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肥胖比成年肥胖危害更大,千萬別讓孩子“少年發福”!

肥胖已成為整個世界範圍內的難題,而兒童肥胖更是越來越常見。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一點沒關係,尤其是老一輩的人更喜歡用“白白胖胖”來形容孩子,覺得孩子長得胖乎乎的,說明健康,而且看上去更可愛。

所以小孩子肥胖的原因除了平時缺乏鍛鍊外,與老人對孫輩的“疼愛過度”心理有很大的聯絡。比如生怕孩子吃不飽,在食物面前,不加以節制或控制,總是希望他們多吃一點,鼓勵他們多吃一點,甚至讓孫輩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結果把小孫子喂成了“小胖子”。

2017年5月,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中國營養學會等單位聯合釋出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指出,我國兒童肥胖率不斷攀升,目前主要大城市0到7歲兒童肥胖率約為4。3%,7歲以上學齡兒童肥胖率約為7。3%。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干預措施,至2030年,0~7歲兒童肥胖數將增至664萬人;7歲及以上學齡前超重肥胖兒童數將增至4948萬人。

兒童肥胖比成年肥胖危害更大,千萬別讓孩子“少年發福”!

兒童期肥胖比“中年發福”危害更大!

2017年,由中國營養學會公佈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與正常體重兒童相比,超重兒童發生高血壓的風險為3。3倍;發生高甘油三酯的風險為2。6倍;發生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的風險為3。2倍。兒童肥胖相關的健康危險還可持續至成年期。成年後,肥胖兒童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兒童的2。7倍,與體重持續正常人群相比,兒童期至成年期持續肥胖的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為4。3倍,發生代謝綜合徵的風險高達9。5倍。

所以兒童期肥胖,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

扎心的是,肥胖的孩子,一生看病都要比別人多花很多錢。美國《兒科》雜誌一項研究統計了多個美國研究後估算:一個10歲的肥胖兒童與一個10歲的正常體重兒童來比,一輩子在醫療上要多投估計19000美元,這還不算因病誤工或喪失工作能力導致的間接損失。

1、血管硬得早

2019年《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Adolescent Health)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肥胖青少年的動脈血管,在十多歲時就已經開始變得僵硬。

該研究長期追蹤3423名兒童的肥胖趨勢,在受試者17歲時,研究人員評估了他們動脈血管的僵硬程度。在調整性別、血壓、血脂、體重等變數後,發現體脂總量與動脈僵硬度呈正相關;進一步分析肥胖趨勢變化,研究人員還發現,持續體脂過高的人群動脈更為僵硬。而動脈僵硬度高是動脈粥樣硬化一個明顯的訊號,會增加心梗、中風發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2、導致性早熟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陳曉波2018年7月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超重和肥胖是誘發兒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而性早熟的一大危害是孩子提前終止長個,結果導致成年身高較矮,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給孩子的心理發育、升學、就業和婚姻等帶來很多不良影響。

3、兒童脂肪肝

首都兒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主任米傑2019年11月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兒童脂肪肝患者越來越多,並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小,尤其肥胖的兒童更易患脂肪肝。首都兒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對1500名北京市中小學生的一項調查顯示,肥胖兒童中脂肪肝的檢出率達10。2%,是正常體重兒童的51倍,嚴重肥胖兒童中的檢出率則高達40%以上。

4、影響性功能

兒童肥胖醫學專家、哈爾濱醫科大學客座教授李繼琦2015年7月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體重嚴重超常的7至12歲兒童,由於正處在青春啟動期的初期,身體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自身內分泌失調,腦垂體脂肪化,並直接引起生殖系統的發育遲緩。肥胖男孩的發病率為90%以上,女孩為50%以上。這樣的男孩兒成年後,容易生殖器微小,性慾低下,甚至產生性功能障礙,不能與伴侶過正常的性生活,而且還會逐漸女性化;女孩子則會性發育不良,月經失調,嚴重者還會導致終生不孕。

5、心理有負擔

除了對身體健康的傷害外,超重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在成長期間承擔額外心理壓力、遭受他人惡意中傷的情況也十分普遍,成為超重兒童成長中建立自信心、肯定自身價值的阻礙。

兒童肥胖比成年肥胖危害更大,千萬別讓孩子“少年發福”!

