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在這些地方養老更幸福

作者:北京大學IPP臨床心理學實驗室 於佳露

審閱者: 北京大學 臧寅垠

人的一生,就是從子宮走向墳墓的單向旅程。年輕的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遙遠的衰老,但對於每個人來說,那都是生命無可避免的風景。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在這些地方養老更幸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Part1:無可避免的衰老

《最好的告別》一書中提到,

衰老是一系列的喪失。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逐漸退化,我們會逐漸喪失獨立行動的能力,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和朋友,甚至在沒有別人的輔助下就什麼都做不了,逐漸喪失對生活的掌控感。

我們會變成醫院的常客,不時需要去修修補補。

現代醫學的發展,讓人們的老年生活不斷延長。

人們在精密儀器的輔助下,完成了許多衰老的器官所無法完成的功能,甚至可以替換掉身體的部分零件,來維持“活著”的狀態。

但是,在用這些高階儀器維持身體活力的同時,怎樣讓老年人在精神層面也得到滿足,如何讓延長的生命得到同等的幸福?幸福的老年生活需要哪些要素?這是我們都在努力的事情。

而在中國社會的大背景下,許多人在步入老年階段後,所要面臨的最重要問題就是:我該在何處養老?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在這些地方養老更幸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Part2:在何處養老更幸福

受中國儒家文化傳統的影響,好像大家都理所當然地覺得,只要父母住在我的“房子”裡,就算我盡了孝道。

把老人送進養老院似乎成了不孝的象徵。

出於上述考慮,許多子女即便工作繁忙,也將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居住,通常在這種情況下,老人會離開自己原本的生活環境,最典型的情況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和醫療條件,將老人從農村接到城市。

可是大家似乎很少考慮到,當白天子女都在外工作的時候,老人待在家裡能做些什麼?他們要如何努力適應新的環境?如何與疲憊不堪的成年子女相處?是否會爆發矛盾?

——這樣的老年生活真的幸福嗎?

其實,老年人沒我們想得那麼脆弱,大多數老年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生活軌跡,有自己的舒適圈,而子女並非他們舒適圈中的唯一要素。

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已經無法獨立進行的時候,如果子女無法提供足夠的陪伴,老人也願意接受的話,養老院並不是個糟糕的選擇。

最近的研究表明,機構養老的老人生活滿意度,略高於居家養老的老人。

因為療養院有護工照料他們的生活起居,還有老年夥伴的陪伴,也許比困在家中每天翹首期盼子女回家更幸福哦。

當然,如果子女有能力、有心力照顧陪伴老人,與子女居住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在這些地方養老更幸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研究指出,社會支援在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方面有著重要貢獻。

子女作為老年人關係網中的重要成員,他們提供的支援和理解,對老年人來說至關重要。

但是子女需要注意,在充分提供關愛、支援的同時,不必切割老人來自其他方面的社會支援,而要儘量幫助他們適應環境,幫助他們在新環境中找到夥伴。

比如說,可以主動帶爸媽去社群的老年活動中心,和其他老年人熟絡起來。

有了來自子女和同伴的支援,將更加有利於老年人的生活幸福。

參考文獻:

[1] 葛文德, A。, 王一方 & 彭小華 2015。 最好的告別 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 朱甄子。機構養老與居家養老的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對比調查研究——以張掖市為例[J]。國際公關,2020(02):16-17。

[3] Rocío Fernández–Ballesteros。 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Older People in Spain[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10, 58(4)。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歡迎微信搜尋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TAG: 子女老年人老人生活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