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心理:女性艾滋病恐懼症諮詢者該如何脫離焦慮強迫帶來的痛苦

今天看到朋友圈一位有既往恐艾史的女性朋友喜添新丁,一家人非常溫馨幸福的樣子,張老師由衷地祝福。想起她曾因焦慮談婚論嫁生孩子來進行諮詢,花了一年多時間慢慢走出恐艾症的不容易,高興又感慨。陽光總在風雨後,總會有彩虹,只要方向是正確的,努力終歸有回報。每次看著曾經跟著老師學習成長脫恐的朋友逐漸迴歸正常生活,在朋友圈裡發自己平凡生活中的點點幸福,也會讓老師覺得這份工作雖辛苦勞累,但也是有所值得的。

恐艾心理:女性艾滋病恐懼症諮詢者該如何脫離焦慮強迫帶來的痛苦

擁有防艾及心理兩個屬效能更好幫助恐友

三月是國際三八婦女節的月份,女性頂半邊天。張老師想利用成都市恐艾干預中心執行國家專案研究資料和大家聊一聊女性艾滋病恐懼症患者的特點特徵。

很多朋友可能認為艾滋病恐懼者是男士特有的一種複合型恐懼神經症,為什麼呢,在大多數開放性可供於聊天的網路平臺上,總是男士們交流著他們不可描述的恐艾刺激行為,發洩著他們悔恨痛苦的情緒,瘋狂探討著諸如艾滋病視窗期症狀及檢測等相關資訊。久而久之發現,很少有女孩子加入到艾滋病高危風險行為的探討大軍中去,就偏激地認為女性恐友非常稀少。

根據中心統計,艾滋病恐懼症諮詢者男女比例大約為三比一,男性佔75%左右,艾滋病恐懼症形成的原因大多與不潔的性經歷有關。女性佔25%左右,恐懼形成的原因大多與日常生活工作相關,如恐懼自認為不規範的修眉美甲,或是在工作中涉及到可能存在艾滋病暴露風險的焦慮體驗。有部分女性會在懷孕或哺育期間更容易對健康問題敏感,並將焦慮以恐艾的形式轉移到孩子身上,還有部分女性在面對婚姻情感關係確定或處女身份即將轉變時產生了抗拒和恐懼應激。

恐艾心理:女性艾滋病恐懼症諮詢者該如何脫離焦慮強迫帶來的痛苦

恐友瞭解自身心理特點有助於更好脫恐

艾滋病恐懼症的女性諮詢者大多不願意以在公共開放平臺聊天形式諮詢或收集資訊,僅僅是羞於表達隱晦性的話題,這也是很多男性恐艾症恐友覺得女性恐友並不多的原因。她們大部分時間都喜歡獨自開啟手機,在網路上搜尋著各類艾滋病科普知識資訊,如果在前期沒有有效的科學恐艾干預引導,更容易情緒情感化她們,更容易受到網路錯誤暗示,以至於恐艾波動期和恐艾解離期的恐艾症人群反應特徵,會表現地更加明顯。

女性恐艾諮詢者和男性不同,當大多數男性還在反覆分析探討艾滋病症狀對身體產生極大衝擊,繼而反覆分析艾滋病感染的可能性是他們恐懼艾滋病的原因時,女性卻更認可心理因素在恐艾症中佔據了絕對比重,她們更願意透過恐艾心理干預來降低艾滋病恐懼的痛苦,恢復社會功能。在恐艾干預中心的一對一諮詢個案統計數量來看,男女比例為一比一,也印證了上述觀點。

大多數女性恐艾症諮詢者自主能力相對較弱,自我力量不足,缺乏自信心,當面對極大的內心衝突時,她們更願意求助於專業人員,一旦她們感覺到了恐艾心理老師的真實專業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她們的信任度會更加強烈一些。女性諮詢者受到性別思維的影響,大部分對模型和邏輯的理解力較弱,如果在進行恐艾評估以後,為其架構經典的脫恐模型,並且告知對應模型版塊的功能和脫恐步驟,脫恐效率將得到極大提高。在恐艾心理干預諮詢最初階段,女性諮詢者和老師關係逐漸穩定以後,按照指導意見完成家庭作業和執行恐艾不同階段的不同步驟,相同時間成本的消耗上,女性諮詢者恢復速率大於男性。相對於大部分男性諮詢者擅長於自我研究和對抗,形成的精神互動作用,產生阻抗影響脫恐效率。女性諮詢者在明確參照系後,不反覆對抗和窮究思維,恢復相對更加穩定。

恐艾心理:女性艾滋病恐懼症諮詢者該如何脫離焦慮強迫帶來的痛苦

十多年臨床經驗是足夠的安全訊號

張老師第一個系統完成的恐艾個案就是一位女性,小W,該個案曾經在接受新華社和成都商報採訪時都有提及。2009年,小W在第一次進行恐艾心理諮詢時,旁邊就放著一根繩子,事後老師得知這一情況,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受制於女性感性的思維,儘管艾滋病檢測多次為陰性,反反覆覆無窮無盡的“萬一可能”在小W大腦裡面不斷閃回,伴隨著和艾滋病初期症狀類似的軀體化症狀讓她不得不懷疑自己被感染了,強烈的羞恥感讓小W抗拒出門,對生活充滿絕望。當小W在進行恐艾心理諮詢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是因為網路過度搜索以後,感性方面受到了極大負向暗示,才導致嚴重主客觀偏差。第一次的溝通,讓小W發現中心實施的脫恐模式和網路上流行的說法並不一樣,重點卻說在了她的心坎上。

在得到了一次恐艾壓抑釋放以後,女性的直覺讓小W覺得老師能夠幫助她,儘管在恐艾的過程中經歷過解離,波動和逃避幾個明顯的週期,但是小W還是堅持了下來,並且量變達到質變,最終在半年以後綜合評估中,達到了艾滋病恐懼症臨床脫恐標準。在最後一次的通話過程中,談到第一次諮詢時在旁邊放了一根繩子,小W怪不好意思,直言自己當時受到網路蠱惑心魔化了。

無論是男性恐艾諮詢者和女性恐艾諮詢者,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屬性,因為社會角色,思維角度和情感情緒感知方面有所差異,對於關於艾滋病恐懼症該如何進行也存在著自己不同的理解,在脫恐訓練中各有差異。但是無論怎麼樣,大家都需要減少自身傳統意識中的誤區,本能防禦的阻抗以及受到網路碎片化資訊的影響,與諮詢老師建立良久熟悉互信的諮詢關係,科學的進行恐艾干預,成功脫恐。

舉報/反饋

TAG: 恐艾艾滋病諮詢者女性脫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