瞭解兒童肥胖的原因

1、營養過度:

營養過多致攝入熱量超過消耗量,多餘的熱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儲存於體內致肥胖。嬰兒餵養不當,如每次嬰兒哭時,就立即餵奶,久之養成習慣,以後每遇挫折,就想找東西吃,易致嬰兒肥胖,或太早喂嬰兒高熱量的固體食物,使體重增加太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後期過度營養,成為生後肥胖的誘因。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發生上起重要作用。情緒創傷或心理障礙如父母離異、喪父或母、虐待、溺愛等,可誘發膽小、恐懼、孤獨等,而造成不合群,少活動或以進食為自娛,導致肥胖症。

3、缺乏活動:

兒童一旦肥胖形成,由於行動不便,更不願意活動,以致體重日增,形成惡性迴圈。某些疾病如癱瘓、原發性肌病或嚴重智慧落後等,導致活動過少,消耗熱量減少,發生肥胖症。

4、遺傳因素:

肥胖症有一定家族遺傳傾向。雙親胖,子代70%~80%出現肥胖;雙親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現肥胖;雙親均無肥胖,子代僅1%出現肥胖。單卵孿生者同病率亦極高。

5、中樞調節因素:

正常人體存在中樞能量平衡調節功能,控制體重相對穩定。本病患者調節功能失平衡,而致機體攝入過多,超過需求,引起肥胖。

兒童肥胖比成年肥胖危害更大,千萬別讓孩子“少年發福”!

如何判斷你的孩子是不是肥胖?

那該如何判斷你的孩子是不是肥胖呢?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小兒肥胖的具體表現為:體重遠超同齡人,BMI值嚴重超標,皮下脂肪聚積導致身體肥胖。尤其是屁股與手臂這兩個部位最為明顯。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院長、主任醫師王磊表示,評判孩子是不是肥胖,不能只按體重來判斷,說超過多少斤就算胖,還要結合身高。最常用的指標是體質指數BMI(kg/㎡),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通常2~6歲孩子要小於18,6~9歲孩子應小於19,10~12歲的小於21(如果是女孩可放寬到22)。

王磊院長指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腰圍/身高。腰圍比身高這個數字很好記,腰圍量出來除以他的身高,如果女孩子大於等於0。46,男孩子大於等於0。48,就是肥胖。

在日常生活中,肥胖還表現為小兒食慾極佳,喜食澱粉類、甜食和高脂肪食物,不喜歡吃蔬菜等清淡食物。

對於男孩子,過量的雌激素會使其出現乳腺發育、性發育不正常等“女性化”症狀。因此,有些肥胖男孩子還會出現乳房增大、隱匿陰莖、喉結不明顯等現象。

兒童肥胖比成年肥胖危害更大,千萬別讓孩子“少年發福”!

家長對孩子肥胖的認識誤區

1、不知本病的診斷標準,盲目診斷為肥胖症。

小兒呈均勻性肥胖,體重超過同年齡、同身高正常小兒的20%,並無其他異常症狀和體徵者,方可判斷為肥胖症。若小兒只是身體稍胖,體重未達到上述標準者,則不屬於肥胖症的範疇。

2、忽視肥胖特徵,誤認為是腦性肥胖症。

由於顱內感染、腫瘤造成視丘下垂體損害者,也可引起肥胖,與單純性肥胖症相似,所以很容易混淆。但腦性肥胖症皮下脂肪分佈於頸部、下腹部等位置較為明顯,而面部及四肢不胖,指趾細尖。另外,還會伴隨著頭痛、嘔吐等全身不適感。

兒童肥胖比成年肥胖危害更大,千萬別讓孩子“少年發福”!

兒童肥胖如何防治?

1、限制飲食

:限制飲食既要達到減肥目的,又要保證小兒正常生長髮育,因此,開始時不宜操之過急,使體重驟減,只要求控制體重增長,使其體重下降至超過該身長計算的平均標準體重的10%,即可不需要嚴格限制飲食。

熱量控制一般原則為:5歲以下2。51~3。35MJ/d(600~800kcal/d),5~10歲3。35~4。18MJ/d(800~1000kcal/d),10~14歲4。18~5。02MJ/d(1000~1 200kcal/d)。

重度肥胖兒童可按理想體重的熱量減少30%或更多,飲食應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為宜,動物脂肪不宜超過脂肪總量的1/3。並供給一般需要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為滿足小兒食慾,消除飢餓感,可多進食熱量少、體積大的食物如蔬菜及瓜果等。宜限制吃零食和甜食及高熱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2、增加運動:

肥胖兒童應每日堅持運動,養成習慣。可先從小運動量活動開始,而後逐步增加運動量與活動時間。應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增加食慾。

3、行為治療:

教會患兒及其父母行為管理方法。年長兒應學會自我監測,記錄每日體重,活動,攝食及環境影響因素等情況,並定期總結。父母就幫助患兒評價執行治療情況及建立良好飲食與行為習慣。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院長、主任醫師王磊特別提醒:兒童期肥胖造成的影響將伴隨孩子一生,所以,千萬別讓你的孩子“少年發福”!

TAG: 肥胖兒童體重肥胖症孩子