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捕捉腫瘤影像,全球首例放療“黑科技”在中腫落地

近日,由聯影醫療研發的一項臨床創新“黑科技”uCT-ART線上自適應放療技術(CT-guided adaptive radiotherapy)首次應用於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並在肺癌放療領域率先落地。這項技術不僅實現了動態定位,為直擊癌症裝上了“衛星導航”,更在採用4D-CT的基礎上,完整地線上自適應調整放療計劃僅用時10分45秒;影象質量也全方位革新,具備覆蓋全身癌種的應用潛力,有望助力廣大腫瘤患者得到準確、高效、個性化的放射治療。

隨腫瘤變化動態調整放療計劃

近年來,我國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攀高,其中肺癌位列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首位。放射治療(以下簡稱“放療”)是目前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這一技術透過直線加速器向腫瘤發射射線,殺死癌細胞。若放射位置不精準、劑量不當,易“誤傷”患者健康細胞,損傷患者健康。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主任陳明介紹,對肺癌患者而言,一個放療週期往往需要進行20至30次放療,時間長達1個多月。“在這個放療週期裡,制定精準的放療計劃,根據腫瘤大小、位置和形狀的變化而動態調整放療計劃,對於肺癌患者的精準治療極為重要。”

動態捕捉腫瘤影像,全球首例放療“黑科技”在中腫落地

放療科主任陳明教授與團隊為患者實施治療方案

通常醫生會根據患者首次掃描的腫瘤形態影像,勾畫患者腫瘤靶區,物理師再基於此計算放療劑量,為患者制定放療計劃。陳明主任介紹說,放療過程中,肺部腫瘤退縮、原來有炎症和不張的肺組織的變化、心肺生理運動等,會導致腫瘤形態、位置、大小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此外患者體型變化、擺位和器官形狀變化等也會造成腫瘤的變化。這就需要放療過程中及時調整放療計劃。

“抓捕動態變化的腫瘤影像相當於舞臺上追光燈追逐主角,如影隨形,清晰呈現主角的動態變化。理想化的自適應放療也是如此,需要有準確的影像,適應治療過程中腫瘤的位置和形狀的變化。”他說,“傳統直線加速器的影象不夠清晰,捕捉腫瘤位移和形變的能力有待提高,患者往往需要在另一臺清晰的影像裝置上進行腫瘤定位,再等待醫生重新制定計劃,患者放療週期會變更長。”

“但聯影醫療這臺一體化CT直線加速器具備診斷級清晰的CT影象,我們在患者每一次放療前,都能獲取高畫質晰度CT影象,並直接基於當天的CT影像和病灶資訊為患者線上制定高精度的個性化治療計劃。所有操作一次性解決,醫生可以更為靈活、實時動態調整計劃方案,患者也不必奔波於各個科室,極大簡化了患者就醫流程,最大程度地造福廣大腫瘤放療患者。”

放療科副主任黃曉延補充說:“聯影醫療智慧TPS大大提高了我們制定計劃時的精準度。它能快速智慧、精準地識別和勾畫腫瘤病灶與正常器官,還可提供線上的劑量監測,讓劑量計算更準確,確保患者每次都能接受到最最佳化的放療方案,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精準放療。不僅如此,以往耗時數天的工作,現在十幾分鍾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醫生、物理師的工作效率。”

產醫融合創新攻堅“卡脖子”難題

據悉,uCT-ART技術的誕生背後,是中大腫瘤與聯影醫療研發團隊在對放療痛點深入思考下,開展的產醫協同實踐。“在過去的六個月中我們不斷摸索,今天從頭到尾非常完整完成了一例肺癌線上自適應放療,我們對這項技術和這個平臺的表現表示滿意。”陳明主任說,“這是中大腫瘤與聯影醫療戰略合作的標杆性成果,也印證了攻堅‘卡脖子’技術,產學研醫聯動的關鍵作用。大型醫療機構願意使用國產裝置,醫工結合,才能不斷完善國產裝置,符合當前國家的重大需求,也是醫院和企業的共同責任。醫院根據臨床實際提出需求與建議,企業基於此進行技術革新與改進,雙方相互配合,就能形成良性迴圈,加速創新成果轉化。”

動態捕捉腫瘤影像,全球首例放療“黑科技”在中腫落地

4月11日,中大腫瘤放療科陳明教授團隊為肺癌患者進行4D uCT-ART(4D CT線上自適應放療)

據悉,2021年10月,聯影醫療CT-linac 506c正式服役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這也是醫院引入的首臺國產放療裝置。

2018年起,聯影醫療與中大腫瘤作為攻堅克癌的產醫搭檔,已在多個領域展開密切合作: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探索者、75cm超大孔徑磁共振 uMR Omega、一體化CT直線加速器uRT-linac 506c等一系列臨床科研大裝備相繼進駐;隨著戰略合作升級,雙方正在合力構建覆蓋精準診療、精準免疫治療、精準放療聯動的診療一體化創新生態,打通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全流程,持續最佳化就醫體驗並提升癌症治癒率。

【記者】嚴慧芳

【作者】 嚴慧芳

健康生活圈

TAG: 放療腫瘤患者CT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