要因素,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與運動量少相關。

百歲老人的長壽“通關法則”,看完這10條我也有信心了

“久坐族”要經常起身活動,比如每隔1小時去趟衛生間、去窗邊遠眺,午餐後散散步等。

如果想不起來,可以設個鬧鐘;看電視時,遇到廣告就站起來動一動。

No.2

每週3~5次有氧運動

建議大家每週進行3~5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比如

慢跑、快走、游泳等。

百歲老人的長壽“通關法則”,看完這10條我也有信心了

運動過程中有大量的氧氣參與,加速血液迴圈,可幫大腦獲得更多能量和氧氣,延緩老化;還能促進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保持身心舒暢。

除了身體有氧運動,大家可以多給大腦“充點氧”,比如改變回家路線、改變家裡的佈置等,讓大腦時刻保持新鮮感。

No.3

做無氧運動增加肌肉

肌肉是身體代謝的發動機、骨骼的保鏢,但隨著年齡增長,骨骼肌質量和力量會慢慢流失。

對老人來說,肌肉是“剛需”。如果肌肉衰弱沒力量,不僅走路容易摔倒,還可能會累及骨骼、心臟。

啞鈴操、平板支撐、深蹲等

簡單的無氧訓練可以幫助肌肉增長。

無氧運動中,老人最好佩戴護具,比如護膝、護踝;動作一定要慢,對肌肉的刺激才能更充分。

運動後,建議多吃些牛肉、蛋類、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同時還要保證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防止蛋白質作為熱能被消耗。

本期編輯:劉雲瑽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王冰潔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微訊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TAG: 大腦運動無氧長壽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